春青稞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
2016-02-19普布多吉
普布多吉
(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日喀则·857000)
春青稞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
普布多吉*
(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日喀则·857000)
本文主要介绍春青稞高产、稳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环节。从精耕细作到科学实用技术,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选用推广高产、抗性强的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适用节约高效的灌溉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技术栽培措施。
春青稞 丰产 栽培技术
1 概况
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f.)即裸大麦,它是西藏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在西藏青稞产量占全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0%,它不仅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主食,其秸秆还可用作燃料和牲畜饲料,研究表明青稞含有较高的β_葡聚糖等营养元素,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有特殊作用。其营养保健价值很高,青稞作为一种食品原料,加工产品也较多,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有糌粑、青稞麦片、青稞酒、藏白酒、青稞啤酒等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生产提供更多优质青稞产品加工,这为优质、高产、高效青稞品种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广阔的前景。是对人民的健康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西藏是典型的高原生态农业区,地形地貌复杂,高亢严寒、气层稀薄、植被稀疏、土壤质量差、改造难度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承受人类开发的弹性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的用养关系。我区具有全球最典型的立体生态环境特色,是世界青稞的初生起源中心之一,青稞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高原特有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基因资源,对青稞栽培育种非常重要。
2 分布
西藏自有农业以来,青稞一直是区内主要栽培作物,随着农业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青稞的产量,品质、品种数量提高,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种植方式,其中包含着一定科学道理的农业措施,百姓在不同当家品种的换种,是一个传统和科学并重的引种方法,换种引种基本规律是由山区引入河谷,上游种子引往下游,海拔高的地方往低处引,通过一次换种,等于进行品种的一次更新换代,这种有选择性换种,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今天人们重视的品种区域适应性的内容,使西藏青稞的分布,总的还是合理的,但由于水、热、气资源以及生产条件多种因素,各地青稞的种植比例有较大的差异。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
在青稞栽培实践中,采用与推广良种要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以上,高者可达50%。随着人们对青稞产量和品质的需求,几十年来我区作物栽培研究者和育种者的努力下,培育出具有高原特点的,耐性强的,品质好的,高产稳产的推广品种(系),成为全区春青稞的主推品种,也是西藏自治区良种补贴品种,更是连续多年在全西藏自治区青稞生产中推广面积大、高产、稳产优质中、早熟品种,通过引种,系统选育等途径,先后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百姓满意的优质青稞新品种,其中有藏青320,西玛拉19号,藏青2000,西玛拉22号等,这些品种都比原农家品种生长整齐,成熟一致,千粒重高,抗性强,粮草兼顾的特点,由于良种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青稞单产的稳定增长,虽然受当地生产条件的限制,在良种利用上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另外我区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大良种的推广面积,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果。青稞播种前应通过机械精选粒大饱满、整齐一致、无杂质、无劣质种子,要求发芽率大于95%出苗率大于85%并针对当地苗期常发病虫害进行开展药剂拌种,或用含有营养元素、药剂、激素的种衣剂包衣。具体用法是:用24%福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4%通过兑水进行伴种,可以防治青稞条纹病和散黑穗病的发生。同时进行发芽试验,为确定播种量提供依据。
3.2 打好播种基础
3.2.1 主攻方向:整好地、施好肥、播好种,确保实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打好丰产播种基础。
3.2.2 播期确定,精量匀播根据各种植区相关气象资料结合当地气温变化规律,当气温稳定在7—8℃时进行种植区的青稞播种工作,结合品种特性和生产实际,大体播种时间确定在4月20日—5月初。播种量要根据播期和整地、施肥、底墒情况而上下浮动,一般每亩/17.5公斤/亩为宜。最好实行区域化种植,统一供种,采用七行播种机,通过播种前的机械维修调试工作,在播种期间要求种子播种破碎率小于1%,行距15厘米,田间地头一定要单独作业,狠下功夫,防止漏播,以便于统一指导管理。
3.2.3 增肥地力,施好底肥,根据土壤肥力的具体情况,坚持增氮稳磷补钾配微,耕前与肥前施肥结合。底施和追施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农家肥为主,有机无机肥相结合,保肥田多施基肥,漏肥田少施基肥,另外底施氮肥只占全生育期氮量的60%-70%,剩余的30%-40%氮肥可在起身期或拨节期追施,根据实验表明,在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3000公斤的基础上,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青稞亩产可达400公斤上下,甚至更高。
青稞的施肥技术包括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施肥量的计算方式是:
施肥量(kg/每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每亩)〕-土壤当季供给养分量(kg/每亩)÷〔肥量营养含量×肥料利用率(%)〕。
3.2.4 精细整地,足墒下种
整地时要求机耕深度23cm以上,耙2-3遍,耙透耙细,上虚下实,无架空暗垡,地面平整。整地质量达到“深、透、细、碎、实、平”的标准。播种前20-25cm耕层土壤含水量壤土达到16%-18%,确保足墒下种,实现全苗。
3.2.5 合理灌溉
根据西藏现代青稞良种生长发育的特点,确定相应合理的灌水时间、次数及数量,是协调青稞群体稳定发展而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但从群众积累的青稞灌水经验看,通常以土质、气候和田间麦苗的长相为灌水的依据。在正常年景下,对生产条件好,灌溉便利的高产田浇水4次左右就能满足青稞一生对水分的需要;保水能力较差的沙壤土田块,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一般要浇水6次左右。能满足青稞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的需求,才能确保青稞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在绝大部分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青稞种植区,灌溉是青稞的先决条件,没有灌溉,播种、出苗就没有保证;青稞生长前期如没有灌溉条件保证就难以培育壮苗。在灌水方法上,不少地方一般都采用任水自流、大水慢灌等粗放的灌溉方法,这是不可取的,必须加以改进,提高有限水源和利用率,保证大面积增产。通过试验明确在青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灌水,应关键抓好头水即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时漫灌头水,过早灌水降低地温,不利幼苗生长,过晚则因干旱限制幼苗发育,同时根据田间肥沃和苗情情况进行追肥;二水在头水后的第七天左右以地块开始裂开时进行灌水,此时田间土壤表层易干裂,土壤水分蒸发量会剧烈增强,土壤水分损失快,应及时灌第二次水非常必要,才可以促进分蘖生长;第三次水在二水后的第25天左右拔节初期灌,即分蘖开始进入高峰期,结合追施和叶面喷肥,促进小穗数的增长,提高有效分蘖数;第四水在孕穗初期灌水,即群体密度开始下降时,结合叶面喷射微量元素,提高结籽率;灌浆初、中期灌第五次水,以便培育更多的有效小穗,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这种灌水制度是根据青稞改良品种的生育特点及西藏气候特点而确定的。但是在雨季来临之后,可以暂时停灌。雨蓬连续10天左右的干旱无雨天气时,要及时灌水。在此基础上,如后期再遇旱可再灌一次麦黄水,是确保青稞丰产丰收的基本保证。此项技术在青稞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般可使青稞增产15%以上。
3.2.6 合理密植
青稞分蘖前必须调查田间基本苗,一般情况下亩基本苗应控制在19—22万株,青稞拔节中后期调查最高分蘖数,确保亩成穗数达到24—26万株,产量目标500公斤以上,若超苗,在分年蘖后期至拔节初期控制肥水,同时密度过大很容易倒伏,这种情况下,必须延长拔节水,即第三次水,播量和基本苗的数量是实现合理计算种植密度基础。计算播种量的方法是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种子。
播种量的多少即单位面积使用的种子数量,播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种植密度的,是作物群体生长发育,动态发展的基础。
播种量还与生产水平、品种特性、播种期、栽培技术等息息相关。确定作物合理播种量的原则是:土壤肥力很低时,播量应低;随着肥力提高,适当增加播量;当肥力较高时,则应相对减少播量。才能保证青稞稳产、高产优质。
4 田间管理
4.1 青稞生育过程中田间管理是夺取丰产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是通过肥水等措施满足青稞对肥水等条件的要求之下,保证良好发育,二是通过保护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和自然灾害,在青稞生育期内病虫害防治应采取农业、化学、生物、物理防治并兼进行,才能达到控、治的最佳效果,保证青稞的正常生长。三是通过促控措施使个体与群体协调生长,实现栽培目标,加强田间苗期、中期、后期的管理跟上,田间管理是青稞高产的重要步骤。
4.2 适时收获
在青稞收获适期很短,又正值雨季或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严重的季节,能及时收获可防止青稞断穗落粒、穗发芽、霉变等的收获损失,青稞的旗叶发青其余叶片发黄时,即蜡熟期进行收割,目前我区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区试行机收外,山区、河谷都以人工收获,由于人工收获时,在割后至脱粒前有一段时间的后熟过程,籽粒仍继续积累干物质,所以可在合时成熟期收割为宜,在适时收获的同时,注意收脱干净、不霉不烂、减少损失,保证产量。
总之青稞高产、稳产、优质高效还必须做到实用技术的推广。要实现青稞生产的上述技术目标,必须大力组织推广应用各项先进技术,发挥科学技术在青稞生产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
5 讨论
5.1 大力推广青稞新品种在青稞发展过程中,必须改变目前生产上用种混杂退化现象,有计划地更换生产中产量潜力相对较低的老品种,特别是比较混杂的农家品种。
5.2 增施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5.3 推广先进的播种技术
5.4 大力推广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5.5 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合理轮作
5.6 推广综合高产、稳产栽培技术,面向青稞栽培区域化、规范化和指标化,保证青稞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为西藏的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王璞.《农作物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胡颂杰.《西藏农业概论》[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西藏农业科学实用技术》.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pring barley intensive and scientific practical
Pubu duoji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RiKaZe City·Tibet Rikaze857000)
This paper mainled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ology of cultivation and spring barley yield.Has carried 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link from the intensive cultivation to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technology,increased organic fertilizer input,selected of fine breeds of high yield, strong resistance to promote,timely sowing,rational close planting,save for efficient irrigation technology,strengthe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so 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cultivation measures.
spring barley;fertility;cultivation techniques
普布多吉(1967-)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育种栽培。通讯地址: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南路31号,邮编:857000联系电话:1818902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