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油菜产业化发展浅析(上)

2016-02-19袁玉婷

西藏农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油菜产业化西藏

袁玉婷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

西藏油菜产业化发展浅析(上)

袁玉婷*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置偏隅,大多数地区海拔过高,气候寒冷,受制于各种自然资源的制约,农业内部结构生产比较单一,结构也是不够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产业发展依旧是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格局,当前西藏经济社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稳定时期,从西藏实际出发,必须适时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推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西藏 油菜 产业化 发展 浅析

西藏具有得天独厚的油菜生产条件,气候使西藏油菜病虫害特少。生态气候条件表明西藏油菜生产潜力非常巨大,是我国最为理想的油菜生产基地之一。另外,从长远看,以西藏油菜籽为原料生产的高级食用植物油,以其油脂产品的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为特色,也将在国际高级食用植物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正是以西藏地区油菜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化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油菜产业发展现象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对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进行阐述和对西藏地区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及西藏油菜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其次,总结西藏油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作用,主要包括发展油菜产业化起到使油菜生产走向市场的桥梁作用、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促进油菜生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第三,提出推动西藏实施油菜产业化的措施。措施内容包括结合农业开发,推进油菜产业化进程、因地制宜、确定油菜产业、集中力量抓好油菜龙头企业发展、加快规模化油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步伐、不断建立完善的油菜经营体制、完善市场体系,靠搞好流通实现油菜生产规模效益、抓好科技兴农,靠先进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加强领导,搞好宏观调控和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油菜产业化发展的投入力度;最后,提出西藏实施油菜产业化发展的深远意义。意义主要从有利于油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产业生产作业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油菜产业综合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双低、优质、高产模式的发展四个方面展开。

西藏高原气候冷凉,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少(核心区域年均降雨量仅300~500mm),且主要集中在5~9月份,大部分农作物生产地区常年为干旱与半干旱高寒地带,土壤以沙性或沙壤土为主。这种气候使许多作物不利于生长,如大豆,花生,棉花、水稻等作物,但西藏的这种独特的气候有利于油菜的生长。使近年来油菜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据2000年的油菜种植面积16.08千公顷发展到2010年的23.92千公顷,而青稞的面积2000年的131.56千公顷到2010年的120.74千公顷,小麦面积2000年的51.91千公顷到2010年的37.06千公顷;从以上数据看出西藏第一和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在减少而作为第三大作物油菜面积在上升。主要原因:一是西藏河谷农区油菜单种效益比小麦好,二是西藏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河谷农区油菜又是用来复种的好作物,三是高海拔农区不但单种油菜还有很大部分农民习惯油菜与春青稞混播,使该区域青稞和油菜面积相等,四是西藏油菜历来农作物中唯一出口的作物,主要出口国家有印度,泥泊尔等国家,五是西藏是旅游区域,西藏7-9月是旅游高峰季节,而这个季节又是油菜开花最旺盛的时期,对西藏旅游增香填色,使油菜的生产又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西藏具有得天独厚的油菜生产条件,该地区的油菜具有“三高”之最:全国最高亩产(历史上曾有过引进的甘蓝型品种奥罗亩产411.2公斤,创下全国的高产记录),最高含油率(51.6%),最高千粒重(5-7克),同时这种气候使西藏油菜病虫害特少。上述生态气候条件表明西藏油菜生产潜力非常巨大,是我国最为理想的油菜生产基地之一。另外,从长远看,以西藏油菜籽为原料生产的高级食用植物油,以其油脂产品的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为特色,也将在国际高级食用植物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我区油菜年种植面积在35余万亩,产菜籽5800万公斤,年产菜籽油约2726万公斤。据西藏自治区工作委员会最新统计表明,目前西藏300万人,以人均年植物油消费量16公斤,年植物油消费总量为4800万公斤,每年食用植物油缺口达2000万公斤以上,完全不能满足区内人民的需要,自给率仅51%左右。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西藏人民由食用糌粑和肉类逐渐向糌粑、肉、菜、米、面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菜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农业科技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实质是对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性生产和面向市场营销的技术经济活动。

实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宗旨在于通过完善产业化配套条件,有目的地将农业高新技术及现有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扩大生产规模,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达到规范的物质化和商品化,提高产品技术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别是为西藏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升级提供强大有力的支持。

因此,加快西藏油菜产业化发展步伐,针对西藏油菜生产发展与效益提高的诸多关键问题与约束“瓶颈”,构建油菜大面积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大幅度提升我区油菜产量,从而引领、驱动、支撑西藏农作物向现代化、产业化阔步发展,即可实现总产目标,又可确保粮油安全。

一、西藏油菜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产业化一般理论及意义

1 产业一般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1)主导产业及其选择

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应具有产值比重大,采用先进技术,增长率高,关联度强的特点,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对一国经济而言,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立决定着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如果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就意味着在国际市场具有定价权,并能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如果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和需求对本国经济影响较大。目前,我国的产业特点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经济增长外依赖度较高。

(2)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现阶段我国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由于存在价格、品质和特性有关的信息获取问题、商品数量不确定性、技术开发困难以及欺骗性等问题,厂商为了节省获得生产资料的交易费用;或者自家生产资料;或者得用自家的产品作为投入要素,生产下一阶段产品。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契约的方式同其他厂商签订长期合同,定时定量地购买他们的产品或向他们供给自家的产品,即通过企业的内部生产或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计划供求关系来取代市场机制,节省交易费用,增加企业利润,这就是微观农业产业化成立的理由。在农业产业化内部,龙头企业的人事支配力量、生产控制力量、奖金份额信息掌握量和技术指导力量。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有学者把农业产业化分为内部组织的农业产业化”、“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化”和“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化”三种类型。讨论了微观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的内在动因,并对微观产业组织形式作了分类,认为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只有同市场结构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有效的经济绩效,即内部组织的农业适合于高度发展的市场。现实中,不同的产业组织形式除了与市场结构相关之外,还取决于产品与行业的特性、技术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和解与宏观和微观两种研究方向。实质上釆用或不釆用农业产业化是企业(龙头企业)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或者是经营组织形式问题。但是,从经营学角度出发研究农业产业化的还不多,至今还未出现代表性学派和理论学说。这种现象可能同我国在农业经营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的事实有一定的联系。

(3)制度经济理论

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始于科斯《企业之性质》,科斯的贡献在于的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引入了经济学的分析中并指出企业和市场在经济交往中的不同作用。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实用的两个分支从制度、外部性等新概念切入到经济学中去,进而分析当今社会中各种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潜力主要在于实现农业规模效应,缓解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费用。在实现农业规模生产方面,主要是通过合理组织、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带来了农业和其共同体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行业联合带来行业规模效益;通过区域集聚带来区域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的“龙头”或内部市场组织能够有效地应付市场的不完全性、信息非对称性,比单一农户更具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引导农户有序地进入市场。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生产、加工、销售的结合,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利益流失,能够有效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了交易费用。

2 产业化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就是,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使之和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扭转农业弱质低效局面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它有利于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第三,有利于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之间的矛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四,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它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体系。

第五,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它有利于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背景,是因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一直未能彻底地解决,如何解决好一家一户分散的小生产与逐渐扩大的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农户的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衔接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组织制度的创新。而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经营方式的贸工农一体化。通过发展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市场形成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使农民提高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进入市场,开拓市场。另外,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利益分配的矛盾也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又难以真正落实到农业上来。这些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而农业产业化把产加销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既提高了流通效率,又实现了产品增值,从而改变了原始产品供应状况,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西藏油菜产业化发展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自60年代包产到户以来,西藏也开始实行以单个家庭承包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其表现出来的弱点逐渐明显起来,经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科学技术应用难、抗风险能力差、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为明显。从1999年以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小油菜良种繁育及种子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小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群众增加收入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也为全市乃至全区高寒农区种植适宜的油菜品种和河谷农区推广小油菜复种及经济作物良种逐步走上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立足墨竹工卡县当地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方针,走产、加、销一体化道路。经多年的栽培,发现墨竹工卡小油菜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强,含油量高等特点,成为全区扩大油菜复种面积惟一最合适的品种。经过综合技术措施,使墨竹工卡小油菜达到了保持本品种优良性状,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2007年共落实小油菜繁殖田1万亩,今年,墨竹工卡县油菜种植面积达1.58万亩。通过墨竹工卡县小油菜良种繁育及种子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农民们掌握了制种技术,并逐步树立了种子销售的市场意识,使墨竹工卡县小油菜呈现种销两旺的好局面。2004年由西藏自治区农科所与西藏达氏集团共同承担的“优质油菜产业化种植加工示范”项目,种植“藏油5号”1万亩,单产每亩达150公斤。在西藏山南地区贡噶县、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达孜县、林周县等地进行种植,每县各安排种植油菜2500亩。通过优质油菜品种的规模化种植,不仅调整和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增加了农牧民科学种田意识,使西藏农牧民学到了科学种植的方法,采取科研与企业相结合,有效地探索了西藏“公司+农户”新模式,使油菜生产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

存在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我区地处西部边陲,方方面面都要落后于内地。由于信息获取缓慢,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对新鲜事物理解认识不到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盲目性和趋同化现象。如认为种植粮油作物效益比较低,片面强调种植瓜、果、树、木等多种经济作物。另外,一些基层干部在抓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倾向,工作不深入扎实,急于求成,采取行政命令、压指标的办法,结果导致产品销售受阻,挫伤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也影响了油菜产业化发展的步伐。2、地方政府投入不够。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的一个重要表象就是地方政府的投入不够。当地农户很多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户较多,通过投入资金,改善生产条件的能力较低,不能自己解决资金来提高生产作业效率,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资助的方式帮助农户改善生产环境,而地方政府没有深刻认识到油菜产业能够为农户及地方政府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而对其投入不足,或是由于地方政府资金有限不能给予农户更大的帮助,进而农户的生产环境不能得到改善,油菜产业发展收到制约。3、人员素质低下。由于我国西藏地区主要生产作业的牧民接受较低的文化教育,致使西藏地区广大农牧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普遍低下,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低下。据统计,我区农牧民中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占44.3%。不能很好的掌握新的生产作业的技能及新的营销与管理的理念。致使当地油菜生产劳动力水平地下,油菜销售工作滞后和缺乏,严重影响油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而影响油菜产业的发展和当地油菜市场的建立。

(三)西藏油菜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 应加快我区油菜籽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以促进我区油菜加工业的发展。

2 注重发展油菜产业化,不仅能富裕农民,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使城乡经济互相促进发展。

3 加大油菜产品的绿色化,结合我区自然环境污染小的优势,建立特色优质无公害的油菜生产基地,提高油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16年西藏各行政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对油菜产业的发展及绿色农业的发展有相关的阐述。可见,各行政区对油菜从产品及其产品的生产环节十分重视,这对于油菜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各相关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因地制宜的加强油菜产业的发展与建设。

4 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导致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大量投入产,但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

5 在农业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宏观调控严重削弱,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与农业微观经济实体的分散性,狭小性,以及双层经营体制的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矛盾。

二、西藏油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作用

油菜产业化作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和实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从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如西藏圣鹿科技、墨竹、日喀则的一些油菜加工企业的发展,采取产业化经营体制,对于解决农村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等都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油菜产业化从根本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弥补了农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的缺陷。油菜产业化在西藏还只是刚刚起步,但它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已引起了农村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初步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油菜产业化起到使油菜生产走向市场的桥梁作用

油菜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中介组织,在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与大市场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链接方式,加快了市场主体的发展,合理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进入市场。通过契约合同和利益调节机制,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了社会化大生产轨道,提高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本领和抵御市场分险的能力。油菜产业化的发展,为大面积、系列化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供了载体,也为科技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攻关创造了条件,使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油菜产品的品种、质量、规格等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整体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目前,西藏农牧业的增长仍属于粗放型为主的外延式增长。油菜产业化经营,可以在规模经营、科技进步、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1 油菜产业化发展,通过规模经营可以使稀缺的耕地资源在市场机制和利益趋动的作用下,自由流动,并同其它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现具有集约性质的集中连片开发,用经营规模的扩大来求得效益的提高。

2 通过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在适宜的地方建立油菜生产基地,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为西藏农业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的设计生产,建立科学的生产基地,转变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生产效益。

3 培育和支持油菜产业龙头企业发展。通过政策的支持和财政的支持,在西藏当地培育和支持油菜产业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地方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进而带动地方积极的发展。

(三)促进油菜生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油菜产业作为西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产业,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藏地区油菜产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油菜生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1 加强油菜生产上游经济的发展

西藏建立油菜生产市场,不仅是对于油菜的种植与销售,对于油菜生产上游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对于油菜上游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油菜生产,从种子的繁育,到种植,再到收获,这个生产过程中,蕴含着多个过程与市场。在种子的繁育过程中,涉及基因工程、育种、繁殖的过程,这方面可以促进油菜种子市场,或者是油菜繁殖产业的发展;而在种植和收获过程中,可以将油菜直接收获后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也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生产和加工环节进行销售。

2 油菜全产业链的发展,促进油菜市场的形成

《食品安全法》中提出,当前食品的监管是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包括食品从种到收,再经销售环节和加工环节到达人民的餐桌上。通过对油菜全产业链的科学、严格的严管,使油菜产业发展不断的完善,进而将提升西藏油菜市场建设和管理水平,使油菜市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而反过来,油菜市场建立的科学、合理、规范也必将促进西藏油菜全产业链的发展。

3 推动油菜原产地市场的建立

西藏在油菜种植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都非常适合油菜作物的生长,因此,西藏作为中国重要的油菜产地。同时,西藏政府也将发展油菜产业作为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来落实,使得油菜种植环节在西藏不断发展。而在西藏建立油菜产品市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在产品的原产地建立市场,不仅可以帮助农民不出家门便可以将油菜推进市场,同时也促进当地油菜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油菜产品多样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待续)

[1]Glover,D,1990.Contract farming and outgrower schemes in east and southern Africa Agric.Econ. 41(3).

[2]Key,N,Runsten,D,1999,Contract farming,smallholders,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n:theorganization of agroprocessing firms and the scale of outgrower production,World Dev.27.

[3]Reardon,T,Barret,C.B.,Agroindustrialization,globalization,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an overview of issues,patterns,and determinants.Agric.Econ.23.2000.

[4]蔡志强,刘禹宏.产业组织演进动力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2):21-25.

[5]陈吉元.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看法[J].浙江学刊,1996(5):51-54.

[6]丁泽霏.1987,发达国家农业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7]范小建.1998,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8]高燕,杨明远.农业家庭经营的交易特性、交易费用与农业产业化[J].新疆农垦经济1998(3):34-38.

[9]郭红东.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5):10-16.

[10]郭建宇.农业产业化研究的国际比较:一个文献综述.生产力研究,2007(8):148-150.

[11]郭晓鸣.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07(4):40-47.

[12]纪永军.种了企业发展的急电思考[J].种了世界,2004(2):9.

[13]谷铁城.提高种了加工处理水平促进我国种业发展[J].中国农技推广,2002(2):9.

[14]陈志兴.加大政策支撑推进种了科技企业发展[J].农业科技通讯,2006(5):6-7.

[15]谭祖卫,孙宝启,杨秋林等.改革科研育种体制构建新型种业体制[J].中国农学通报,全国学术联会专辑,2004,20卷:88-91,123.(待发表).(请校对时与作者联系)

[16]土秋萍.加强种了企业内部控制之浅见[J].种了科技,2006(1):20.

[17]伶屏严,吴占春,薄文艳.中国种了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调研世界,2002(5):19-23.

[18]陶立华.国有县级种了公司改革与发展方略探讨[J].中国种业,2001(2):11.

[19]方毅.浅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6(2):16.

[20]邵长勇,姜玉兰,土介祥等.试论中国种业企业白主创新与发展[J].中国种业,2006(5):25-28.

[21]伶屏亚.泛议种业人员大流动[J].现代种业,2003(2):11.

[22]吴德相,张法治.新形势下我国国有种了企业的竞争战略[J].中国种业,2005(8):8-9.

[23]陶承光.加入WTO中国农业和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种了世界,2000(8):12-14.

[24]玛立忠,贾小利,玛夏夏.品牌是种了企业发展的支柱[J].种了科技,2005(3).

[25]江覃德,世界种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种业发展对策(上)[J].种了科技,2005(3).

[26]郑渝.国有种了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农技推广,2002(2):9.

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 lopmentof rape in tibet

Yuan yuting
(Tibet Agricu Lture Research Ihstitute of TAAAS.Lhasa,Tibet,850032)

Tibet is loc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the location of partial corner,most altitude too high,cold climate,restricted by all kinds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is not reasonable, the slow pac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al adjustment,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the traditional regional economic pattern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the Tibet economic society is in the history of the best period of stability,from the reality of Tibet,must be timely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vigorously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based on resources,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al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ibet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Tibet;rape;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analysis

袁玉婷(1971-),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栽培研究工作。电话:18908987818

猜你喜欢

油菜产业化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油菜烩豆腐
神奇瑰丽的西藏
系统产业化之路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