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2-19罗鹏
罗鹏
(利川市元堡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利川 445424)
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罗鹏
(利川市元堡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利川 445424)
通过对蔬菜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减少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保证蔬菜生产的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现状;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药研制生产的发展和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农药使用越来越普遍,农药用量越来越大,同时还出现使用违禁农药和农药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现象,所以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1 农药使用现状
1.1 违规使用农药
由于廉价、低毒农药的研发不及时,尽管一些菜农对这些农药的性状、特点、使用方法和效果比较了解,但可供选择的农药种类较少。而且部分菜农仍习惯性购买和使用价格便宜、见效快、杀伤力强、毒性高的农药,如克百威等。
1.2 违背农药安全间隔期提前采收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最后一次施药与收获之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不容许在安全间隔期内采收蔬菜。但是,一些菜农在利益的驱使下,常不遵守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提前采收。如一些多次采收的蔬菜在昨天施药,往往今天就有成熟的蔬菜,等到安全间隔期过后,这些蔬菜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价值。因此,菜农仅注重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蔬菜安全,采收时不考虑是否超过安全间隔期而是按市场行情确定,违规采收提前上市。
1.3 随意增加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我国农药使用国家标准中对农药的品种(有效成分)、剂型、常用药量、最高药量、施药方法、最多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和最高残留限量都做了具体规定,要根据规定适量用药,不能随意加大药量。施药次数对蔬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影响很大,不能随意增加用药次数。但是,多数菜农施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往往是宁多勿少,盲目增加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唯恐病虫害得不到彻底解决。
2 存在问题
2.1 菜农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实行标准化生产
目前农户普遍为小规模、分散经营,因而蔬菜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单家独户,缺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统一规划、有效指导和质量控制,加之市场收购加工体系不够规范,无法从源头控制蔬菜安全,检测体系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菜农文化素质不高,农药知识缺乏
据调查,文化素质不高的菜农人数达到受调查总人数的80%以上,他们对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以及高毒、内吸等农药特性缺乏了解,在蔬菜施药过程中,容易主观认为农药毒性越高、剂量越大,农药效果越好,从而随意加大农药使用剂量,更有甚者超范围使用。
2.3 重茬现象普遍,蔬菜病虫害加重
重茬、连作现象在一些蔬菜种植基地相当普遍,加上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据不完全统计,产生抗药性的蔬菜害虫有4种,分别为菜蚜、菜青虫、小菜蛾和甜菜夜蛾;植物病原物6种,分别为瓜类白粉病对三唑酮、芦笋茎枯病和甜菜叶斑病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蔬菜灰霉病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以及腐霉利、黄瓜霜霉病和辣椒霜霉病对甲霜灵。为了防治产生抗药性的蔬菜病虫害,菜农不得不从农药的毒性和使用量上做文章,导致使用农药由低毒向高毒、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变。
3 对策分析
3.1 加快蔬菜产业化
相关政府部门给予蔬菜加工企业政策扶持,使之发展壮大成为蔬菜生产的龙头企业,同时大力促进头企业与菜农之间建立起来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发展订单种植。蔬菜产业化发展还要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引导建立“协会+农户”“超市+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等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3.2 提高菜农安全用药意识
针对这样的现实,各级农药管理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通过现有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科技下乡和专题宣讲等方式,向广大菜农宣传《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和规章,以及《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标准,提高菜农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的法律意识。
3.3 加强农药生产经营检验执法
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全面整顿农药经营秩序。同时,定期对经营业主进行农药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用药意识,成为一个合格的用药推荐者,从销售源头堵住违禁农药的流通。
S481.8
A
1674-7909(2016)24-74-1
罗鹏(1974-),男,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安全,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