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宁夏地区植树造林工作成效显著
2016-02-19罗红梅
罗红梅
(海原县林业局六窑林场,宁夏 海原 755200)
创新方法,宁夏地区植树造林工作成效显著
罗红梅
(海原县林业局六窑林场,宁夏 海原 755200)
为了确保全面完成每年营造林任务,宁夏自治区林业局植树造林与防沙治沙处联合自治区政府督查室组成2个督查组,赴全区部分市、县(区)对春秋季植树造林进行了督查。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实地查看、交流座谈等形式,掌握春秋季造林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春秋季植树造林的具体措施。
植树造林;重点突出;舆论先行;管理到位
1 领导重视,政府的推动作用突出
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历年自治区党委书记等党政军领导亲自带头与区直及银川市直各单位参加春秋季义务植树。各级领导亲临首府绿化委员会会议,对全区造林绿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每年自治区政府专门召开全区春季植树造林现场观摩动员会,为搞好全区植树造林营造了良好氛围。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及时给各市县区下达了营造林任务,春秋季观摩后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实行以奖代补,充分调动了各地造林的积极性。各市、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层层召开造林动员会或相关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安排部署造林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战、亲自参与春季造林。一些县区将造林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这些都对造林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 舆论先行,造林氛围日趋浓厚
各地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各部门配合造林绿化的浓厚氛围,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各市、县(区)加强了植树造林宣传力度,在重要通道、街道、重点工程现场悬挂横幅、彩旗,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造林情况。
3 管理到位,造林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各地更加重视造林质量,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把规划、整地、苗木、栽植和浇水等环节,认真执行造林技术标准和规程,造林质量明显提高。在苗木采购方面,严格落实造林苗木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统一供应制度,严把苗木数量、质量和规格关口,确保绿化苗木质优价廉;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坚持招投标制,实行工程队造林,要求一管三年,按照成活率兑现资金。各市、县(区)加强造林督查,坚持规划不到位不准整地、整地不合格不准供苗、苗木不达标不准栽植、栽植不规范不准收工与浇水不彻底不准验收的“五不准”原则,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4 重点突出,工程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各地紧紧围绕自治区确立的沿黄城市带、生态移民、特色经济林等重大战略,结合实际,确立了一批地方性的重点绿化工程,集中资金和力量,高标准建设了一批亮点工程,通过重点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春季造林工作,加快了春季造林步伐,提高了林业工程的质量。
5 创新机制,造林模式灵活多样
各市、县(区)积极探索造林绿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大多数市、县(区)实现了林业工程招投标制,规范了绿化工程的管理方式,所有造林项目实行分标段招标,包栽包活,使造林质量管理环节前移,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许多县、区进一步推广专业工程队造林,实行规范化栽植,提高造林技术水平。
6 全民参与,社会造林力度不断加大
各地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加强了对造林工作的协调和督查,及时对各部门造林工作进行考核;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苗木供给及验收;水利部门负责工程的供水管道铺设,交通部门负责确保春季造林工程区道路,财政部门积极筹措造林资金,各地形成了各部门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有效地推进了造林进度。
7 管护意识增强,森林资源管护得到加强
各地在加强造林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幼林抚育管护和森林资源管理。各县、区积极探索各种管护模式,严格落实管护责任,积极采取灌水、除草、修剪等抚育措施,着力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各地加大依法治林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林木采伐、征占用林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及时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征占林地案件和滥砍滥伐、滥捕乱猎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强了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作,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理与保护。
S725
A
1674-7909(2016)2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