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川市元堡乡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2-19肖安亚

乡村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利川市中药材人才

肖安亚

(利川市元堡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利川 445424)

利川市元堡乡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肖安亚

(利川市元堡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利川 445424)

立足湖北省利川市元堡乡实际,通过走访调查,全面地分析元堡乡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元堡乡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中药材;问题;原因;对策

湖北省利川市元堡乡复兴村遍地是野生中药材,已探明有中药材700多种,估计品种达1 500种以上,成为全国少有的“药材村”。这表明元堡乡中药材产业极具发展潜力。

1 存在问题

1.1 规范化种植不足

据统计,元堡乡有近千种可利用中药材植株,其品种十分丰富,中药材种植未形成统一规范,各自成家,百花齐放,各自按照自己的标准种植。据统计,成规模统一标准种植的不足6.67 hm2。

1.2 整体配套服务滞后

1.2.1 产业种植市场信息的发布十分滞后。目前元堡乡还没有一个统一集中发布中药材种植信息官方机构及平台,导致个别种植户依旧按照传统习惯进行中药材的种植。

1.2.2 关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培训较少。农民虽然希望获取一些信息,掌握相关技术和分析、预测的方法,进而做到计划种植。但是,元堡乡官方或社会开展的培训少之又少,就算有也是面对个别对象,未普及化,造成大部分有需要的种植户得不到学习几乎。

1.3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尽管政府对此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担当精神,给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带来了困难,没有形成支持中药材发展的“拳头”效应。基础薄弱,条块分割,政府部门“各自为政”,组织管理混乱,不能很好地优化整合中药材产业资源,将会制约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2 产生问题的原因

2.1 市场开拓滞后

近年来,元堡乡虽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中药材发展扶持项目,积极引进外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但元堡乡的很多企业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缺乏信心,认为中药材市场开拓困难,投入大、产出少,且经营效益在短期内不显著。其次,元堡乡的中药材产业缺乏较为成熟的体系,各个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沟通。这使得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当地成规模的中药材基地甚少,发展缺乏一定的原料基础。

2.2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和技术人才缺乏

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由于当地较多的人们生活水平未得到相应的提高,大量有一技之长的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这导致所留下来的农民劳动力、学习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与外地工资待遇较高有关,而且对于本地的务农、从业收入也有着莫大的联系,本地廉价的待遇造成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使中药材企业缺少生产活力。

2.3 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由于元堡乡政府的重视度不够,很多政策、招商引资、资金投入、资源整合和市场配套服务等未形成完善的制度,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造成元堡乡中药材产业出现资源整合不够,市场配套服务滞后等问题。

3 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

3.1 积极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

针对该问题,笔者认为急需成立相应的产业协会,进而规范市场,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包括对企业间有效的沟通协调与行为规范,引导中药材企业间的竞争从无序到有序,从单纯竞争到合作共赢,打造元堡乡中药材品牌,提高行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推介与宣传平台。

3.2 加大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元堡乡应重视中药材开发与管理的技术人才,譬如出台一些能够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策略方针,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在人才培养上,还应采取流动的培养方法,以求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从老技术员中选拔出有潜力的人员加强进修学习,并时常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来元堡乡进行指导。

3.3 深入挖掘中药材产业文化

元堡乡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发展中医药产业需要该地区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本着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及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路线,重视对地区及其他地区药材文化的引入,并将文化与商品融合,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多的精神感知。

F326.12

A

1674-7909(2016)24-16-1

肖安亚(1978-),男,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太阳能,药材。

猜你喜欢

利川市中药材人才
人才云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招商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利川市的调查为例
着力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基于利川市发展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