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清水莲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2016-02-19巨海林王周平张伟兵霍国琴
巨海林 王周平 张伟兵 霍国琴 雷 丽
陕西清水莲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巨海林王周平张伟兵霍国琴雷丽
清水莲菜是指利用防漏处理的水池,采用新的种植方式、施用农家肥、用井水或清洁河水浇灌生产的莲菜。其外形美观、品质优良、口味清甜,深受市场青睐,近几年发展较快。为了进一步摸清陕西清水莲菜发展现状,科学分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区域和模式,陕西省园艺蚕桑技术工作站组织人员对全省清水莲菜主产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1 陕西清水莲菜产业发展现状
1.1生产规模呈扩大趋势陕西清水莲菜种
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泾河、渭河、黄河一带以及陕南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据调查,2015年全省清水莲菜种植面积13.7万亩,产量26.17万t,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1.6%、19.4%,较2010年分别增长52%和54%,发展较为迅速。生产规模较大的市、县区主要有咸阳、渭南、西安、安康、汉中、商洛、铜川7个地市的27个县区。初步形成了以兴平、武功、礼泉、秦都、华阴、华县、大荔、潼关为主的泾渭黄河产业带;以汉台、南郑、西乡、洋县、汉阴、石泉、旬阳、紫阳、山阳、丹凤等为主的汉江月河流域产业带。
1.2品种更新与生产技术提升加快全省清水莲菜种植品种主要有鄂莲系列、雪莲、白莲、九眼莲、长白条、新1号、珍珠藕等20多个,各地均筛选出了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新优品种的推广,促使单产水平逐年提高,目前平均单产1 900 kg/亩,高的可达到2 000~3 000 kg/亩。浅水栽培、机械挖藕、施用莲藕专用肥、畜—沼—莲循环生产模式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效栽培模式得到扩大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和经济效益。
1.3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新的转变目前,陕西以专业合作社、企业为主的有组织的生产经营模式正在兴起。西乡县组织实施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汉台区清水莲菜生产组织化程度较高,由种植合作社、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组织的生产规模,占全区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兴平、长安、华阴、华县以及陕南部分地区将清水莲菜产业发展与观光旅游业有效对接,在荷花盛开季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花游乐,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既丰富了人民生活,增加了就业机会,又提高了莲菜生产区农民收入。
1.4政策扶持与宣传推广力度加大莲菜主产区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不同程度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强化宣传引导,促进清水莲菜产业发展。如兴平市政府提出《建设沿渭万亩清水莲菜产业带》的发展思路,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清水莲菜产业带建设,并从2008起成功举办了数届陕西·兴平荷花节。山阳县强力打造九眼莲基地,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山阳县九眼莲产业发展规划》,对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 000元,并且加大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已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被录入陕西名优特产名录。
1.5种植比较效益初步显现据调查,陕西清水莲菜平均亩产值8 469元,高的可达10 000元以上,其中每亩投入约需4 000元,亩净收入4 000~6 000元,比较效益较高。2015年,全省清水莲菜产值达到 11.6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其中群众纯收入近7亿元。由于清水莲菜外形好、质量优、产品美誉度高,市场供不应求,前景看好,不少地方把莲菜生产基地打造成休闲农业观光点,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群众种植积极性明显提高。
2 典型模式剖析
近年来,一些县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典型发展模式。
2.1产加销与生态观光一体化之兴平模式兴平市是渭河沿岸清水莲菜优生区域,2001年在田阜乡段家村试种清水莲菜成功,由于产品品质好、风味独特,加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市场销售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吸引了更多群众发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兴平已成为全省清水莲菜生产规模最大的县区,达到3.6万亩。清水莲菜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已成为兴平市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兴平的典型做法有四。一是加大行政推动。2007年,兴平市政府提出建设沿渭万亩清水莲菜产业带的发展思路,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基地建设,并从技术、信息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组织成立清水莲菜合作社及产业协会,指导产业发展。二是以荷为媒,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设清水莲菜生态观光长廊,并与各类节会有机结合。自2008年起,成功举办了六届陕西·兴平荷花节,吸引游客30万人次,拉动相关投资近1亿元,旅游餐饮消费3 000多万元。三是提升产品质量。兴平清水莲菜淀粉、蛋白质含量高,藕节短、藕身粗而肥大,横切9~11孔,肉质肥厚而洁白,脆嫩清甜,质量安全,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检验标准,深受客商欢迎。四是加强品牌化、组织化建设。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相继成立了千马、兴荷、朝阳等多家清水莲菜专业合作社,2006年成立了兴平市清水莲菜协会。先后注册了“兴荷”、“藕丝连“、“佳荷美”等专用商标,并与西安、咸阳等地客商签订了长期购销协议,实现订单销售,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2.2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之山阳模式山阳县是陕西丹江流域莲藕适生区域,具有一定的种植历史和传统,近年来,随着山阳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九眼莲菜生产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其典型做法有三。一是政策扶持力度大。山阳县委、县政府历届班子均把九眼莲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强力打造九眼莲产业。县财政对集中连片种植基地给予支持补贴,同时整合涉农项目,修复水毁渠道,起旱田块重新上水,极力创造种植条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二是科学合理规划,着力打造重点区域产业带。2011年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山阳县九眼莲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四年发展九眼莲2万亩、每年新增5 000亩”的目标。经过5年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中村、漫川、法官为主的东南产业带和以色河、户垣、板岩为重点的西南产业带。三是以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全县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个,无公害一体化认证8个,注册商标2个,发展无公害九眼莲5 000亩,产量近1.2万t,产值8 000万元。
3 主要问题
3.1土地流转及资金筹措困难土地流转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清水莲菜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清水莲菜虽然经济效益较好,但前期建池等资金投入较大,而群众自有资金有限,金融机构贷款额度小、周期短、门槛高,放贷不及时。资金筹措难已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3.2技术力量薄弱,基础设施配套落后技术专业人才不足,生产管理水平不高,采挖难度大等问题普遍存在。传统种植观念和方式积习难改,水田和池塘种植莲菜占比较大,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不到位,基地保水保肥性差,生产成本大,亟需加快保肥保水的莲菜生产基地建设。
3.3组织化程度不高,产品深加工滞后陕西清水莲菜仍是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力不强,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产品仍以鲜品销售为主,且销售渠道狭窄;产品精深加工还处于探索阶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4 发展建议
4.1科学规划布局,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的思路,坚持依托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将清水莲菜生产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结合,不断开发其经济、社会、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提升综合效益。力争到“十三五”末,使陕西全省清水莲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达到50万t。
4.2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议政府“十三五”期间,将清水莲菜作为陕西特色蔬菜列入“菜篮子”工程建设内容之一,给予财政支持。一是扶持规模化基地建设,完善种苗繁育体系,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二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清水莲菜基地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生产能力,进一步拓展产业功能。三是加大标准化示范园建设,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四是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品深加工研发和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化发展。
4.3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一是强化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形成技术推广网络,保证每个规模化生产基地有1~2名技术员。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提高生产者素质和作务能力。二是加强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结合实际,制定《清水莲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积极推广藕田地下铺膜(浅水)栽培与机械挖藕综合配套的省力节本增效技术,和莲下水产养殖特色生产技术。三是联合攻克技术难题,克服连作障碍及重大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保证清水莲菜稳定发展。
4.4强化龙头带动,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培育一批拥有一定资产规模和服务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完善合作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联系基地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清水莲菜产业的市场主体。二是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其提升企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品牌。
4.5加强产销衔接,推动产品销售一是通过举办荷花节、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等与基地产品宣传推介结合,促进产业融合和产品销售,提高综合效益。二是以合作组织为基础,加强农超(校、社)对接,推广产品直销、产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三是加强生产监测,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巨海林,王周平,张伟兵,霍国琴,雷丽,陕西省园艺蚕桑技术工作站,邮编710003(西安)。
20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