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趋势观察
2016-02-19赖配根
赖配根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走向何方?据个人的粗浅观察,以下三点是需要我们深刻把握的。
把“人”置于教育改革的核心
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对每一个人的发展负责,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比如“育人为本”,《纲要》提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里,“每个学生”是关键词。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儿童出发,准确地说,是要从每个儿童出发。
又如“提高质量”,《纲要》规定:“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为什么要把教育工作重点聚焦到课程教学上来,聚焦到教育质量上来?因为教学、质量才是关乎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大问题。一个地方、一所学校不关注真实的课程教学状况,不改进改善课程教学质量,“关心每一个学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必须转型,需要树立新的区域教育发展观,这一新的发展观的要义,就是要把课程教学改革置于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或者说,课程教学改革应成为一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当地党委政府关注的核心和焦点,甚至是一把手工程。
再来看看《纲要》提出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一主题,仍是围绕“人”来的,而且“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近一段时间以来,提“素质教育”的人少了。那是不是“素质教育”就走进历史了呢?不,今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将更为深化,推进将更为全面、深入。如果说之前“素质教育”更多地是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分数相对的概念,那么今后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内涵更为丰富,其基本精神就是,教育要能够真正看见、理解、尊重每一个孩子,并努力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情感需求乃至精神需求。也就是说,基础教育从公平到追求有质量的公平甚至优质的公平。
寻找、打牢共同的“精神”基座
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当有人提到,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程为全国统一教材时,习总书记说了一段耐人琢磨的话:“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确实,一些语文教材编写者和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早已忘记了教育的文化使命,甚至有些蔑视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虚无主义只会使一个民族衰弱、瓦解而非走向强盛。教育应该向文化回归、向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回归了。
且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这一段话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这是总纲,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然而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至少有两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和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这两者,人就基本立起来了。接下来是两个重要任务:“体育”和“美育”,尤其是“美育”,在中央文件里这么提,是非常罕见的。
为什么现在如此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让我们学习一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一个民族、社会要持续强盛,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最终还是要靠文化、精神的力量,要形成并发扬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相对稳定的“定型社会”是要有精神基座的。这个基座就是核心价值观:头发、皮肤等外表不是把我们联结在一起的真正纽带,能把你我真正捆绑在一起、歌哭与共的是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精神信仰。一个强大的民族,在可见的国界空间之上,必有一个无形却具有无限吸引力的精神国度。培养有中国情怀、中国精神、中国信仰的一代新人乃教育当务之急。
向中国古典文化致敬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知识界是以批判中华传统文化为荣的。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了中小学教育。几年前,有的人不就提出要从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撤下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吗?许多外国人不理解,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竟然如此不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他们甚至建议,中国人要建立文化自信,应该从尊敬自己民族的英雄人杰开始。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觉,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尊重和认同。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可以自由铺开经济建设的画卷,但在文化的沙漠上无法安顿人的心灵和精神。“传统”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寄托。
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要复古,而是保证在中华大地上,无论你我身处江南还是塞北、富贵还是贫贱,都拥有基本的共同的精神语言。
学校教育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对于我们的民族传统,应该抱持何种态度?第一位的应该是同情和了解。只要我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我们对古人就会多一份同情乃至敬慕。第二,怎样面向古与今?有人以为,新的就是好的,所以宁新毋旧。对于“新”的崇拜,是近代中国的一大特色。在科学技术方面,或许应该以“新”为王,但在文化领域,一味求新可能流于躁动。古与今、古典与现代,常常交融在一起。回归古典,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明天。第三,中与外是什么关系?弘扬民族文化,不是要排拒“他者”文明。但是,吸收、融化外来文明,首先自己民族的文化要站稳脚跟;自己脚跟站不稳,就容易被这风那风所刮倒。没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继承、学习的有很多,但对于学校教育,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曰仁爱之心。中华文化特别推崇“仁爱”。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宋明儒家倡导仁民爱物,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更是认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正是这种大爱,不仅把父母兄弟姐妹、你我他以及民族、种族联系起来,而且把人类与天地万物联结在一起。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当从体味、躬行“仁爱”之心始,勉励自己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二曰理想人格。对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视,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孔子严明君子与小人之别。孟子推崇“大丈夫”的气节与境界。董仲舒倡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宋儒则进一步提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的命题,倡导“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抱负、追求,一个人的胸襟才无限宽广起来。
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当然不止于上述这些,信息技术、脑科学的发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等等都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以上三点是近年来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且长期被忽略,需要我们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