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美术教学中人物画的教学
2016-02-18张珩
张珩
收稿日期:2015-07-16
比起初高中的美术教学,小学美术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思维简单,对任何事物的定位都处于模糊不清的感性阶段。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尤其是对于美术人物画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节奏,运用适当的方法让小学生对美术课中的人物画引起兴趣,从而帮助小学生在绘画中树立信心,找到自信。
1.引导学生克服障碍
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成长和发育阶段,他们的个人思维和爱好大不相同,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也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用艺术来感染学生,而不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受到一点影响就带到整个课堂,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灵承受能力弱、自尊心较强,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所以在美术人物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让每位学生发挥自身的优点,在人物绘画课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充分表现自己。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生整体年龄相对较小,他们在这个阶段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观察的目标和任务,因为在人物画的教学中,学生大多没有实践经历,也没有综合的概括能力,因此,很容易犯一些常见的错误。那么教师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形式,提醒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认真仔细地从眼睛、鼻子、额头、嘴巴、耳朵、头发、手势等各方面观察,还要注意人物的肖像、动作、表情、形态等,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带动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人物,例如,整体观察法,就是引导学生对一个人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对这个人物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去进行系统观察,分别得到答案后再进行综合,这样就能对人物有更好的诠释。最后,还要让学生多多记忆,在观察的基础上多动脑筋,发挥小学生的记忆能力,让他们对人物敏感,加强他们的记忆和创造能力。
3.强化学生作品意识
美术课的最终成果就是要有艺术品。艺术品的创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它的出现倾注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对于作者来说,就是他们当时最为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作者不仅仅重视技巧,而且加入了自己对于人物画的了解,无论是在设计、创作、思维、审美还是结构上都有自己的独特展示,在完整的一幅人物画背后是他们多种元素的结合。因此,教师在绘画中要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审美意识、创造意识以及艺术经营方面进行训练,逐渐培养他们把握整体的能力和意识,然后在绘画中间就要不断地给学生灌输和强调作品意识,从而将这些意识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到绘画中,使学生慢慢体会作品的完美性。同时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从而让学生领会艺术的魅力并在实践中得到发挥。另外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不限制他们的思维和对人物的理解,鼓励他们进行独立创作,将作品意识融入绘画当中,使人物画更加栩栩如生。在这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被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提升许多,因此,因材施教,把握每个学生的不同,就能让他们的才智充分展露。
4.帮助学生情感升华
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一部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在美术创作中,艺术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是艺术作品的最佳状态。因此,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是真实的情感的流露,只有在作品中注入了情感,才能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让他们更加喜爱美术。在人物画教学中,学生需要认真观察这幅人物画。教师在人物的神态动作中再融入人物的故事情节,小学生就能容易理解并喜爱这个人物,就会在任何地方见到人物画都会去不自觉地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从而让小学生充满艺术力与想象力,让他们充满热情与爱,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文化氛围。在人物画的课堂里,让每位学生的自信、情感和所学技能联系起来,挖掘学生的艺术能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出具备优秀才能的小学生。
美术课中人物的欣赏需要多方面的观察和能力。在小学生美术课人物画的教学中,小学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整个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不仅要在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恐惧,也要在整个学习中帮助他们提升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和自我发挥的能力。不歧视每一位学生,用细心和耐心教孩子认真对待学习,激励他们发扬继续学习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引导他们一步步分析人物画,树立起他们的信心,从而展现他们的特长,使其创造出满意的作品,让小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画的内涵进而喜欢上人物画。而教师则要通过人物画,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