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图书人为损毁原因及治理对策

2016-02-18杨秋玲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防盗人为艺术类

杨秋玲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图书人为损毁原因及治理对策

杨秋玲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图书;人为损毁

文章在作者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艺术类图书人为损毁现象的不同类型和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艺术类图书因其具有内容丰富、装帧精美、实用性强等特性,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历来是高校图书馆中借阅率较高的一类图书。正因如此,这类图书在借阅过程中的人为损毁现象一直居高不下,轻则影响读者的正常阅读,重则无法继续流通,给读者和学校造成损失。笔者长期参与艺术类图书的借阅与管理工作,对这种现象有较深的感受和体会,现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以期为减少艺术类图书的人为损毁现象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1 艺术类图书人为损毁的类型

1.1污损图书

1.1.1图书被“批注”。某些读者出于个人的阅读习惯会在看书过程中笔不离手,一边阅读一边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标记。有这种习惯的部分读者在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图书时,也往往会习惯成自然地对借阅图书进行“批注”。他们或者会在精彩语句下勾画出各种符号或标线,或者在空白处留下自己的见解或感悟,甚至在书上留下不文雅的词语。[1]这些所谓的“批注”造成了极大的视觉污染,对以后读者的阅读造成了严重干扰。据调查,70%左右的读者不愿借阅被“批注”过的图书。

1.1.2图书被移作他用。一些读者爱书意识淡薄,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把手里的图书移作他用。例如:有些读者会随手将图书当作记事本来用,在书中空白处记一些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QQ号码等;有些读者会把手边的图书当成草纸演算甚至即兴作画;有些读者会将大开本的艺术类图书用来挡雨遮阳,甚至将其当坐垫使用。这些行为无疑会加重图书的污损程度。

1.1.3图书沾染污渍。随着生活和学习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读者在看书时一边阅读一边吃喝东西, 用沾有食物碎屑、 汤汁和饮料的手去翻阅图书, 很容易在图书上留下各种污渍; 还有部分读者在对绘画类作品进行临摹时, 不慎将一些颜料沾染在书上。 这些污渍会使图书变色、 发霉, 甚至粘连在一起, 轻则损害图书的美观整洁, 重则则无法继续流通。

1.2残损图书

1.2.1裁剪图书。艺术类图书中往往有大量精美的图片,由于这些图片中的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很难获得,一些读者会在自私心理的支配下将其从书中裁剪下来自己收藏或使用,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开天窗”。这种被开了“天窗”的图书在失去了重要的内容后,其流通价值大大降低,甚至变得无人问津,成为令人惋惜的“死书”。

1.2.2拆解图书。除了裁剪图书之外,有个别读者会将图书中部分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进行拆分取页,而不是复印或者抄写,这种现象在一些绘画类图书中尤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个别读者为了对其中的一些画作进行临摹而把书拆分取页或者直接撕掉。也有个别读者出于“学术垄断”“独占资源”的狭隘心态对图书进行拆解,将一些“稀缺资源”占为己有。这些做法造成图书的严重残损,使其既失去了流通价值,也失去了馆藏价值,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1.3窃占图书

1.3.1直接窃取。在开架管理模式下,图书馆为了防止窃书行为发生,在每本馆藏图书中都放置有防盗磁条,未进行登记消磁的图书通过书库门口放置的防盗仪时会发出警报。对这种防盗措施,部分读者已经十分了解,在自私和贪欲的驱使下,个别读者会挖掉防盗磁条,特别是艺术类图书中比较薄的画册和书法作品,防盗磁条更是容易找到和去除。当这些图书中的防盗磁条被挖除后,无论是藏在衣服里或是书包中都很容易带出书库而不被发现。虽然这些现象较少发生,但其危害性非常大,因其造成的是整本图书的丢失,直接导致拒借率的上升。[2]

1.3.2以赔代窃。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图书价格一路飙升。艺术类图书新、旧版之间的价格差距大得惊人,有些新版艺术类图书的价格甚至是旧版的几十倍。例如:《世界电影史》旧版仅有3.85元,而新版价格却近159元,内容上二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根据图书馆《文献资料遗失损坏赔偿办法》规定,图书丢失需视图书具体情况按原书价5~10倍赔偿。即使按10倍价格赔偿,也不过是几十元,比买新书仍要便宜很多。因此,个别读者为了私利,把馆藏图书借出后,谎称遗失,然后通过赔偿了事。这种变相占有馆藏图书的形式虽然较为“文雅”,但其危害程度却与直接窃取同样严重。

C.He thinks it’s a good way to travel.D.He may make some friends his age.

1.3.3捡证借书。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部分读者的借书证存在丢失现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未能及时发现,因此不能第一时间挂失,而捡到借书证的人素质各异,其中极个别素质较低的人会使用这些捡到的借书证前去借书。他们往往利用借书高峰期,混在正常读者中“浑水摸鱼”,企图蒙混过关,而图书管理员在这一时间段往往会因为繁忙而放松对借书证的审查。一旦这些人的企图得逞,这些图书将无法追回,给图书馆和丢失借书证的读者都造成损失。

2 艺术类图书人为损毁原因剖析

2.1读者的错误观念

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部分读者之所以会做出损毁图书的行为,主要是受两种错误观念的影响。第一种错误观念认为“批注”图书天经地义,是认真读书的表现。他们觉得读书做“批注”有助于对图书内容的领会和理解,可以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甚至还认为对后来的读者有所帮助。第二种错误观念则认为“窃书不算偷”。这种读者在以不正当手段将图书窃为己有时,从心理上安慰自己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偷盗,甚至有读者在被发现后还将其行为称为“对知识的渴望”。

2.2读者的个人道德修养较低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 片面追求升学率、 就业率和只重成绩、 不重素质的导向, 使一小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 有些读者在面对一些价值较高、 购买难度较大或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图书时, 会见利忘义、 损公肥私, 将其窃为己有; 另外一些读者责任意识淡薄, 社会公德缺失, 不注意对借阅图书的保护, 甚至故意损毁; 也有个别读者在生活、 学习中出现挫折, 感情上出现问题, 都会将其不满和压力发泄到图书上, 对一些图书进行涂画、 卷折甚至撕毁。

2.3图书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之处

除了读者自身的原因外,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在客观上为个别读者损毁图书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部分图书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对借、还书制度执行得不够严格;部分图书的防盗磁条安装过于明显,数量不足;书库管理人力不足等。这些看似并不严重的问题,却助长了个别读者损毁图书的行为。[3]

3 艺术类图书人为损毁的治理措施

3.1.1学校德育教育。对读者的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无疑是思想品德教育,但图书馆并不具备这种教育功能。因此,必须依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相关课程中加入学生公德教育的内容,并将其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同时,也可以考虑开设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并引导学生养成文明阅读的习惯。

3.1.2新生入馆教育。目前,新生入馆教育的形式很多,既有传统的讲座、宣传手册等,也有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手段进行教育。从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来看,喜欢纸质阅读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利用电子资源进行阅读。因此,在进行入馆教育时可采取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尽量提高入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全面了解图书借阅方法,熟悉借阅制度、图书资料损赔制度、借书证办理和挂失制度等。力争经过入馆教育使新生能够很快掌握图书借阅的要领,养成文明借阅的习惯,从而降低因对图书借阅不熟悉、认识不充分而对图书造成的损毁。

3.1.3学生爱书教育。图书馆应采取多种途径对读者进行爱书教育。除了在新生入馆教育时增加爱书教育内容外,还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挂钩,将爱书教育融入课堂中。另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每个月设立一个“爱书日”,在图书馆、广场、餐厅、宿舍区等处进行爱书宣传,并评出“爱书模范”“护书标兵”等,对爱书、护书行为进行褒奖;同时,可将一些人为损毁的图书进行展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在读者中间树立“爱书光荣,损书可耻”的观念。

3.1.4读者间的经验交流机制。除了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对读者进行爱书教育之外,还要建立起有效的读者经验交流机制,通过读者之间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技巧,也可以提高读者的爱书、护书意识。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成立读书协会,招募部分勤工俭学者和志愿者参与日常工作,并吸纳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读者,对他们进行一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细化培训以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去,起到标兵带头作用。实践证明,以高素质读者带动、影响和管理普通读者是行之有效的读者教育方法。因为,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平等交流,更容易被接受。平时在一起的生活和学习更能潜移默化地将爱护图书的观念传递给自己身边的读者,使他们养成文明借阅的习惯,从而减少对图书的人为损毁。

3.2图书馆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3.2.1加强图书保护。对于价格较高、复本较少或者绝版的馆藏图书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首先,可以在书中增加防盗磁条,特别是一些丢失系数较高的图书,防盗磁条要装得较为隐蔽,并且不易拆除。部分绝版图书可以放置于特藏书库,实行集中保护,只能馆内阅读不能外借。在流通书库中的重点保护图书实行限借,以减少在流通过程中的损毁概率。同时,为了发挥这部分图书的价值,可以在书库内部开辟相对独立的实训空间,供读者自带画架、摄影器材等在书库内临摹或者拍摄。[4]

3.2.2完善规章制度。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的阅读要求和习惯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图书馆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变化调整各项规章制度。在调整这些制度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的建设来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合理性。同时,这些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就要严格地加以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不但对违反制度的读者起不到惩治教育作用,而且会对其他读者失去约束力。[5]

3.2.3充分发挥书库管理员的教育职能。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每天都要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因此,图书管理员的言行对读者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使得他们的教育职能凸显出来。基于这一点,图书管理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给读者做好表率,对待图书要小心呵护,轻拿轻放,发现图书有破损要及时做出处理。如:用胶带或胶水处理轻微破损的书页或散页问题;用涂改液或橡皮清除一些污渍和“批注”等。读者目睹这些场面,会在内心产生触动,提高爱书、护书意识。

3.2.4对损毁图书及时修复。艺术类图书的人为损毁类型多种多样,损毁程度也有轻有重。对于损毁程度较轻的图书,如:“批注”、涂画、沾染污渍、封面破损、轻微散页等,图书管理员可以随时发现、随时处理,避免损害程度加深;对于损害程度较为严重的图书,如:“开天窗”、撕页、整书开线、开胶等,可以送交专业人员及时修复。这样既可以保证这部分图书能够尽快回归流通,延长使用寿命,又可打消后来读者效法前者的行为,避免对图书进一步损毁。

3.2.5严格借、还书检查。为防止图书被人为损毁,可以通过严格的借、还书检查来减少该类情况的发生。针对那些损毁率发生较高的图书,图书管理员在借出时要及时提醒读者检查图书,发现有损毁现象及时处理,对于无法消除的损毁要加盖“验讫”印章,明确责任关系。在还书时,图书管理员也应严格把关,发现图书损毁问题后,要明确责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如此一来,像“开天窗”“批注”、拆分等问题的发生率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图书损毁现象的发生。

3.2.6加强电子监控力度。近年来,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加上对社会读者的开放,高校图书馆每天所接待的读者数量日益增多。在馆内工作人员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在读者接待工作上就显得力量不足,仅仅依靠图书管理员的监督来防止图书被毁、被盗明显比较吃力。为此,近年来大部分图书馆开始采用一些电子设备来加强监管,如:防盗仪、监控探头等设备。这些设备在日常工作中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监控探头安装位置不佳致使有监控死角,有些监控探头对重要图书的监控效果不理想等。因此,应根据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安装这些设备,像损毁现象发生频率较高的艺术类图书集中区域应合理增加监控探头数量。

总的来说,艺术类图书人为损毁现象并非“顽疾”,只要将各项工作认真做到位,在读者和管理人员中真正形成爱书、护书的良好风气,这种现象就一定能得到有效地遏制,这些装帧精美、实用性强的图书就能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1]陈竞.高校图书馆图书的损毁及其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89-191.

[2]黄英.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中的损坏现象和防范措施[J].科技咨询导报,2006(9):250.

[3]毕红芳.浅议高校图书馆图书损毁现象及原因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10):125-126.

[4]王同江.高校图书馆艺术书库管理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3):147-148.

[5]刘玉梅.高校图书馆图书流失现象透视及遏制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7):199-201.

(编校:徐黎娟)

2016-01-08

杨秋玲(1974—),平顶山学院助理馆员。

G258.6

A

1003-1588(2016)02-0044-03

猜你喜欢

防盗人为艺术类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山高人为峰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防火防盗报警器设计
2017年凯迪拉克XT5电路图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剩女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