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联盟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16-02-18马月丽
马月丽
(陕西省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061)
公共图书馆联盟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马月丽
(陕西省图书馆,陕西西安710061)
图书馆服务联盟;人才队伍建设;联盟业务培训
文章通过对陕西公共图书馆联盟成立前后陕西省基层公共图书馆在职人员受教育、参加培训、经费情况、培训课程、培训组织等项目的对比研究,总结公共图书馆只有建立技术、文献、服务内容、师资、讲座等资源共享的联盟,才能“小成本获大利益”,才能为基层培养大批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自2002年以来发展迅速,业界关于国家级联盟、省级联盟、高校联盟、高校与省级之间的联盟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及相关论文已经很多,笔者不再赘述。笔者就陕西省公共图书馆在牵头建立陕西公共图书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前后,基层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变化,进一步证明公共图书馆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共同发展。
1 联盟成立前陕西省市县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培养现状
笔者对陕西省图书馆2010年底《全省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摸底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共发表107份,获得87份有效调查表)[1],重点对从业人员学历、图情专业及参加培训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联盟成立前的全省市县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情况进行全面了解。1.1陕西省市县公共图书馆人员受教育情况
1.1.1学历偏低且分布不均衡。截至2010年底,有效调查表中的87家市县公共图书馆共有从业人员1,47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76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8.7%;大专以下学历1,202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1.3%;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仅有83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6%。
1.1.2图书馆学专业人才较少。有效调查表的87家公共图书馆中,市级馆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学历的人员仅占16.8%,县级馆仅占4.3%,很大一部分人员没有受过任何图书馆专业培训。尤其是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缺乏懂计算机管理和计算机编目工作的专业人员,97%的图书馆依然是手工编目、卡片目录查询、手工登记借阅。陕西省市县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整体情况可窥见一斑。
1.2陕西省市县公共图书馆人员参加培训情况
1.2.1经费缺乏是市县图书馆人员参加培训的瓶颈。据统计,联盟成立前5年,陕西共举办全省性图书馆业务培训18次,因基层公共图书馆经费严重不足,承担培训人员往返交通费及培训费比较困难,致使基层图书馆5年来参加培训人数仅为144人,占总培训人数18.1%。
1.2.2各馆人才培训力度不够,制约事业发展。联盟成立前5年,全省性业务培训人数为797人,但基层馆参加培训人数只有144人,平均每年28.8人,每个单位不到0.3人。参加培训的人次少,严重制约了各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陕西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2.3培训内容处于理论学习初级阶段。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学概论及与文献资源建设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业务技能类培训仅限于教材的理论讲解,对与现代化服务关系密切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知识及实践操作等鲜有涉及。
2 联盟成立意义及培训职责
原有的人才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陕西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探寻一种能够适应市县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解决急需技术人才的培训模式。联盟顺势而生,成立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成员馆间的抱团合作,消除成员馆间的信息鸿沟,产生资源互补效应。[2]建设思路是:“一次投入,双向拉动”“一地投入,各地产出”“统一平台,异地上传,自主发布”。
2010年11月1日,联盟宣告成立。[3]它是由陕西省图书馆发起,联合各级公共图书馆,以统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发挥省图书馆技术、设备、资源的优势,弥补基层图书馆在人力、设备、馆藏资源方面的不足,降低基层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4]联盟成立后,在省馆成立多个业务联盟小组,负责基层馆相关业务日常辅导、培训。联盟章程规定:联盟培训组负责组织开展面向基层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技能联合培训工作,把全省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作为发展的当务之急。联盟的主要职责是根据联盟建设、发展需要,编制联盟业务培训与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开展联盟相关工作的各类业务培训,受理联盟业务培训工作相关咨询。
3 联盟人才培训工作取得成绩
3.1培训经费有保障
充足的经费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免费培训的首要保障。联盟成立后,从2011年开始,省文化厅、省财政厅每年拨付基层图书馆人才培养专项培训经费30万元,为联盟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
3.2职责明确,培训工作开展有序
根据联盟章程规定,教育培训部主要承担联盟培训工作,制定联盟全年培训计划并组织开展实施。每年初,联盟培训工作组牵头和编目组、参考咨询组、数字资源组、阅读推广服务组等沟通、协商,根据联盟工作要求及地县工作的进展和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联盟工作程序逐年逐次开展培训。
3.3联盟培训工作成绩可喜
3.3.1人员培训实现全覆盖。从2011—2015年统计数据来看,联盟成立5年间,培训人数1,472人,占陕西省基层图书馆总人数的79.4%,平均每年培训294.4人次,是联盟成立前5年间的10.2倍;每馆每年外出参加培训2.8人次,比联盟成立前5年间每年增加2.5人次;培训时间长,每年平均231.8课时;培训次数达到32次,平均每年培训6.4次;5年培训人数比联盟成立前5年间培训的人数多1,328人,举办频次多14次。
3.3.2培训内容稳中有变,变中有升。从2011—2014年培训课程看,既有前沿理论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又有新技术培训与拓展。其中业务技能培训占比最高,全省计算机联合编目技术培训达7次,阅读推广培训、参考咨询信息员培训、数字资源推广与利用培训、地方文献的联合征集培训等不少于2次,而且培训逐渐涉及操作性强的视频摄像培训、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常见问题解决,在此基础上又渗透新技术,如:数据库建设、元数据解读、元数据仓储等知识在计算机上的操作应用。
3.3.3培训组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①课程设定具有针对性。每期培训课程都是联盟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及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设定课程。如:计算机联合编目、地方文献资源征集和资源数据库建设、阅读推广途径与方法、参考咨询知识、计算机模式下的读者服务途径、视频摄像技法、基层馆长管理类知识培训等,真正为基层馆培养急需人才。②师资选配具有层次性。在师资选配方面,陕西省图书馆根据各业务专项工作特点和基层公共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精心选配师资力量,授课老师一般由学有专长、熟悉专业业务、实践经验丰富的省图书馆专家、中层干部及青年骨干担任,个别课程则特别邀请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的高校教授加盟。③培训体系具有完整性。根据联盟发展步伐,联盟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省、市、县(区)“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在全省层面,陕西省图书馆作为联盟主任委员馆,主要承担联盟人才培训计划编制、教学内容选择及其师资力量选配等教学活动相关工作;在市级行政区域层面,各市级馆作为联盟委员馆,在省馆与成员馆之间承担桥梁纽带作用,主要负责组织本辖区成员馆积极参加联盟培训活动;在县区级层面,各成员馆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按照联盟工委的统一安排,选派业务骨干积极参加联盟各类业务培训。
3.3.4基层图书馆工作焕然一新。①提高馆员素养,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联盟培训提高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缓解了基层缺乏专业人才的压力,改变了参训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成员馆业务人员素质。同时,这种“三位一体”的联盟培训模式,节省了基层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成本,解决了基层图书馆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促进了全省人才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为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②开拓馆员视野,丰富读者服务内容。联盟的成立,激活了地县图书馆工作潜力,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各图书馆在联盟办公室的指导下,明确了工作方向,经过业务培训,掌握了业务服务技能,现在已有61家图书馆使用计算机编目、计算机借还书;各馆竞相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讲座、展览、绘画、摄影大赛、走进社区服务、读者诗歌朗诵、两会服务等活动;2013年在省馆数字资源部帮助下,部分地县馆相继开通网站,学会了网上在线咨询、网站建设维护、发布活动信息等,馆际之间在线沟通畅通高效,网上资源共享更加便利。③增进了馆际感情,掀起了“比、学、赶、帮”热潮。联盟成立后,每年举办6期业务技能培训班,每半年召开一次联盟联席会议,一年召开一次全省联盟工作年会,交流经验、总结不足、表彰先进。利用联盟平台,各馆互相咨询、学习、借鉴,改变了以前互不相识、各自为政的局面。
4 联盟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4.1培训工作有点“一厢情愿”,缺乏“双向”沟通
联盟是以省馆为主任委员馆、10个市馆(包括4个区馆)为委员馆、97家县馆为成员馆的“省—市—县”三级模式,由于三级馆的行政上级、人才队伍、经费、馆舍面积、服务人群不在一个平台上,对工作的要求、认识也不一样,无法形成人才培养的共识。省馆联盟办公室根据联盟发展的进程制定培训内容,地县馆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导致有些培训“曲高和寡”,不能实际解决基层所需。
4.2培训内容、学习方式缺乏创新
纵观这5年培训课程,还是停留在联盟建立的初期完善和建设阶段,培训形式还局限于室内上课、实际模仿操作阶段;培训内容缺乏对新技术的普及,没有让学员走出去亲身感受现代化图书馆的服务手段,缺乏个性化、订单式培养模式。
4.3参加培训人员缺乏职业自豪感
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自豪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一个缺乏职业精神及职业自豪感的馆员,势必缺乏工作热情,更不可能发挥专长做好本职工作。参加培训学员中部分人学习比较盲目,觉得省图书馆工作“高、大、上”,他们学了回去也用不上,参加培训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对抱有这种思想的馆员进行培训,其培训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也违背了培训的初衷。
4.4现行人事制度成为人才成长的“绊脚石”
基层图书馆人事环境相对复杂,部分馆员养尊处优、不思进取,即便有培训机会,也是消极应付;部分基层馆派出去学习的回去不干活,干活的没机会培训;还有部分基层图书馆则因“三馆合一”或缺少编制等原因,根本无暇顾及业务培训。
4.5基层管理者对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对人才培训重要性缺乏认识。为了完成培训指标,不考虑人员专业和工作需要,随便派人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把外出培训当成“福利”,安排和培训内容不相关人员参加学习;或者自己亲自来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对培训内容一知半解,致使本单位该项工作依然不能正常开展。
5 联盟培训工作发展新举措
5.1深入调研,双向沟通,使人才培养规划为基层所需
做好联盟人才培训工作是“十三五”期间联盟发展的关键和前提,联盟应充分调研基层加盟馆情况,根据基层馆实际情况所需,科学制定“十三五”期间联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让基层馆清楚人才培养脉络,积极配合此项工作。
5.2优化课程内容,创新多元化学习方式
在继承实体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实体培训与虚拟培训相结合,创建立体化培训网络。联盟将依托共享工程网络建立全省基层馆员虚拟网络学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放式、快速传播信息的特点,真正做到培训资源共享,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下载或进行在线学习。同时,完善网校培训、考核机制,使其成为传统培训的有效补充,建立立体化培训网络。
5.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为干部身份的图书馆员,不但要提高业务知识、业务技能,更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用“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耐心解答、帮查一本书……”去体现。“十三五”期间,联盟要加强馆员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培训,强化馆员内在素质修养,增强馆员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5.4创新人事管理制度
省馆作为全省公共图书馆的龙头单位,应全力推进及协助政府制定公共图书馆条例、管理办法等,通过政府行为使省、市、县管理者形成一个共识:现代化图书馆发展必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制定灵活的用人管理制度、学习激励制度等,使培训学习和年终考核、晋升职称挂钩。
5.5升级基层领导培训内容,强化人才建设新理念
首先,在政府层面。依托省文化厅主办、省图书馆承办培训平台,对市县主管文化的领导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图书馆社会职能重要性、图书馆发展趋势等的理念培训,增进主管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了解及对图书馆人才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在基层公共图书馆层面。加强基层馆长对图书馆先进理念及新技术的学习、了解,带领他们“走出去”,去亲身感受、学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图书馆先进制度,树立基层馆长正确的人才观——没有人才就没有图书馆的发展,使其重视人才培训工作。
6 结语
联盟的成立与建设,为深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省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一条“快速干道”。省、 市、 县公共图书馆借助联盟平台, 联合编目、 联合采购、 联合参考咨询、 数字资源共享、 讲座、 展览资源共享, 真正实现上下联通、 互通有无、 互相学习。 每年的联盟业务培训为发展中的图书馆培养了大批急需专业人才, 夯实了陕西省基层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改变了老百姓对基层图书馆职能的模糊认识, 加快了基层图书馆新业务开展及应用的步伐。
[1]王阳.关于市县基层公共图书馆人才培训模式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14(3):9-10.
[2]王美琴.新常态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5(2):16-17.
[3]万行明.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简介[EB/OL].[2015-09-01].http://www.sxplsc.org.cn/lmjj/index.htm.[4]谢林.不患无位,患所以立[J].当代图书馆,2010(4):13-14.
(编校:徐黎娟)
2016-01-05
马月丽(1970—),陕西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G251.2
A
1003-1588(2016)02-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