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饲养管理及常见体外寄生虫病防治

2016-02-18李中习

河北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若虫寄生虫病初乳

李中习

仔猪饲养管理及常见体外寄生虫病防治

李中习

一、仔猪饲养管理

猪的生长可分为哺乳(0—35日龄)、育成(35—70日龄)和育肥猪(70日龄至出栏)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前两个阶段统称为仔猪阶段,仔猪具有胃容量小、消化力弱、免疫力低、生长快、易拉稀的特点,而且仔猪的生长情况直接关系到其出栏重、肉料比,为了保证仔猪健康迅速地生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防冻、防压

环境温度低时仔猪常出现被压死或冻死的现象,为此应将仔猪生活环境温度控制在与其日龄相适应的温度范围内,一般0—3日龄30—32℃、3—7日龄28—30℃,8日龄后每周降2—3℃,但最低不低于22℃,昼夜温差在2℃以内。

2、二断一修

仔猪出生后先用毛巾擦掉其身体及天然孔中的粘液,然后用手术剪从距其脐部3厘米处剪断脐带并消毒、结扎,最后用手术钳将其犬牙和异常牙修理好或拔掉,3—10日龄择机用手术剪从距尾根2厘米处将仔猪尾巴剪断。

3、补充营养

(1)吃足初乳

①初乳是仔猪出生后1周内母猪所产的奶,初乳中不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母源抗体而且其中的镁离子还能促进胎粪的排出,所以仔猪出生后应让其吃上足够的初乳,必要时可进行寄养。

②寄养时需选个头大、产仔时间接近的母猪,为了能让寄养母猪正常供乳寄养前可在仔猪身上涂一层寄养母猪尿液,必要时可通过人工辅助寄养。

(2)固定奶头

仔猪出生3天内完成按照“弱仔吃旺乳”的原则固定奶头,即将个体较大的仔猪固定在泌乳不好的两端乳头,个体较小的仔猪固定在泌乳较好的中间乳头,以减少仔猪装栏时的体重差异。

(3)补铁补料

①仔猪出生3日龄时在肩前肌肉注射左旋糖苷铁1毫升,10日龄时再注射2毫升,以防止仔猪贫血。

②仔猪出生7日龄时开始补饲蛋白为19% —20%的饲料,饲料的赖氨酸应为1.3%—1.5%,每天5—6次,为增加仔猪食欲诱食时可在饲料表面喷洒一层红糖水。

(4)断奶转舍

为了缩短母猪的空怀期、提高繁殖力,在仔猪1月龄时开始断奶,断奶时仔猪的体重应为6千克左右,日采食量可达到体重的5%,断奶方法有3种。

①果断断奶法。从断奶1周前开始逐渐减少母猪的营养,到断奶前1天停止喂哺乳母猪(不停饮水)让其自行回乳,然后将仔猪送入育成舍迫使增加采食饲料量。

②过渡断奶法。先让母猪离开仔猪舍,1周后再让仔猪离开,用此法断奶时需注意母猪离开的头3天应对仔猪进行限饲,3天后饲喂量逐渐增加,1周后恢复自由采食。

③分批断奶法。先将个体较大的仔猪送入育肥舍,一段时间后再体重较差的仔猪送入育成舍,仔猪进入育成舍的第一周应限饲,从第2周开始逐渐增量并换料。

4、免疫接种

仔猪出生0.5小时内在其肩前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15—2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灭活疫苗2毫升,23—28日龄注射猪瘟冻干疫苗2毫升,35日龄注射副伤寒疫苗,42日龄注射猪瘟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2头份,50日龄注射口蹄疫油乳剂灭活疫苗1毫升,60日龄注射猪瘟冻干疫苗3毫升。

5、搞好卫生

仔猪出生完毕后及时换掉产仔舍内的垫草并清扫、消毒,哺乳仔猪进入育成舍前应对其生活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晾晒、消毒,饲养期间每周清扫、消毒2次以上,每天通风换气2小时以上。

6、合理分群

分群时应将用途、体重相同或相近的仔猪分到一群内,每群不超过15头,每头仔猪的活动面积约为0.5平方米,分群后的几天内应多观察仔猪群的状况,防其生病或打架、撕咬。

二、常见体外寄生虫病防治

1、猪疥螨病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猪疥廯病”是由猪穿孔疥螨寄生在猪皮肤内引起的一种以局痒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

(1)流行特点

猪疥螨病主要发生在秋冬和春初,因为此时猪体鬃毛较长、气候阴雨潮湿、阳光对皮肤照射不足而发病多、蔓延快、危害也大。

(2)病原生活史

猪疥螨在宿主表皮挖凿隧道,以淋巴液和角质层组织为食,全部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都在宿主皮肤上度过。猪疥螨在18—20℃和空气湿度为65%的条件下仅能存活2—3天,在7—8℃条件下可存活15—18天。

(3)临床特征

病初从眼周、颊部和耳根开始逐渐向背部、体侧和股内侧蔓延并表现局痒,致使病猪常在圈墙、栏柱等硬物上摩擦或用肢蹄搔抓患部皮肤,最终使患猪消瘦而且患部出血、脱毛、结痂、形成皱褶,严重的患猪耳廓坏死。

2、猪虱病

猪虱病是由虱寄生于猪的耳根、颈部、腹下、四肢内侧引起的一种以病猪躁动不安、到处擦或用后蹄搔痒的一种寄生虫病,最终使患猪局部皮肤脱毛、破损为主要临床特征。

(1)虫体发育过程

猪虱的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若虫和成虫均吸食血液,虫卵粘在猪毛上,虫卵经9—20天后孵出若虫,若虫每4—6天蜕皮1次,经连续3次蜕皮后变成成虫。

(2)虫体形态

猪虱成虫呈灰白或灰黑色、体型较大,长4—5毫米,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较窄,口器为刺吸式,胸部有3对足,足的末端有较为发达的爪。

(3)预防治疗

饲养期间每周应清扫、冲洗、消毒仔猪舍2次以上,清除的废弃物应及时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同时应搞好防兽灭鼠工作;防兽体外寄生虫病时应皮下注射伊维菌素2—3次,每次300 克/千克体重,每两次间隔10—15天。

4、注意事项

(1)药物购买

购买体外驱虫药时应注意检查其包装、标签及其标注的生产信息,包装损坏或没有批号、批号过期、性状改变的驱虫药不要购买。

(2)科学使用

使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驱除仔猪体外寄生虫时用量应准确(拌料服用的应混合均匀),每次要求在饲喂饲料前0.5小时或饲喂饲料2小时后空腹使用,间隔7天再次重复使用,连用2—3次,每次用药清扫后及时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作者单位: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猜你喜欢

若虫寄生虫病初乳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