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18李品
李品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李品
甘薯又名甜薯,以地下块根为经济产量,多为卵球形,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旋,单叶互生,阔心脏形,以种薯无性繁殖为主。其栽培要点如下:
一、品种选择和育苗
“作物要高产,良种要关键”。根据用途和销路,因地制宜的选用良种。近年来我地区主要种植品种有紫罗兰、龙薯9号、燕薯-25、北京431等。甘薯育苗方式有两种:即温床育苗和露地育苗,温床育苗可分为酿热温床育苗和火炕育苗。
二、深耕起垄
甘薯是块根类作物,薯块膨大需要疏松的土壤条件,要提高甘薯产量,须对甘薯进行深耕细作,起垄栽植。薯田耕作深度以26—33厘米为宜,春薯冬前按垅距开沟,加深沟底,进行风化,早春施入有机肥,并使土肥混合。冬耕宜深,春耕宜早、宜浅。起垄质量要求:垄距均匀,垄直、垄面平,垄土松,土壤散碎。垄心无漏耕。春薯在湿润地宜随栽随起垅;易干旱地应趁墒及早作垄。夏薯随施肥、随耕作,随起垄。
三、适时早栽壮苗
在适宜的条件下,栽插越早,产量越高。春薯在4月20日前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时,每早栽一天,增产0.5—1%,夏薯越早越好,每早栽一天,增产1%以上。春薯要栽壮苗和高剪苗。高剪苗能减少病毒病、茎线虫病、黑斑病等各种病害,比栽带根的拔苗增产10%以上。栽种夏薯,要用大田二级育苗的秧蔓茎尖,经试验对照,同一根秧蔓上剪的苗,栽茎尖产量最高,越往后产量越低。栽插方法,一般八道工序:开沟(刨垵)、浇水、按苗、撒农药、封垵、喷洒除草剂、腹膜、放苗。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栽的越浅,产量越高。从地表往下5—8厘米是最佳结薯层,不但结薯多,而且薯块大,栽时采用地上留5厘米,3—4片叶,地表以下5厘米处使秧蔓入土部分与垅同向、与地面平行埋入土中(水平栽法),山岭薄地可适当埋深一些。不管薯苗长短,地表以上不能超过4个叶(包括顶叶),夏薯1—2个叶。这种栽法,秧蔓入土节数多,覆土浅,土温高,通气好,成活率高,返苗快,单株结薯多、产量高。栽苗前要将壮苗、弱苗及长短苗分级,分别栽种,防止发育早晚不一致,造成大苗欺小苗。栽插成活的关键是浇足水,做到上下接墒、严封埯、湿土抱苗,细土盖苗,防止透风跑墒和夹干苗,确保“一栽全苗”。地膜覆盖栽培,能增产30%以上。栽时浇水要足,栽后将垅面整平,喷洒除草剂,最后盖膜,第二天以后的下午用刀片划破地膜,钩出薯苗,用细土将破口盖严,防止进风。栽春薯不提倡大水漫灌,地温低、土壤板结,影响产量。
四、适时栽秧、合理密植
春薯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栽植。夏薯不晚于7月5日,越早越好。栽秧方法可采用水平栽插法。栽秧时将壮、弱苗分开栽,防止壮苗欺弱苗,并浇足水。栽秧密度的确定:春薯、长蔓品种、肥地宜稀植,夏薯、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春薯、长蔓品种每亩3000—4000株,夏薯、短蔓品种每亩3500—4500株。
五、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计划产量指标,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掌握以基肥为主,有机肥为主,少施氮素化肥,增施钾肥、磷肥的原则。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作基肥,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腐熟、无病源农家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栽植时,穴施磷酸二氢钾2千克/亩作种肥。有机复合专用肥及化肥在作垄时包入垄心,一般以每亩生产1000千克鲜薯,需施入氮5千克,磷5千克,钾10—12千克。氮、磷、钾比例以1:1:2—2.5为宜。
六、田间管理
1、查苗补蔸,确保全苗
甘薯插后常因干旱、病虫为害或栽插不当等原因造成死苗缺蔸现象。因此,在插后3—7天要及时查苗补栽空页,对补栽的薯苗要实行重点管理,赶上前苗。
2、中耕除草
在薯蔓满田前,土壤裸露,易板结也易滋生杂草,中耕是这一阶段特别重要的管理措施,一般进行2—3次。薯苗返秧成活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隔10—15天再中耕一次,在薯蔓满田前完成第三次中耕。田间杂草较多的,可用盖草能70—100毫升对水 50公斤喷雾进行化学除草。
3、综合防治病虫害
甘薯主要病害有黑斑病、根腐病和薯瘟,主要防治措施是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注意合理轮作,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用敌克松1000倍液淋蔸。虫害主要有蛴螬、卷叶虫、斜纹夜蛾等,注意消除田间杂草,田间虫害严重时可用2.5%敌杀死500倍液进行防治。
4、防旱、抗旱
在适时早插的基础上,要早追苗肥,促薯蔓早满田,提高抗旱能力;其次是在薯蔓满田之前搞好中耕,防土壤板结;第三是不翻蔓、不提蔓;第四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严重时可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马水。
(作者单位:枣强县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