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太太好坚强

2016-02-18易言

中外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医生海归鸡汤

易言

这半年以来,已经是我第三次听说身边人被定性为抑郁症了。

在我们这个妈妈群里,终日万里无云的人和终日凄风苦雨的人一样,都属于少数派,大多数人的状态都和我差不多:忙碌着,快乐着,自我调节着。人生说到底,不过是自己对自己的妥协。那些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的人,则是不想,或不能对自己妥协。

第一个Thomas妈妈就是这样。她的不妥协谁都看得出来。她是国际学校的家委会成员,也是妈妈中最激进的一个。大至学费涨价,小至老师换人,她不断发动妈妈们进行一场又一场对学校的抗议。可某一天,她突然无声无息了,后来听说她被学校的心理医生诊断为抑郁症,还是亢奋型的。

然后是我闺蜜。促使她下决心去看心理医生的,是网上热传的一篇鸡汤:多少夫妻,耗尽一生做彼此的差评师(所以说没事少看网络鸡汤)。她预约了诊所位于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24层的海归医生,原本也是赌气想狠刷一把老公的信用卡,没想到价值四位数的一小时过去,她惊觉自己居然是传说中的抑郁症患者。据说海归医生主要问了她如下问题:

“睡眠好吗?”

“平时会感到懒得动吗?”

“常常对自己的外貌或能力评价低吗?”

她考虑片刻,犹豫地统统给了“是”的答案,于是被判断为符合抑郁症的三大病理特征:低身体机能,低行动力,低自我评价。

可是在我看来,睡眠问题已是中产阶级的时髦病了,不失眠等于不求上进,没心没肺等于没有前途,一个人挡杀人、魔挡降魔,外表光鲜身材姣好能力超强并兼具十八般武艺的男神女神,怎么可能不失眠?而低行动力摆明是岁月静好的代名词。至于对外貌或能力评价低,这在中国太太中太平常了,代表的是对似水流年的无限怀恨,反正人到中年,无论是不是事实,在记忆中当年都是大美女。何况,中国男人太吝啬于赞美,80%的女人感到怀才不遇。

最后一位妈妈的经历更离奇。她连医生的面都没见着,就被一张越洋邮件附件中的量表诊断为抑郁症。本来选择外国医生是为了离自己的生活圈子远、低调,可这结果让她再也低调不下去了。关键是,如此的诊断结果还真让她反思起自己的不幸福来。从前的小委屈,此.刻都成了大虐待,之前之所以还能过,不是真的没问题,而是自己一直在压抑!

她开始反抗,炮火对准老公。老公招架不住,只好替她约了华东师范大学最有名的心理学教授,还亲自陪她去咨询。结果教授问清了来龙去脉,轻笑两声,说:“你前段时间是不是经期?过了经期,再做一份量表试试看。”

结果呢,一点抑郁、焦虑的影子都没找到。临出门了,老教授还鼓励她:放心,你坚强着呢。

可是她觉得自己并不坚强啊。在遭遇了外国医生的温柔对待后,被诊断为抑郁症至少让她觉得自己被重视,而不是像中国医生一般,只要没有抑郁到逐一实践《1000种死法》,那所有的委屈和一哭二闹三上吊便全部归纳为:作。

我有一个学心理的女友,对这一结论是这样解释的:在国外,抑郁症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好比情绪上的感冒。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的体验,而在中国很多人自杀后,身边人才开始反思其患上抑郁症的可能。不是外国心理医生的门槛太低,而是中国暖男太少,几千年直男癌浸淫下的先生们,是绝无可能把情绪上的一场小感冒,当成正襟危坐需要如救市般严阵以待的大事件的。

(摘自《女报》)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海归鸡汤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所谓失败
所谓失败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鸡汤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