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来信
2016-02-17
高校抑郁症最大的问题,不是心理咨询室的硬件如何,而是对待它的态度。
我最先听到暨南大学一名男生跳楼自杀的新闻,是从暨大一位朋友那里。听到消息后,我上网去看他微博,看到了很多类似的评论:“你怎么能就这样去死,光丢下痛苦给爱你的人”、“为什么不考虑下身边的人”、“拿出点勇气活下去”……这类话语得到了不少人点赞。面对这个抑郁症患者,许多人依然在强调他的义务,用与心理健康者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说教。如果他还活着,这些做法即使出于好心,也只会加重他的精神压力的。
我们仍然对抑郁症的世界缺乏了解。
贵刊封面中也提到,经过很多年的发展,高校里已经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放眼望去,各高校均有心理咨询师在职,一些高校甚至有配套设施良好的心理咨询室,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校方面应当懂得引导学生去重视和正视心理问题。
在学校里,我都可以感觉到:出了我们心理系大门后,周遭大部分学生,连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什么地方都搞不清楚。学校里重视心理问题的空气相当稀薄,更不要说正视了。
学生们对心理问题的无知,很容易造成可怕后果。目前来说,学校的心理干预最多只能做到提供心理咨询的层面,涉及抑郁症,必须要到正规医院去看医生,讳疾忌医不可取。从我接触到的例子来看,拒绝接受抑郁症诊断或者拒绝接受治疗的现象很常见,不仅患者如此,患者家人也是这样。
我曾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个身患抑郁症的女孩,学校已经同意给予她课堂出勤上的优待,老师也和同学们打好了招呼要偷偷照应着她,结果却是她本人抵触服药而家人也不当回事,医生学校老师同学的努力几乎付诸东流。
所以,在我看来,目前高校里最重要的仍然是普及最基本的抑郁症和心理疾病常识,从上到下建立起一种重视和正视心理问题的氛围。这就需要学校主动出击,心理咨询中心加大宣传和普及。如果仅仅是投入巨额资金,建起了漂亮的心理咨询室,“守株待兔”,这个问题,依然很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