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风暴
2016-02-17
2016年1月25日,美国森特维尔,暴风雪基本停止,当地交通逐渐恢复。图/CFP
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持续变暖,使全球天气乱了套。大名鼎鼎的厄尔尼诺现象,本来还在为暖冬背黑锅,转眼间又成了世纪寒潮的罪魁祸首。地球到底是在变暖还是变冷?还是别问科学家了,他们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
去年年底,北半球大多数地区冬季气温持续偏高,暖冬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圣诞节的时候,美国东部一些地区的气温竟然高达20多度,连樱花也提前开放。
连续数年都碰到了“世纪超级大风雪”的美国人,原以为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却发现,更残酷的事实在等着。进入2016年后,北半球开启了“冷冻模式”,美国纽约一下子好像迎来了电影中的“后天”,从美国到英国,从英国到土耳其再到中国,一股股寒潮席卷而来,多地气温找到自己的新下限。
这次奇寒天气,归根到底是由“极涡”天气系统引起的,即原本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北极圈里的极地冷空气因为异常大气环流状况而向南突围,南下到中纬度地区,造成短时间内气温猝降。
前两年,极涡选择的突围方向是西半球,于是美国频频发生极端罕见的寒冷暴风雪天气,导致一季度的经济活动数据惨不忍睹,甚至当年美联储主席耶伦上任后的首次国会听证会,也曾因为暴风雪天气肆虐而被迫推迟。
今年,在强厄尔尼诺的助推下,一股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几乎卷起了整个北大西洋的热量,扑向北极,使得北极点12月的气温历史性地被提升到零度以上。而被视为“冷气之王”的“北极涡旋”,也因这股风暴将中心迁到西伯利亚,让广州的孩子都能玩雪了。
《科学美国人》杂志表示:“我们不会在该现象正式带来影响之前去做出太多的预测。但我们相信,此次厄尔尼诺将会是史上最严重的三个之一。”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气候学家的话来说就是:“如果它真的发挥所有潜力,将带来降水、泥石流和混乱。”
1997年的那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海平面水温比正常高出约3℃,曾让飓风席卷墨西哥和美国南部,造成大规模洪水、城市内涝和数百人死亡。而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此次厄尔尼诺的不少指标已经超过了1997年,级别为“极限”。
据说,这股全球性寒潮是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活动达到顶峰的标志,从4月开始它将逐渐减弱。不过,这类寒潮从持续时间、出现频度,到极寒气温等各类指标,均会在未来几年频繁出现。极端气候和“百年一遇”将成为当下人类的新常态。
虽然厄尔尼诺每过2~7年就来一次,但地球人显然还没有准备好。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对全球约6000万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导致全球卫生紧急事件剧增。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厄尔尼诺年,秘鲁渔场内性喜冷水的鱼类会大量死亡;美国部分地区出现雨水增多;南部非洲的干旱天气导致粮食产量下滑;对流活跃区东移,印度尼西亚甚至澳大利亚的降水也将显著减少,发生干旱。
无疑,这将导致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美国这几年都碰到大风雪,受寒潮气候影响,当季 GDP最高曾萎缩2.9%,失业人口增加了几万。虽然从理论上看,一些计划中的交易和生产只是因极端气候而被迫延迟,但统计数据表明,延迟往往导致最终没有真实的交易和生产的发生。天气上的寒潮固然是来去匆匆,但是,面对杀伤力更大的经济寒流,在凛冬将至之际,大家又该如何抱团取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