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耀花豆的栽培与管理
2016-02-17江苏翁乾基
江苏/翁乾基
沙耀花豆的栽培与管理
江苏/翁乾基
①种子(5月8日)
②小苗(5月12日)
③幼株(8月1日)
④成株(9月14日)
沙耀花豆(Swainsona formosa)又名耀花豆、沙漠豌豆,为豆科沙耀花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英国植物学家艾萨克·斯文森(Isaac Swainson)命名。原产于澳大利亚中部与西北部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25~250毫米,土质为富含碳酸钙的砂质土壤。第一株标本由英国著名探险家威廉·丹皮尔(William Dampier)于1699年8月22日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Dampier's Archipelago”首次采集并制作,标本现存于英国牛津大学菲尔丁·德鲁斯植物标本馆内。1961年11月23日,沙耀花豆被正式定为南澳大利亚的花徽(1968、1971、2005发行过相关花卉邮票),在当地无论是艺术还是摄影,以至诗歌、散文、传说,沙耀花豆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澳大利亚土著人将种子炒制后制成蛋糕等食品,而花朵则被当做装饰品。虽然沙耀花豆并非濒危物种,但在野外私自采集是违法的。
沙耀花豆为夏种型植物(四季常青),在产地虽为多年生植物,但因栽培过程中植株极易感染真菌而枯亡,故园艺上多作一年生栽培。喜欢干燥、温暖、阳光明媚的环境,成株能容忍短暂的干旱、强光、轻微霜冻,以及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适温18~26℃,适合USDA 9~11区内栽培(四季潮湿多雨以及沿海地区不适合种植)。
盆栽首选大号深盆(直根系不宜浅盆),基质选用腐殖质(腐叶土、泥炭、黑土等)、砂石(蛭石、珍珠岩、赤玉土、石灰岩等中性或碱性材料)、底肥(植物性、动物性肥料均可)以3∶1∶1进行调配混合。生长期盆土要保持湿润,切勿积水,7~10日追加1次速效液肥,夏日需遮荫50%~60%(其余可全日照),要及时掐尖或以药剂控制株型,过于旺盛将导致能量耗损过剧,花朵数量会锐减(尤其是盆栽,沙耀花豆是给点肥料就灿烂过头的种类)。
浸盆法供水比顶部浇水更具优势,任何时候水滴都不能长时间沾染叶片和花朵,要用纸巾及时擦干,尤其是潮湿的夏季,植株极易因滞留的水分感染真菌而落叶、根腐、立枯,保持通风、干燥、向阳的环境,使用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性杀菌剂内外结合可大大降低感染率。
产地花期自7月至翌年3月,澳大利亚与中国季节相反,12月至翌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9~11月为春季,当地雨期的早晚影响着花期。沙耀花豆为鸟媒传粉,自花能力低下,需外力干预,营造温暖的环境可避免果实未成熟,植株便已枯亡的窘境,结籽后及时套上种子袋,以防成熟的种子爆裂洒落,种子采收后置于干燥处可储存数年。室内播种在终霜冻后进行(Last Frost:每年冬末春初最后一次降霜),室外播种在终霜冻后、气温回暖时进行(多数地区为5月初或中旬)。多数豆科植物的种子都具有不透水的硬实种皮,有相当久的物理休眠,沙耀花豆为了适应当地严酷的环境,种子会一直等到翌年降雨,甚至几年后才会萌发。打破休眠有三种方法:
1.用小刀在远离种脐处刻出一个小口,种子尖头处为胚根,因此要去除钝头处的种皮,处理后的种子仅需半日便能泡发;
2.用砂纸、锉刀轻轻打磨种子外皮,用水泡一整夜,没有泡发的继续取出打磨;
3.模拟自然环境的极端高温来软化种皮,将种子放入刚开的水中烫不超过30秒,用水泡一整夜。
盆栽一盆一粒,播后覆土3厘米,不用覆盖玻璃或薄膜,容器置于温暖、明亮处,3~5日便能萌芽。幼苗有一条极深的主根,直根系无法忍受任何干扰,越晚移植死亡率越高,即使移植成功恢复期也相当久,因此直播远远优于移植,地栽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的区域,每株间距90~120厘米。为了延长寿命与提高植株活性,可在子叶阶段便嫁接到同科的鱼鳔槐(Colutea arborescens)或鹦喙花(Clianthus puniceus)上,嫁接成活率极高,并且不再受真菌困扰,寿命延长至3年甚至更久。扦插也是不错的选择,选取3节以上的新枝,断口处涂上生根粉,插入排水良好的介质中,置于温暖、散光处管理。
⑤现蕾(10月6日)
⑥开花初期(10月9日)
⑦盛开(10月11日)
⑧盛花期(10月20日)
◆保护性杀菌剂
这类杀菌剂能够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但需要在作物没有接触到病或病害发生之前,喷药才可收到效果,虽然治疗效果差但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例如:百菌清、波尔多液、甲霜灵锰辛、阿米西达、链霉素等)。
◆治疗性杀菌剂
也称内吸性杀菌剂,但应用历史较短,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药剂,病菌侵入作物后或作物发病后施用这类杀菌剂可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杀灭或抑制病菌,虽然专治性强,治疗效果好,但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如多菌灵、托布津、春雷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