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问题与对策

2016-02-17姜庆华查志琴李俊生

职教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技能型分段办学

□姜庆华 查志琴 李俊生

高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问题与对策

□姜庆华查志琴李俊生

形式多样的高职本科教育正在全国各地试行,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修订或出台前,高校间分段协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模式最具可信性,这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转型难得的良机,又吻合高职院校向上发展的战略需求。江苏省“3+2”、“3+4”分段培养模式已经运行4年,在法理支撑度、招生吸引力、协同向心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审视,需要着力构建现代职教理论体系、招生专业设置、校企校融合、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升级现代学徒制,建立末位淘汰制,用互联网思维培养社会急需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互联网思维;现代学徒制

高职本科教育目前大致有五种办学模式:升格制、专办本、应用本科转型高职本科、特色大学新设机构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1]。“3+2”、“3+4”分段培养模式是高职本科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现代职教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未修订或出台前,高校间协同分段实施高职本科教育最具可行性,这既是部分本科高校转型错位发展的良机,又符合高职院校向上发展的战略需求,将长期实践,科学审视当前困境,探索最佳路径,研究意义重大。

一、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历史必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套体系的高效运行确保了经济上的领先地位。权威数据显示江苏省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2],能否继续前进如期实现“两个率先”,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是有没有一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的重任是由高职教育承担的,因此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所需之才势在必行。

(二)抢占先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高职本科教育

1999年后升格为本科的高校,多数立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内部办学机制改革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然相比一些老牌本科大学,无论是在学术科研、师资力量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不小差距,是苦苦追赶,还是另辟蹊径集中精力转型高职本科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出了明确答案,早试点、早改革、早转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能避免教育同质化又可抢占未来职教先机。

(三)战略需要:高职院校开展本科教育

高职生初次就业率整体高于本科生,但稳定性差、薪资水平低、发展空间小、学生满意度低。就业环境不理想,例如一部分大型企事业单位校园招聘明确要求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甚至在国家公务员招考、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方面都谢绝高职生报名。实施高职本科教育,提升高职生就业质量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多数由中专校升格,社会知名度、美誉度还不高,办学水平提升空间巨大,打通职业教育“断头路”,内部有极其强大的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驱动力[3]。搭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兴办高职本科教育,是高职院校的战略需求。

二、高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客观问题

“3+2”分段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各方面考核通过后,直接进入对口普通本科院校学习2年,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毕业后颁发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招生计划为高职专科批次,经过4年实践,有三个方面问题急待解决。

(一)法理支撑不够,缺乏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将等高职教育定位专科层次,依此法“3+2”本科阶段本质还是属于普通本科序列,高职本科没有“名分”,势必影响其发展速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明了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虽然构建了职业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结构,但它毕竟只是规划而不是法律[3]。高职教育突破缺少法理支撑,如同“紧箍咒”在头,相关高校小心翼翼,放不开手脚。

(二)校校融合不深,向心力不足

高职院校与合作本科高校普遍融合程度不深,有甚者貌合神离。部分高职院校把“3+2”当作吸引考生高考填报该校的一个战术手段,战略上不主动,与本科高校沟通反馈不多;本科高校重视程度不一,3年高职阶段也很少介入,可能只是把“3+2”当作生源的一个补充。

(三)招生批次靠后,生源质量受限

“3+2”分段培养的毕业生是本科层次,现列入专科批次录取,生源质量不高,增加了教育教学难度,拉低了高职本科教育成功概率。高考招生分批次录取造成了高校分层、生源固化、教育不公等问题,公众对此质疑之声不断[4]。不妨小范围试点“同批次录取”,在某个省把“3+2”模式与本二、本三高校列入同一批次招生,鼓励公平竞争,主管部门只需科学设定招生程序,监督保障招生秩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批次录取”既给了协同实施高职本科提供一次吸引优质生源机会,又能鞭策相关高校全方位提升办学实力,不失为一次有益尝试。

三、办好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对策思考

(一)构建现代职教理论体系

在高职专科层次教育理论研究基础上,重点加强高职本科层次理论研究,构建现代职教理论体系,指导高职本科各种培养模式实践。从理论上明确培养目标与定位,梳理培养模式、质量考评体系,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区别普通本科办学,突出实训实验基地建设、科技与社会服务能力、双师型教师数量与比例[5]。

(二)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合理编制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招生计划,科学设置招生专业,紧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切记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要结合双方办学方向,专业特色,行业背景等实际情况,强强联合,招生人数不宜多,这是协同办好高职本科教育的大前提。江苏是全球光伏材料研发和生产领先地区之一,相关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两校所在地常州2008年就成立了全国首家集光伏产品应用、光伏电站开发与运营、科研与教学等为一体的市级光伏行业协会。有办学基础、有科学调研、有市场需求、有行业配合,沿着这个方向办学培养出一流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成功率很高。

(三)增加投入统筹管理,坚定高职办学方向

高职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模式,顶层设计非常重要,需成立专门机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由相关高校、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多方参与,统一组织协调各项事务。增加资金投入,增添所需硬件,肯花钱是办好高职本科教育的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共识。比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对钱,加大专门人才内培与外引力度,选好人、管好人,设专项基金鼓励教师进行专本课程衔接研究与应用,互派师资渗透教学,提升办学质量。此外,5年的课程体系衔接的效度与信度最为关键。基础课、实训课、专业课、选修课等等设计需要反馈研讨,长期实践、不断完善。学生管理也要无缝对接,班主任工作、辅导员工作要一体化,完善跟踪机制。还需要统一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培养质量[6]。

本科高校掌握分段培养的主导权,要联合高职院校单独制定两年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甚至制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区别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教育,既突出职业教育属性和定位,又强化更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3+2”分段培养的合格本科生,应该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智能生产设备,具备一定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端技术型人才。

(四)校企校合作升级现代学徒制

校企校合作新模式,以市场和社会实际需求为基础,高职院、重点企业、应用型本科高校三方为培养主体,以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7]。“3+2”模式相比普通本科学制上多出一年培养时间,应该用于企业实践环节,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校”三方合作培养高职本科生新模式。高职院校特色在于学生动手操作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雇主最清楚生产环节需要何种人才,本科高校长于教学科研,企业一线优秀工程师长于生产制造,通过“互联网+”构建一个生态系统,打破“企业—高校”的时间、空间、体制障碍。实践并升级现代学徒制,老师、师傅只需集中精力钻研所长之术,把不擅长的交给擅长的人做[8],“互联网+”可帮助他们实现在办公室、车间、工地等特殊场所“授课”。通过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方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培养,提高高职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满意度,逐渐构建成良性互动循环的多赢局面。

(五)运用互联网思维办学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相关合作高校在地理上不在一个城市,可能各自属于不同的独立系统,天然的联系较少。现代大学生几乎都在享受移动互联网的成果,各种手机APP应用软件广为流行,这给联合办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入口。如果把“互联网+”最新创新技术和创造性思维导入高职本科分阶段培养的高职本科教育体系,既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又可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必然选项。基于“互联网+”构建需求反馈联动机制,设计一款APP实时收集学生、家长、雇主所需,把这些大数据加以分析,据此培养的毕业生必定是社会抢手之才,高质量就业会增加招生吸引力,“出口畅”赢得“进口旺”方可证明高职本科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还可以在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中导入“慕课(MOOC)”这种教学方式,革新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结合“3+2”、“3+4”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发部分“慕课(MOOC)”课程,优化和重构部分课程的教学的内容、教学流程。学生通过互联网完成知识的学习,从课堂解放出来,使之变成师生间和同学间互动、答疑解惑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9]。

(六)建立淘汰机制保持活力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高职本科教育属于职业教育最顶层,要区别普通高等教育,要想提高整体效应,取得社会方方面面认可,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补齐最短的那块的木板长度。制定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淘汰达不到毕业要求的高职本科生,还要以就业为导向,果断停办不符合社会需求的联合办学专业或者联合办学体,坚决执行淘汰机制保证高职本科教育活力与竞争力。

校校协同分段实施高职本科教育模式,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开放、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高度一致,能否培养一批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对高校乃至全社会协同环境、协同能力、协同机制的一次检验。

[1]曾茂林.创新高职本科路径破解高等教育结构问题[J].高教探索,2015(4):92-95.

[2]走进江苏.[EB/OL].http://www.js.gov.cn/zgjszjjs_4758. 2015-11-1.

[3]汪亚明,王珏.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3):91-94.

[4]俞立严.人大代表王战:加快高考改革步伐取消高考分批录取[N].东方早报,2014-03-05.

[5]苏宝莉,顾惠斌,杨长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10-13.

[6]郭俊朝,王开林,尹雨晴.互联网思维与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5(1):61-63.

[7]李法春.设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5(8):43-46.

[8]董芳.基于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72-73.

[9]朱剑萍,张苏萍,葛敏敏.大数据时代高职教学思维的挑战与革新——基于在线课程“幕课”视野的有效教学论[J].上海城市管理,2014(1):81-83.

责任编辑王国光

姜庆华(1983-),男,江苏高邮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研究;查志琴(1968-),女,江苏溧阳人,常州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李俊生(1968-),男,四川蓬溪人,常州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高等教育管理。

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编号:20142127),主持人:刘承先;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115),主持人:李俊生、潘雪涛。

G717

A

1001-7518(2016)17-0036-03

猜你喜欢

技能型分段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分段计算时间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