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理念下高职“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16-02-17苏云波

职教通讯 2016年27期
关键词:概论研究性理论

苏云波

研究性学习理念下高职“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苏云波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概论”课研究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意义,分析现实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并找到解决方法,对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性学习

高职大学生一门核心必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是根据“05方案”而设立的。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当代青年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由于该课程使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没有区别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两个层次,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理论较深,内容抽象,而任课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和力度不大,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如何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探索,大胆推行教学方法改革。在高职学生中尝试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概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形成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能够推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概论”课作为大学生应当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最重要的课程,其政策理论性极强,在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党的指导思想,又要做到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时体现出来,任课老师的知识更新、授课方法等也要做到与时俱进。[1]但一直以来,“概论”课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教师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也没有很好地结合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管任课老师费尽心血讲授,但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研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地将理论与历史、社会现实相对照,在研究和学习中认识理论、掌握理论,并运用所学理论自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概论”课研究性学习方法,对打破思想政治课“满堂灌”的教学现状,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时代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概论”课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它以概要式的、全方位政策理论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社会实践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研究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这些变化,探究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地发现、观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针对性的新信息和新问题。通过了解党的政策理论和它所带来的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掌握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论,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有一小组同学在对“从苏联的衰落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强调他们选择该主题的原因是希望从苏联的衰落中得到一些启示,并从中理解中国共产党有哪些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保持这些政治优势的。通过研究,同学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由此看来,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和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增强学生时代责任感,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和能力。而高职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理论知识不深厚,特别是在真正掌握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必须去搜集、查找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这既能引发学生对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思考,同时又让学生在关注现实性问题中受到启发。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恰当的取舍,通过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处理、利用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促进了他们政治鉴别力的提高和政治敏锐性的增强。

(四)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彰显学生的大局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概论”课的教学强调深入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之中调查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判断,研究性学习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深化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问题的探索。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尤其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它要求研究团队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从而顺利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要求他们自己了解、分析情况,合理分工,公正处理,做到小组成员一起出谋划策,一起协力完成,这就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由于小组成员在相互合作中事先对每个成员的角色和任务进行了分配,所以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二、“概论”课研究性学习方法面临的现实难题

研究性学习方法尽管在“概论”课教学中发挥特殊作用,但在现实中并未因为其特殊价值被普遍接受和运用,相反,它在“概论”课教学中面临着下述现实难题。

(一)专题内容的确定比较困难

“概论”课主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准确的政治观点。而学生现在面临的都是很现实的近期问题: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生存问题、就业问题、学业问题,学生不会更多地关注到国家问题,而且他们也认为没有能力去管国家的问题。[3]如何将高高在上的国家问题和学生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特别是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紧密融合在一起?即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内容的确定是“概论”课研究性学习较为棘手的问题。如2015年和2016年湖南省连续两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中规定的主题内容,对高职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2015年的主题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战略的特点等,而2016年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研究等。在这些主题中,除了“中国梦”之“国家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研究相对较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层次外,其他主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比较难展开实质上的研究活动,学生如果选择其他主题,也只是完全将理论内容进行简单抽象地概述,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任课教师的指导有难度

现实中“概论”课的授课班级大多数是大班教学,人数一般都有100多人,而一个任课老师即使只是承担两个大班的教学任务,如果以5人为一组来分别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每个老师至少有14篇研究报告要指导和修改,加之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在“概论”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还要强制性地与期末考核成绩联系起来,学生才会被动地去完成。很多学生的研究性活动受到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业水平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更多的只是借助网络搜索相关课题内容,自己的思想观点较少。而且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高,理解和把握政治立场、观点和原则存在一定局限性。任课老师指导的任务十分繁重,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学生研究方法单一,内容深度不够

笔者所在学校“概论”课任课教师广泛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来发现学生的研究方法单一,主要是运用文献分析来开展研究,过分依赖于网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独立思考不多,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的时间不足。特别是工科类学生特别不愿意配合老师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较为肤浅,几乎没有什么深度。

三、破解“概论”课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难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概论”课研究性学习专题的确定必须要有针对性

一是要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疑点问题;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能管用;三是主题的设计要让学生能够一下子找到突破点去开展研究活动,能启发学生通过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四是主题内容要适合高职学生的知识层次要求。如笔者所在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竞赛活动中确定的其中一个主题是“解放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关系研究”,学生兴趣高,特别是有两个小组分别又将该主题细化为“解放思想就业择业、实干兴邦筑梦中国”、“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成就国家个人梦想”两个子课题,分析研究很符合高职学生实际。如果主题内容既符合学生兴趣,又让学生具有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学生是能够做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自觉的行动的。

(二)实施小班教学,分解任课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任务

在“概论”课大班教学难以保证研究性学习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小班教学,分解任课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任务。研究性学习方法特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有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对这些学生任课老师只要稍加点拨,在他们的身上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和精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小组并担任小组长,直接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全班同学进行汇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任课老师的指导任务和教学压力,也能够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指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研究方法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除引导学生掌握文献研究法的基本方法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比较法等等研究方法。尽管90%以上的学生只学会运用文献分析研究方法,但还是有研究小组运用了校园调查方法展开研究。对此,任课教师在指导中不仅仅对这样的小组要多加引导和鼓励,而且还要指导更多学生了解课题研究的其他基本方法,综合、恰当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1]陈静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J].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112-114.

[2李含春,向立宏.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55-57.

[3]王锡军.高职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三宜三忌”[J].文史博览(理论),2015(8):33-35.

[责任编辑陈国平]

苏云波,女,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6)27-0057-03

猜你喜欢

概论研究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