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2016-02-17缪江珍

职教通讯 2016年27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学法导学

缪江珍

学案导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缪江珍

采用学案导学法,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达到以学论教,从“强教”到“导学”,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从学案设计、预习、课堂活动、检测评价和复习反馈五个环节,分析了学案导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学案导学法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来源广,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如果课堂教学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搞“一刀切”,则会导致严重后果:若要求过高,只顾少数尖子生的发展,必然会影响中、差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若只是片面地强调照顾差生,低要求低标准,又会抑制优秀生的发展。而学案导学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学生。学案导学法简单说就是运用学案,由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先学,教师再教,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几个环节所构成的一种方法系统。[1]它也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笔者着重分析学案导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环节及应注意问题。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与通常所说的教师教案相对应的学生方案。它是在教师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学生建构自主学习诸种因素及可能性的前提下,集思广益,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助材料。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结构、学法引导、思考讨论,技能训练等。学案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学案导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导学诱思”。学案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导”。这要求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既有难度,又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吻合。“诱思”是指在学案中要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悬念,造就学习情境来吸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二)梯度性原则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少存在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障碍,这就要求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障碍,铺设跳板,作必要的提示,这样才有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理顺思路,排除思维障碍。学案的“设疑诱导”必须把握“梯度性”原则,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都易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组合逻辑电路时,直接设问:如何设计一个逻辑电路?这种设问对于只具有电路感性认识而无系统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往往惑而不解,显然跨度太大。可改成系列问题:(1)如何找出逻辑变量与输出?(2)如何列出真值表?(3)如何列出函数表达式?(4)如何画出逻辑电路图?由于作了“逐级”分解,降低了难度,学生不难通过对上述有一定梯度性问题的分析,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三)层次性原则

导学的方式还与导学的对象有关。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诱导的方法,力争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训练。对后进生宜创设低台阶、高密度的问题情境,层层递进,以逐渐触及问题的实质;对中等生则应采取高台阶、跳跃式诱导;对优等生则应蜻蜓点水,仅点拨关键处。

(四)系统性原则

针对一个具体知识点而设计的学案应是系统性的,针对一节课或一章教学知识内容设计的学案更应该是这样。因此,学案中既要有知识的剖析、深化和拓展,又要有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巩固练习)。对于复习学案的设计,除了要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还应该尽可能挖掘各课节或各章节之间的隐性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预习把重点、难点交给学生

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的引导和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研究或利用点拨提示或进行生动的描述,使学生打开思维。导学可以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节省课堂时间,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学。学生的讨论交流可缓和学生听课的紧张气氛,减轻听课疲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在讨论交流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讨论的中心点;(2)引导学生注意正确的讨论态度,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冷静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要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3)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检测评价突出教师精讲

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讨论解疑”后,对所学内容大致虽已了解,但难点认识得不透彻,对知识的系统性不很清楚,这时就需要教师精讲。教师精讲不等于少讲,精讲就是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指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某些概念、规律的应用范围,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深刻和完整。

五、复习反馈重在举一反三

学生在自学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很多新问题,提出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质疑。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练习巩固阶段,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习题,使练习的内容既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又具有典型性,以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教师还要拓展知识,如在学习完成反相器基础上,在三极管的基极为什么加一个负电源?可以提高在三极管的发射极处在加一个电压源可以吗?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

六、学案导学教学法的作用

(一)学案导学有利于“减负”不“减质”

学案导学使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课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的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索质。农村学校班额大,学生差距也大,家里往往缺少读书的氛围,如何提高整体学习效率?那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前按照导学学习,课堂被用来解决“问题”,教学被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过去的广种薄收。这种方法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学生或薄弱学校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办法。

(二)学案导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案导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总之,通过运用学案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了学与教的和谐统一。学案导学法相比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灌、学生装的固定模式,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它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创新性实践。

[1]贾如鹏.“学案”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4

(7):44-46.

[责任编辑陈国平]

缪江珍,女,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综合高级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6)27-0055-02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基础学法导学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