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蟾蜍及其制品寒热药性理论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6-02-17王毛毛周琴胡叶叶晶琳李萌左明焕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19期
关键词:蟾酥华蟾素药性

王毛毛 周琴 胡叶 叶晶琳 李萌 左明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78

蟾蜍及其制品寒热药性理论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王毛毛 周琴 胡叶 叶晶琳 李萌 左明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78

蟾蜍是我国传统抗肿瘤中药材,具有解毒、化瘀等功效,其提取液华蟾素注射液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的治疗中,因其临床疗效个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故而提出可能与其药用部位寒热药性不同有关。本文分别对蟾蜍、干蟾皮、蟾酥及华蟾素注射液的寒热药性及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为其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同时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蟾蜍;寒热药性;肿瘤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辨证用药的基础。蟾蜍是我国传统抗肿瘤动物类中药材,在我国主要有中华大蟾蜍及黑眶蟾蜍两种,其抗肿瘤的有效部位分别为蟾皮及蟾酥,近年来其中药提取液华蟾素注射液也在抗肿瘤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蟾蜍不同部位及其制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治疗中。但目前对其药性的研究报道较少,影响临床应用及疗效。本文分别对蟾蜍、干蟾皮、蟾酥及华蟾素注射液的寒热药性及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其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1 蟾蜍及其不同部位的寒热药性分析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等的全体。性味辛,凉,有毒;入心、肝、脾、肺经;功效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用于疔疮、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1]。药用部位主要有蟾皮、蟾酥等。《中华本草》:蟾蜍,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敷或调涂,或活蟾蜍捣敷,内服:煎汤1只,或入丸散,1~3 g;蟾皮,内服:煎汤3~9 g,或研末,外用:适量,鲜用敷贴,或干品研末调敷;蟾酥,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内服:入丸、散,每次0.015~0.03 g。

关于蟾蜍的药性记载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其言:“蟆,味辛、寒,主邪气,破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蟾蜍”之名,首见于陶弘景注释的《名医别录》,言:“蟆,一名蟾蜍。”《本草纲目》记载蟾蜍“辛,凉;微毒”。《本草求真》言:“蟾蜍气味辛寒,凡癥瘕积块,疯犬咬伤,小儿疳积,瘟疫发斑,疮疽发背,用之与酥略同。以其辛有发散之能,寒有逐热之功,外敷固见神功,内服除去头、足、腹肠垢,亦能去积除热。”《毒药本草》言蟾蜍“辛,凉,有毒。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蟾酥”[2]。当代本草学专著《中华本草》记载: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肝、脾、肺经”,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并指出“蟾蜍还被应用于肿瘤治疗,对胃癌、食管癌、膀胱癌、肝癌、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中医大辞典》[3]中记录:蟾蜍,辛,凉,有毒,有解毒消肿、止痛、利尿的功效。总结医家观点,蟾蜍性寒,其药用部位不同性又各异,明确不同药用部位的寒热阴阳,辨证用药,方可有更好的疗效。

1.1 蟾皮及其制品寒热药性

干蟾皮是蟾蜍去除蟾酥、内脏的干燥体,有抗肿瘤、抗乙肝病毒等作用。

干蟾皮单独入药,也是对其药性最早的记载,见于《本经逢原》“蟾皮,辛、凉,微毒”,《中医辞海》[4]中亦记录:“蟾皮,味辛,性凉,微毒,清热解毒,利水消胀。治痈疽,肿毒,瘰疬,肿瘤,疳积腹胀,慢性气管炎。”《简明中医辞典》[5]中记录:“蟾皮辛,凉,有小毒,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胀之功效。”蟾皮为蟾蜍主要成分,功效应与蟾蜍相近。性偏凉,更适用于热毒证患者。

华蟾素注射液是我国传统药材中华大蟾蜍阴干全皮制成的水溶性注射液,主要为干蟾皮提取物,能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药性偏寒凉,治疗肿瘤阳毒症。目前已证实,华蟾素注射液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6]。

1.2 蟾酥寒热药性

“蟾酥”最早见于《药性论》“蟾蜍眉脂”条下,蟾酥一词源于《本草衍义》,属名贵中药,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或其他同属它种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收集加工而成。《本草汇言》记载:“蟾酥,疗疳积,消鼓胀,解疗毒之药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疾,如积毒、积块、积脓、内疗痈肿之证,有攻毒之功也。”

《本草纲目》言蟾酥“甘,辛,温;有毒,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本草求真》则进一步阐述了其治病机制:“蟾酥,味辛气温有毒,能拔一切风火热毒之邪,使之外出。盖邪气着人肌肉,郁而不解,则或见为疔肿发背……故必用此辛温以治,盖辛主散,温主行,使邪尽从汗出,不留内入,而热自可以除矣。”《毒药本草》言蟾酥为蟾蜍的主要有效成分,“辛,温;有毒”[2]。关于蟾酥的药性,《现代中药药理手册》[7]记录:“蟾酥,辛,温,有毒,功用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常用抗癌中草药》[8]中记录:蟾酥,“甘、辛,温;有毒,攻毒消瘤,通窍止痛,强心利尿”。综上可以得出,蟾酥药性偏温,临床应用时可偏重于辨证为寒证的患者。

2 蟾蜍、干蟾、蟾酥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前,蟾蜍、蟾皮、蟾酥在临床中应用较广。蟾酥、干蟾皮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恶性淋巴瘤、肠癌、食管癌、白血病等,外用治皮肤癌、子宫颈癌及乳腺癌等[8]。蟾酥主要应用其注射液,将其加工成蟾酥注射液、胜癌注射液、癌迪注射液等,主要用于皮肤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成骨肉瘤治疗等,也可用于放疗、化疗中提高疗效及升高白细胞[9]。因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临床应用中较为谨慎,多用于外治方法。20世纪80年代随着华蟾素(注射液、片剂、胶囊等)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根据药物寒热属性,辨证治疗。如陈南杨认为胃癌多由正气不足、脾胃虚弱、胃蕴热毒所致,自拟参芪蛇蟾汤治疗湿热证胃癌,药物组成:党参、炙黄芪各50 g,白花蛇舌草30 g,蟾皮10 g;总有效率为95.8%;其中蟾皮、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消肿,还加党参、黄芪健脾补气、扶正祛邪[10]。王沛教授采用蟾皮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胃癌、肠癌、肝癌、食管癌及其导致的胸腹水,在治疗局部表现为热证的癌痛患者时,用整张鲜蟾蜍的皮外敷局部,有一定的止痛、缩瘤作用,体现了局部与全身治疗结合、局部外治的思想[11]。胡凯文教授应用干蟾皮治疗鳞癌,认为鳞癌为外邪侵犯,阴虚血燥,浊毒不化,久病入络所致,中医辨证多属热证,故应用味辛性凉之干蟾皮治疗鳞癌并收到显著疗效[12]。除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外,干蟾皮在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疖痈、腮腺炎、带状疱疹、乙型肝炎、骨髓炎和体表感染等热毒壅盛的疾病,临床疗效显著[13],体现了干蟾皮的寒凉药性以及化湿热瘀毒、消肿抗癌的功效。

蟾酥其主要功效为解毒开窍、止痛消肿。李;胜[14]在总结其实用方剂中介绍贾堃先生在辨证的基础上应用具有温阳化“痰”作用的“补金丸”治疗寒“痰”证患者,药物组成有料姜石、硇砂、蟾酥等,具有温阳补肾、通经化痰等功效。郑玉玲[15]应用温阳益气止痛法治疗针对阳虚寒盛所致癌痛,其主要药物为蟾酥,止痛效果显著。除此之外,丁华云[16]总结了蟾酥的古今应用概述,认为蟾酥气主温散,具有强烈的拔毒攻毒消肿之功,其温热之性可内攻毒邪,其辛香之味可外拔瘀毒,使脓成可溃、未成则消,内外同治,可收卓效。因其毒性较大,故在临床应用时外治多见,中医外治法因作用直接,疗效快,不易损伤胃肠道,常用于局部消瘤、止疼等。余桂清等[17]认为癌瘤在中医八纲辨证中属阴寒证,提出用中医温阳化阴法外治癌痛,根据《华佗神方》中华佗外敷麻药神方自制成“镇痛灵”散剂,该方由生草乌、蟾酥、生南星、生半夏、细辛、花椒等组成,取其温阳止痛、化阴消瘤、解毒消肿作用,止痛效果显著。可见蟾酥药性偏温,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应更多地应用于阳虚证及寒证明显的患者,若局部热证明显者仍需止痛治疗时,可酌情配伍寒性药物,以制约其温躁之性。

华蟾素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对肝癌、肺癌、食管癌和胃癌、肠癌的疗效显著[18],且其在缓解癌性疼痛及控制胸腹水等辅助治疗中,均具有明显的疗效。作为干蟾皮的提取物,具有与干蟾皮药性相同的特点,化肿瘤之湿热瘀毒有较好疗效,可用于全身输液治疗,也可用于局部外治,如对于癌性瘤体注射消瘤、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腹水等。

肖俐等[19]运用华蟾素注射液瘤内注射治疗晚期口底癌,患者患口底肿物,病理示:口底鳞癌。入院前经放化疗等多程治疗无效,局部红肿疼痛,不能进食,恶病质。局部与全身结合辨证,局部外治法治疗,认为局部癌瘤癌毒热盛,采用华蟾素注射液10mL瘤内注射,1周注射2次,治疗开始后10 d,患者口底肿物开始大面积坏死,20 d坏死组织基本脱落,口底肿物不明显,正常进食,体重增加,治疗期间无明显毒副作用出现。周琴等[20]对30例恶性胸腹水患者进行华蟾素注射液胸腹腔灌注治疗,结果显示治疗胸腹水总有效率分别为46.67%、75.0%,肉眼血性胸腹水患者治疗后红色明显变浅;大部分患者胸腹水中肿瘤标志物、红细胞水平明显下降,提示华蟾素胸腹腔灌注治疗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的恶性胸腹水具有一定疗效。,莉等[21]回顾性分析了102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临床资料,分层观察结果显示局部辨证湿热毒证的疗效优于寒湿毒证的疗效,提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者的疗效更佳。正如《素问·至真通天论》:“诸胀肿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癌性血性腹水,正是湿热毒症的表现,采用华蟾素注射液,取得较好疗效。由此推论对于寒湿毒证的腹水是否可应用蟾酥类温阳解毒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3.1 寒热药性的理论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运用本草治疗疾病的最基本依据。张志聪在《本草崇原·序》中言:“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在药性理论中,四性理论尤为重要。四性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四性中寒与凉、热与温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故从四性本质属性而言,只有寒热两性[22]。《神农本草经》中有“药有寒热温凉四性”“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药物甘苦之味可略,唯冷热须明”。因此,明确药物的寒热药性,是中医辨证用药的基础。

关于寒热药性的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及日本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药的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37],主要用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不同寒热药性的中药对中枢神经递质、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寒证、热证的中医临床表现以及生理、生化、代谢等生化信息,建立中药寒热药性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有研究通过MTT比色法观察中药对某些特定细胞增殖的影响来评价中药寒热药性[24]。

从中药药理资料分析,温热药起兴奋机体功能活动的作用,寒凉药起抑制机体功能活动的作用。程薇薇等[25]通过考察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来建立评价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方法,结果显示寒凉药可抑制MCF-7生长增殖,温热药可促进MCF-7生长增殖,结论为本方法有可能用于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评价,建立了评价中药寒热药性的细胞模型。王双双等[26]对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寒热证荷瘤模型,通过腹腔灌注华蟾素注射液,观察其对不同体质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热证荷瘤华蟾素组肿瘤重量及体积显著低于寒证荷瘤华蟾素组,结论为华蟾素注射液对热证体质荷瘤大鼠抑瘤效果较好,提示华蟾素药性为寒性,可能适宜用于热证体质荷瘤大鼠。

3.2 寒热药性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内生、癌毒痰瘀积聚体内而成。其中癌毒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如孙秉严[27]认为“癌毒是体内的致癌物,体内有了癌毒,再加上其他因素的诱发,癌症才可能发生。”安国辉等[28]结合各医家观点,认为癌毒的特点为“劫掠精微,耗伤正气,阻滞气机,凶险难愈,传舍为患”。癌毒致病易化郁化热,热郁日久化毒,形成热毒盘踞体内,渐长成块而成积,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正如《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所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热毒深藏。”癌毒有阴阳之分,即有阴毒与阳毒,阳毒者在全身表现为狂言面赤、发斑烦躁、邪气深重,采用犀角地黄汤等治疗;表现于局部肿物红肿热痛或胸腹水水液浑浊、血性等,治疗用药应予性寒之清热解毒之品,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干蟾皮、赤芍、地丁等;阴毒者可见面目发青、四肢厥冷、身痛、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阴毒》“阴毒寒极色青黑”,采用阳和汤、四逆汤等治疗;肿瘤阳虚气寒,血脉凝滞于局部,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无红肿,酸痛无热,如中医之脱骨疽、流注、痰核、瘰疬等,阴寒之气聚集局部,药予全虫、蟾酥、附子等,可局部外用蟾酥,达到温化癌毒之功效,正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并防痰核流注走窜,多处而生,难消入里。由此可见,治疗癌毒应分清阴阳,辨明药物寒热,“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另外,恶性肿瘤往往局部与全身症状不同,局部肿瘤痰瘀或热毒炽盛,而全身表现为气血阴阳虚弱,晚期患者更是如此。治疗选方应采用全身与局部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蟾蜍及其制剂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癌中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患者,收到较好疗效,但存在着部分医者“见病即医,不辨药性”的现象。关于中药药性研究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针对蟾蜍及其制品的寒热药性,也需要今后从基础到临床全面研究,以期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明确其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以便指导临床医生辨证用药。

[1]章永红.抗癌中药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87-489.

[2]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54.

[3]李经纬,余瀛鳌.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982.

[4]吴大真,余传隆.中医辞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611-612.

[5]李经纬,区永欣,余瀛鳌,等.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127.

[6]王婷婷.华蟾素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330-1333.

[7]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04-307.

[8]骆和生,周岱翰.常用抗癌中草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167.

[9]杨今祥.抗癌中草药制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65.

[10]吴大真.名中医肿瘤科绝技良方[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45-46.

[11]周育平.名中医特需门诊肿瘤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43.

[12]路志正.名中医经方时方治肿瘤[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82-283.

[13]李光勇.蟾蜍皮的临床应用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7(14):235-238.

[14]李;胜.贾堃主任医师治癌用痰药经验简介[J].陕西中医,1994,15(11):508-509.

[15]郑玉玲.癌痛的中西医最新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20-21.

[16]丁华云.蟾酥的古今应用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53-54.

[17]余桂清,刘嘉湘,王劲,等.控制癌性疼痛提高生存质量[J].中医杂志,1991(11):47-51.

[18],梅美,惠起源.华蟾素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44-46.

[19]肖俐,何秀兰,,尚华.华蟾素注射液瘤内注射治疗晚期口底癌1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0):797.

[20]周琴,左明焕,胡凯文,等.基于中药寒热属性理论使用华蟾素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4):1122-1126.

[21],莉,孙韬,左明焕,等.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10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2):54-59.

[22]肖小河.中药药性研究概论[J].中草药,2008,39(4):483-484.

[23]欧阳兵,王振国,王鹏.中药四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学思考[J].中医药通报,2006,5(1):34-36.

[24]王征,张宁,成程,等.采用两种动物模型评价野菊花的寒热属性[J].中草药2012,43(8):1586-1589.

[25]程薇薇,刘建利,张宁,等.评价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方法研究[J].中草药,2010,41(7):1122-1126.

[26]王双双,翟笑枫,李柏.华蟾素注射液对不同体质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8):1101-1103.

[27]孙秉严.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5.

[28]安国辉,王开成,张士舜.辨识“癌毒”[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5):173-175.

Toad and its products'cold and heat medicinal properties theory and its app lication in the treatm ent of tumor

WANG Maomao ZHOU Qin HU Ye YE Jinglin LIMeng ZUOMinghuan
Department of Onco1ogy,Dongfang Hospita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78,China

Toad is a traditiona1antitumormedicina1herb in China,with efficiency of detoxicating and dispersing b1ood stasis.Its extracting so1ution of Cinobufacini Injection has been wide1y app1ied to c1inica1antitumor therapy.Because its c1inica1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individua1s has certain differences,so we put forward that itmay be re1ated to its different medicina1 parts'co1d and heat medicina1 properties.This artic1e respective1y discusses the co1d and heat medicina1properties of toad,toad dry skin,Venenum Bufonis and Cinobufacini Injection in order to discuss their c1inica1app1ication in tumor,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1inica1dia1ectica1medication,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ideas and methods for further research.

Toad;Co1d and heatmedicina1properties;Tumor

R285

A

1673-7210(2016)07(a)-0072-04

2016-03-14本文编辑:张瑜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7383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3-XTCX-05)。

王毛毛(1988.11-),女,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左明焕(1964.2-),女,硕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猜你喜欢

蟾酥华蟾素药性
蟾酥贮藏期间化学成分的变化
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Professor YANG Yu-fei's Experience on th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蟾酥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开窍醒神的蟾酥
蟾酥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