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实施教学做合一的研究与实践*
2016-02-17迟颖
◆迟颖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实施教学做合一的研究与实践*
◆迟颖
以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探讨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高职;工业组态控制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G712
B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143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互用性高、价格相对较便宜的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用人市场对于掌握相关工业组态软件知识并熟练应用组态软件人才的需求越发急迫。高职院校必须以服务社会为根本宗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业组态人才,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1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现状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其开设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上急需的掌握工业组态软件的电气、自动化人才。传统的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是先在课堂教授理论知识,介绍工业组态软件的发展概况,让学生了解组态软件的特点、基本结构以及组态软件的设计思想,并且掌握某一著名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之后进行课程实验,最后进行综合实训。这样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没有科学地整合起来,理论知识教学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实践教学的要求比较模糊、不够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考核还是试卷书面形式评价,并没有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发现,构建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要以工业组态控制技术为切入点,立足岗位工作分析,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做到 “教、学、做”结合,达到能力与知识同步提高。
2 教学做合一的实施过程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高校要深入分析工业组态技术行业的市场规模及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就业市场对于组态人才的岗位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组态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教学做合一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高职院校中的机械电子专业要积极加强同相关企业的沟通交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编制教材,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设置需求为平台,同时结合专业方向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确定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原则,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实施项目制教学,将实际的组态软件的开发案例引入教学过程中,并将其分成若干个子项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逐步完成这些子项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虚拟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角色体验,担当起应付的职责。以报警与事件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典型的报警系统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报警系统产生初步认识,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为某污水厂设计报警系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以前学到的组态画面的绘制和数据库知识应用到报警系统设计中,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还使学生自觉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
又如在控件及对象组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OLE控件和Windows控件的使用方法以微课的形式上传到教学系统中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将理解有难度的问题发布到教学系统中。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目的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环境和校外实训基地,将实训教室模拟成一个自动化控制企业,带领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参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改革考试考评方式 传统的考核评价都是在课堂完成的,以试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教师教授的组态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考评方式无法准确评判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进行改革。教学做一体化的考核要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将教师的单一评价扩展到教师、学生及实训指导教师共同评价,考核体系由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知识成绩三部分构成。在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整个考核比例的30%;在课程结束后,采用上机考试的方法,要求学生在4小时内做出一个实际工程的组态软件,以电子版本的形式上交,作为技能考核成绩,占整个考核比例的40%;知识成绩的考核采取试卷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占考核比例的30%。
*本文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院级立项课题“《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实施教学做合一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作者:迟颖,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化及自动化(118009)。
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中途偷懒忽视学习的状况的发生,还能使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了解教学所需,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 实施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是有限的,而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教学做合一的实施使得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使得学生的专业水平得以提高。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使得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更明确的目标,提升求知欲望,提高与人相处能力、协调能力等,让他们敢于正视不足,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强化了校企合作,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实施使得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岗前培训,提前接触企业文化,使学生尽量缩短与企业距离,能够很快融入企业;电子机械企业可选派优秀的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授课,通过实际案例为学生讲解介绍组态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渠道。同时让学生到企业参观时间,多方位教育发展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它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的优势,实现了双方在产、学、研、用方面的资源共享,进行全方位、深层次、长时期的合作,为工业控制领域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电子机械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对推动区域经济控制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求有娴熟的操作经验。为了做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工业组态领域的新知识,要到电子机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以便为自己的教学提供素材。这样教师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尽快理解。
4 结语
面对就业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要立足本校实际,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有效融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1]周晓旭.《工业控制组态软件》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1-13.
[2]周晓旭.《工业控制组态软件》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91-92.
[3]朱梅,等.《工业分析》课程“学做合一”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72.
1671-489X(2016)12-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