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债转股”的机遇
2016-02-17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农业“债转股”的机遇
□《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近期“债转股”成为热词。那么,对整个农业而言,是不是也有个“债转股”的问题与机遇呢?十多年来农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欠债也不少。如何化解欠债、如何转化为未来农业的“股权”,对农资企业而言,是一个连接未来的重要认识。
众所周知,当前最大的农业债就是资源环境债。这个债看似不好确认债主,但责任和后果却无法逃脱。为什么瓜果没有以前的甜?为什么大米里面含铬?为什么茶叶中的有害物质容易超标?这些都是环境生态欠债在农业的体现。如果我们忽视,甚至置之不理,农业环境生态系统崩溃的那一天就会到来,农业就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问题是,最伟大的工业企业可以破产,最坏就是回到点蜡烛、刀耕火种的生活;但一旦农业破产了,我们就是有金饭碗,也会活活饿死。因此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偿还农业环境欠债的政策和措施,来恢复农业生产环境和土地的生机与活力。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通过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做出的六大部署中第四条就是“实施绿色兴农重大工程”,要求严格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管理,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侧面就是农业偿还旧债、脱胎换骨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终究会到来。
悲催的是,很多农资企业会在这个美丽的黎明前倒下。一个原因就是为偿还农业对环境的欠债、挽回欠债对农产品质量的不利影响,人们将追债的板子打向农资行业的屁股,而感到疼痛的一定是农资企业。我最近在安徽六安瓜片茶产业的采访中了解到,为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金寨提出“从生产到加工,绿色全覆盖”,其中一条措施就是“禁用化肥”。禁用化肥?这不是玩笑,这是远比“零增长”来得凶猛的追债,虽然有些矫枉过正。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说:以前农民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同时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农产品残留毒性、环境污染、水源污染和生态失衡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安全。显然,不正确使用肥药造成的问题与肥药本身是不能划等号的。但债主有些着急,不一竿子打落一船人就显示不出追讨的勇气和决心。
这里也为农资企业预留下了“债转股”的机遇和空间。金寨的经验和感受是:让千万农户一改多年养成的施肥用药习惯,远没有那么简单。不打农药遭遇虫害怎么办?不施化肥茶叶减产怎么办?一系列问题让农户心中充满疑惑。而这些不正是农资企业入手还债的切入点吗?不正是很多农企企业家苦苦寻觅的改变农资单纯买卖的方向吗?不论是测土配肥、有机肥、水溶肥,都需要通过细致的服务,才能体贴到位地占领市场、占领农民头脑中的品牌制高点;还有多种方式的种植解决方案、农业服务方案,其精髓就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互为股东……而这些都会化为农资企业在未来农业的“股权”。认识越清、动手越早、做得越好,“债转股”的收益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