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融合为背景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6-02-17何思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融合

◆何思桥

以三融合为背景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何思桥

从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提出现代职业教育的三融合教育理念,描述三融合课程的建设方法,将三融合教育理念融入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现代学徒制内涵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现代职业教育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4.070

经济全球化时代,教育全球化趋势也日益突出,其中作为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表现更为明显。当前,学徒制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各国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我国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也得到认可。李克强同志十分重视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推行现代学徒制,并且要求在职业教育中对现代学徒制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家和法律层面上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为了推动学徒制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推广,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建立起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三大体系:课程体系、技能培养体系、素养教育体系[1]。本文主要结合职业教育“三融合”理念对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进行论述。

1 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具体指的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所有专业课程的综合以及课程进度的安排,是课程体系中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学校、企业、行业、市场、政府等多重约束下需要学生学习的科目,充分体现了应存在的社会价值。而课程体系是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将多门课程的组成要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指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前提[2]。同时,课程体系是学校最具有活力、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载体。课程建设是高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在接受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评价中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与价值[3]。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也是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过程,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根据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各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让学生掌握岗位工作内容对应的工作流程和技术。基于此,学校与企业就要根据工作内容或工作项目联合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掌握某一岗位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岗位对应的从业资格,以便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首先必须加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行新课程开发,这都是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关键。因此,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尤为重要。

2 现代职业教育“三融合”理念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并且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探索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明确指出“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建立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的战略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向开放与融合的方向发展,走新型发展道路,以职业发展作为重要的目标,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相融合,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以下简称“三融合”)[4]。

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 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是远程教育的基础。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多种手段和方式承载教学内容的一种教育,具有灵活性、延伸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可以确保学习者有更多的选择。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将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对现代教育方式的创新,二者的同一性、互补性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跨越式的条件。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是教育的两个方面,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以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是目标。学历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非学历教育强调学习者职业中技术技能的培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做到缩减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减少过多的枯燥理论课程,加大实践环节课程,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将新技术新理论实时加入课程更新,将企业岗位中涉及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列入学习范围,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获得学历教育中的学分。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各种在线学习课程层出不穷,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也给学习者带来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便利。在这样的环境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确保学习者能够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完成学习任务,满足课程的个性化需求。

3 “三融合”课程建设

基于“三融合”的课程建设,就是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学习,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基于学习任务开展写作学习和实训学习,探索混合模式教学改革,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自主学习和面授学习等相结合,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在课程属性中,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应该是所有课程都应有的属性;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融合是部分课程具备,当且仅当课程支撑高质量的在线学习,实现真正课程开放时的属性;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是部分课程具备,当且仅当课程可作为培训课程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课程时的属性。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2015级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网络课程资源,能够支撑并实施远程教育开放学习的课程,应在教学进程附表三中备注栏标注“B”;能够与非学历教育培训课程或证书对接的课程,应在教学进程附表三中备注栏标注“C”。通过对应的标识,可以清楚课程的属性。

4 基于“三融合”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是有学校—企业双重主体的培养机制,也就是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与学校一样,担负着人才培养的责任。在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中,表现为以前由单一的学校教师团队进行的课程开发向学校—企业共同开发课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逐渐树立主人翁意识,由被动变主动,甚至起到主导作用。因为企业比学校更了解岗位的需求,知道实际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通过企业的积极参与,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将岗位工作任务以适当的方式加入教学内容中,实现工作项目任务教学。但是学校的教育也必不可少,因为学生也需要基础知识教育、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等,同时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实践性较强的部分更应偏重于企业教学。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对课程结构进行详细划分,具体可以分为专业学习领域和公共学习领域两大部分。

对公共学习领域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划分,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公共拓展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包括两课、英语、计算机文化、高等数学等。对于这类课程主要采用校内教师面授教学,同时辅助网上资源线上教学,可以采用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公共拓展课程包括通识及素质模块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其他职业素质相关课程。这类课程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让学生主要采用线上自主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如通识及素质模块课程主要采用在线开放学习并考核,每个模块课程选修学习内容不低于60%。其中,互联网思维能力模块课程除在线开放学习外,另开设现场专题讲座。

专业学习领域分为基础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其中,实践学时不超过30%的课程应设置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实践学时在30%~70%之间的课程应设置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块;实践学时超过70%的课程应设置在集中实践课程模块。这些是根据专业特性,依据从事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业务流程或工作过程要求而进行设计,以专门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等为教学目标的课程[5]。对于理论基础课程,以校内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专业相关理论知识,为下一步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对于理实一体化课程、集中实践课程要以校企合作为主,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课程,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学校与企业加强“订单班”教学的合作,同时学生若获得某些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免修该课程获得学分。这样让学生从繁重的理论课程中得到解脱,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5 结语

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学校、企业、社会以课程为媒介紧密联系起来,彼此之间发挥各自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内由教师指导,在企业由“师傅”指导,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岗位的需求。将远程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融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融合,让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1]胡丽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隐存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7):50-52.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3]吴南中.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表征时序与实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6):45-48.

[4]张培,南旭光.现代职业教育“三融合”发展机制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20):8-11.

[5]常丽平,安宏宇,霍占茂.现代学徒制下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6-27.

G642.3

B

1671-489X(2016)14-0070-02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以‘三融合’为背景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金资助(YB2015-06)。

作者:何思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401520)。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