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教育模式争辩的历史沉思——读路宝利著《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之争:“普杜之辩”研究》
2016-02-17吴洪成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吴洪成(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美国职业教育模式争辩的历史沉思——读路宝利著《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之争:“普杜之辩”研究》
吴洪成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涉及学制体系建构中升学设计方案与就业选择目标间的复杂难题。近期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路宝利研究员将其博士学位论文《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之争:“普杜之辩”研究》加以修改、印行问世,为职业教育学术界提供了一部珍品,其思想价值及现实意义已经超出了外国职业教育史研究学科领域自身,给人耳目一新、独辟蹊径之感,尤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以普洛瑟为代表的职业主义与以杜威为代表的民主主义之争发生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其时正值欧洲新教育运动蓬勃兴起,美国以进步主义为标榜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狂飙突击的时期。美国现代教育中心或集散地的地位正在形成。以“民主”与“科学”为表征的现代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大师级人物恰是杜威,他所建构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以及儿童中心、兴趣至上、学生本位及工具主义实验法等思想体系,与沿袭欧洲,尤其是德国凯兴斯坦纳国家主义理念制约下的职业教育模式之间难免有冲突之处。这样,争辩在所难免,而且参与双方非个人行为,事实上有不同社会势力及经济目标为背景的集团群体力量介入,呈现出职业教育运动中思潮及流派取向的分野。
就是否仿效德国中等教育“双轨制”问题,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双方围绕三个核心主题展开对话与争鸣:为职业而教育或者通过职业而教育,中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效率或民主两者孰为先,综合中学制是否足以胜任职业教育的需求挑战。这些都表明教育活动中的多元因素介入所构成的谱系并非是线性因果链的,而是非线性复杂的。诸如社会与个体、目标及内容的预设与生成、现实与未来、知识与生活、书本与实践、自由与训练以及学校、社区与企业等均有联系、交叉、渗透与博弈。如此,辩证的思想、方法及寻找合理的向度并在教育发展中具体设定操作手段与技术,显得如此重要,这在职业教育中的表现尤为如此。
美国现当代中等职业教育中爆发了“普杜之辩”,究其内容及占上锋取向的意见而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派因其教育民主化、生活性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视、生命的整体关怀等质性而成为优胜方,但是普洛瑟职业主义的方案或模式在其功利性、应用与实践的价值取向以及工商业生产经营中的效率观而使其仍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外显的价值。与此相应,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仍有曲折,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朝向杜威的理想”却仍有“普杜”之间的“钟摆”状况,想必其中也适当地吸收了普洛瑟职业教育论中的某些元素。
《“普杜之辩”研究》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四章,该著作结构合理、专业化特色鲜明、历史与逻辑统一,又加之作者占有大量与本论题相关的西文文献,在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提升与创新。近20年来,职业教育上在中国的发展形势喜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职业教育运动中“普杜之辩”所提供的国际教育资源及其折射在美国职业教育历史嬗变中的经验与不足都应该成为一种参照性借鉴或可资汲取的教训。如此,该书所建构的立论内容、体系、观点等具有学术性、现实性的同时,也带有极强的应用性价值。
路宝利研究员师承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育史专家王保星教授,深得乃师治学之道。这次他请我为其新作写点感悟评议文字,更使我难以推辞,鼓起勇气勉力而作,还望各位同仁予以指正。
(责任编辑:张学英)
作者简介:吴洪成(1963—),男,博士,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史、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