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病虫害预报:水稻、玉米发病可能性高
2016-02-17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6年病虫害预报:水稻、玉米发病可能性高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5年12月15-16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了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由于病虫源发生基数较高、冬春季气候和作物种植有利等因素影响,预计2016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55亿亩次。其中,小麦赤霉病、粘虫、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于2015年,水稻纹枯病、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
NO1水稻“两迁”害虫
预计2016年稻飞虱总体偏重至大发生,程度将明显重于近年,发生面积4.3亿亩次。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大发生,西南、江淮稻区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2亿亩次,黔东、湘西、江南和长江中下游湖库、沿江稻区大发生,西南大部稻区中等发生。
NO2水稻纹枯病
预计2016年水稻纹枯病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2.7亿亩。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大发生,西南北部和江淮稻区偏重发生,西南南部和东北稻区中等发生。
NO3水稻螟虫
预计2016年水稻螟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亿亩次。其中,二化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混栽区和西南北部稻区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西南北部稻区中等发生;大螟在长江中下游部分稻区呈上升趋势。
NO4粘虫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长江中下游至黄淮南部降水偏多、气温接近常年,对粘虫种群冬春季繁衍和发生为害有利。
预计2016年粘虫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可达1亿亩次。其中黄淮、华北和东北等地玉米为主的禾谷类作物局部田块高密度集中为害的风险较高。
NO5小麦蚜虫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华北、黄淮中北部和西南大部降水偏少,冬春季气候对蚜虫越冬和发生为害有利。
2015年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稳中略增,苗情长势较好,江淮、黄淮和华北主产麦区主栽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普遍较差,有利于蚜虫发生为害。
预计2016年小麦蚜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6亿亩次。其中,山东、河北大发生,四川、宁夏、华北和黄淮的其他麦区偏重发生,长江中下游麦区大部、西南、西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
NO6小麦条锈病
预计2016年条锈病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700万亩。其中,湖北江汉平原及西北部、陕西南部及关中西部、甘肃陇南及陇中晚熟麦区、四川东北部沿江河流域、河南南部、新疆伊犁河谷东部及塔城盆地局部地区偏重流行,西南其他麦区、甘肃大部、陕西其他地区、河南大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其他麦区中等流行。
NO7玉米螟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东北大部降水偏多、气温偏低,有利于一代玉米螟成虫集中羽化。东北、华北等大部地区品种抗性差,对玉米螟种群繁殖为害有利。
预计2016年玉米螟发生面积为3.5亿亩次。其中,一代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华北、黄淮和西南部分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5亿亩;二代在辽宁、内蒙古、新疆和云南偏重发生,东北、华北、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2亿亩;三代在黄淮海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8000万亩。
NO8飞蝗
预计2016年东亚飞蝗总体中等发生,河南濮阳、荥阳、焦作,山东东明,河北南大港、海兴,天津北大港,山西芮城、永济,陕西大荔,海南东方等地局部地区夏蝗会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西藏飞蝗在四川、西藏大部常发区中等发生,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区局部偏重发生。亚洲飞蝗偏轻发生,不排除境外飞蝗迁飞入境为害的可能,黑龙江和吉林局部苇塘湿地可能发生高密度群居型蝗蝻点片。东亚飞蝗、西藏飞蝗、亚洲飞蝗发生面积分别为2000万亩、160万亩、60万亩,达标面积分别为1200万亩、110万亩、40万亩。
NO9草地螟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西北、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对寄主植物生长、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宿留、繁殖和一代幼虫发生为害有不利影响。
预计2016年草地螟一代在西北、华北、东北大部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由于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虫源不清,不排除一代成虫集中迁入造成二代幼虫发生为害的可能。
NO10气候型流行性病害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长江中下游至黄淮南部降水偏多,其中安徽、江苏、上海、浙江西北部、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山东南部偏多2-5成,对赤霉病流行十分有利。
水稻分蘖和抽穗期、小麦抽穗扬花期、玉米拔节至抽穗期和马铃薯开花期是易感病期,此时期的气温条件多适合,降水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而常发区此期易遇到阴雨连绵或多雾天气,造成病害严重流行。
预计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可达1亿亩。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沿淮及其以南、江苏沿江和苏南、浙江北部、上海沿海麦区有大流行的风险,长江中下游其他麦区和黄淮麦区有偏重流行、华北和西南等麦区有中等流行的可能。稻瘟病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程度重于2015年,发生面积8000万亩次。
华南、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东北等部分稻区偏重流行,感病品种有大流行的风险。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9000万亩,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大发生,东北、华北大部为偏重发生,西南大部中等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3500万亩,在西北、华北、东北、西南产区总体中等发生,西南东部以及甘肃中南部、陕西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山西北部、黑龙江中西部、湖北及湖南的西部偏重流行风险高。
国际资讯
杜邦宣布2016年初裁员1700人
杜邦公司近日宣布,计划2016年初在其总部所在的美国Delaware州裁员约1700人,约占总部员工总数的28%。此举是该公司此前宣布的全球裁员10%计划的一部分。
2015年年底,杜邦在宣布与陶氏化学合并时就曾表示,未来将计划将全球6.3万名员工裁减10%,并削减7亿美元的成本。
杜邦首席执行官Ed Breen在一封致员工的信中说道:“Delaware总部的裁员幅度将很大,反应出公司急需对运营成本结构进行重塑,降低公司经常费用才能使我们保持竞争力。”公司将从6100名员工中经过选择,裁去1700人。
杜邦发言人Dan Turner在电话采访中称,该裁员计划是整个集团裁员10%、削减7亿美元成本计划的一部分,目前杜邦总共有员工6.3万人。该计划在杜邦与陶氏两家公司于2015 年12月11日宣布合并时已基本确定。
Delaware州长在一则声明中称:“这个决定太让人失望了,尤其是对Delaware州数以千计的为公司成长和成功付出努力的几代人来说。对于因此受到影响的居民,州政府将在之后数月内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发现新的机会。”
杜邦在与陶氏合并之后,合并后的公司将分为三大业务。特种产品业务将维持在Wilmington不变。市值达1300亿美元的新陶氏杜邦公司计划将各自在农业、化学品和特种产品的业务相互合并,从而形成新公司的三大业务。
Delaware州长在声明中说:“希望杜邦与陶氏考虑将别的业务安驻在Delaware,因为这里是他们曾经成长与成功的起源。”
(世界农化网)
国内时讯
2015年共有7家农药公司登陆“新三板”
2015年,共有7家农药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分别为: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红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东吴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农于2015年4月23日在“新三板”正式挂牌。东方化工于2015年7月27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证券代码为832940。中国首家昆虫病毒杀虫剂企业——江西新龙于2015年8月14日举行“新三板”挂牌仪式。颖泰生物的申请在2015年10月20日获批,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山东绿霸股票挂牌公开转让申请于2015年10月21日获全国股转公司同意。宁夏东吴农化股票挂牌公开转让申请于2015年11 月3日获全国股转公司同意。2015年11月27日,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方式为协议转让。
(农药快讯信息网)
天气预测:我国主产稻区纹枯病连年发生,田间菌源基数不断积累,大部稻区具备中等以上发生程度的菌源基础。2016年春季(3-5月),西南、江南和华南稻区温度偏高,降水偏多。目前我国各稻区主栽的粗秆大穗高产品种多为感病品种,温湿条件和种植制度适合水稻主产区纹枯病越冬和病害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