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旅游职业院校科研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路径探究*

2016-02-17谷静朱凌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院校区域

◆谷静 朱凌玲

新常态下旅游职业院校科研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路径探究*

◆谷静 朱凌玲

从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对区域行业发展的作用出发,针对高职院校科研服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科学研究定位不明确、产学研合作效率低、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重教学轻科研现象突出等问题,着重探讨高职院校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构建旅游智库,强化科研服务导向、改进管理体制,实施产学研发展、建立职教集团,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培养旅游人才,开拓科研活动载体、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新常态;科学研究;旅游行业;区域经济

10.3969/j.issn.1671-489X.2016.01.003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服务社会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宗旨,作为专业特色鲜明的旅游院校,应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结合旅游经济发展的地域特点,成为推动旅游行业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力量支撑。

1 科学研究对区域行业发展的作用

科学研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发生新变化,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这需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切实把科学研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校的科学研究要充分结合地方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方高校具有人才优势,要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作用,为政府、行业、企业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成为政府、行业、企业的智囊团。同时,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成为区域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常态下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人才的供给。

区域经济发展保障高校科学研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地方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实施保障。地方政府与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来源,也创造了多种渠道的科研资金来源。区域旅游行业发展在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接待能力和游客满意度等方面为地方高校科研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在企业的参与下才能推向市场。企业利用高校科研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科研成果的孵化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进一步开拓了高校科学研究的平台,提升了地方高校自身科学研究的水平。

2 高职院校科学研究服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几所旅游职业院校了解到,随着科研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提升,高职院校的院级领导在思想认识上开始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分别设立了独立的科研管理机构,搭建了科研信息服务平台。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正逐步形成,科研条件在逐步改善,科研团队在逐步搭建。但高职院校在开展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研究时,与本科院校相比,科研立项数量比例低,高职院校科研处在边缘化位置。发挥高职院校科学研究优势,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显得格外重要。高职院校科研优势不断显现,科研地位不断提升,但是科研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

科学研究定位不明确地方高校是依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本应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驱动力。由于缺乏主动为地方服务的意识,导致对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不准,对自身定位不明确,对社会、对教育服务等同于对社会现实需要服务存在误区。通过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存在对高职院校机制改革、科研创新、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不足,使得社会对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处理认识不到位。高等教育的类型不同,其办学的理念也不尽相同:相同点在于文化的传承、对真理的追求、提倡学术自由和服务社会;不同点在于不同类型的大学其办学的思路、办学的理念、功能、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有所不同,这就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高职院校中存在一种认识:科学研究是本科院校的职责。部分教师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完成科研任务和职称晋升,片面追求“短、平、快”,只重产出数量,忽视成果质量,科研成果对实际教学和行业发展贡献度不高。

产学研合作的效率低对于高职院校总体来说,科研实力差,成果转化率低,课题研究与区域行业实际发展不协调;教师知识更新滞后,社会再教育学习机会少,造成科研能力低;“四技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合作共建科研基地的数量有限且缺乏实质性合作内容。在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中,校企合作培训成绩显著,但共同研究开发、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和科研成果较少。有些项目与企业签订的合同仅是书面形式,事实上未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研成果脱离了行业发展,脱离了教学本身,即便产生一定的科研成果,也难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发展。

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但高校人才、学科优势由于政策不配套和机制的不健全未能得到真正发挥。高校存在科研管理的理念陈旧,科研机构设置不科学,管理权限不统一,科研管理服务往往以行政命令手段进行管理的被动服务状态。因多数科研管理部门存在人手少的问题,在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发布等方面的工作有时会滞后。科研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管理机械化,缺少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未形成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设计,缺乏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及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差,服务机制未能形成,直接影响到高校科研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重教学轻科研现象突出高职院校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教师在学校办学目标的引领下往往以教学为主,忽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有些高职院校为了高校评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等,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迎评工作中,教学功能处于核心位置,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被边缘化。在国家加速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加重了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师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减少,科研团队力量分散,也是造成轻科研的一个重要原因。科研管理部门和研究院所在为地方服务的技术开发、咨询培训等方面参与不够,科研工作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并未取得理想中的效益,科学研究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

3 新常态下旅游院校科研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路径

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诸多利好: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服务业发展;动力结构转换,增强内需消费的拉动力;重点改善民生,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等,进一步增强国民的旅游需求。这种大环境、大政策为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基础和环境。加强对旅游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大力改善旅游人才观念,优化旅游职业教育育人环境,强化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度,提高科研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需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科研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有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机制。坚持旅游职业教育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围绕市场需求来选题并开展科学研究,才能真正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所以,高校科研的发展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构建旅游智库在新常态下,旅游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围绕“互联网+”“旅游+”,适应旅游新资源、新模式、新技术开发,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行业,发挥科学研究为行业发展服务的作用。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自成立旅游高等教育研究所和紫金旅游规划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已承接横向课题47项,到账资金493.7万,科学研究服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

一方面,强化课题研究的社会针对性,要瞄准江苏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和学校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积极加大和培育科研项目的类型,扩大学科间、跨学科、跨学校的理论问题和实证问题的研究。同时,开拓课题研究的社会服务性,高职院校科研需发挥旅游专业特色,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方法解决旅游行业发展的问题,利用其学科优势和学术团队为新常态下江苏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还需坚持各尽其才的原则,整合各方面的智力资源,加强旅游基础研究工作,成立旅游智库,并逐步构建旅游智库群,推动在全校师生中形成研究旅游的的良好氛围,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各二级院系也要针对各自发展的实际,加强研究,推动科学研究孵化功能发挥。充分发挥政、校、行、企有效合作,打造“新常态下旅游高峰论坛”等多方参与的对话合作平台,通过组建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校外旅游专家信息档案,建立旅游专家、旅游人才智库,进一步丰富科研活动形式,建立专题研究、学术沙龙、学习考察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参与度,扩大学校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做好地方政府和行业发展的智囊团。

强化科研服务导向,改进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运用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的政策导向作用来激励科研人员,搭建科研服务平台,缩短办事流程,增强服务意识,加大奖励力度,制定实施教学与科研工作量化等换机制,明确教师服务区域旅游行业发展工作中的责、权、利。加大项目经费配套和科研成果奖励的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逐步形成“以教促研,以研改教”的良好学术氛围。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入到行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求解已有问题,捕捉并解决新的问题。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保持与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等单位的长期合作与联系,扩大科研合作平台。高职院校应服务行业的科研价值观,把科研转化生产力和科研促教看作一个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也是高职院校科研与地方经济互为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实施产学研发展、建立职教集团旅游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借助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客观理性地分析研究当前旅游行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这需要教师转变科研功利性的观念,坚持服务性和社会性,牢固树立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坚持“抓源头、重管理、保转化”的科研理论:“抓源头”主要是结合江苏旅游发展需要组织选择和申报课题,效果较好;“重管理”主要是从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和结项,做到全程跟踪、定期检查、按计划进行考核,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顺利结项,提高学院、项目负责人的科研信誉;“促转化”主要是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参与的职教集团,发挥旅游职教集团促进旅游产业链和旅游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积极创造条件,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开拓科研活动载体,培养旅游人才通过积极主动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职业教育研究所和职教集团等有关机构保持联系,开拓科研活动载体,丰富科学研究内容,提高科研团队合力,扩大学校影响力,进一步发挥高教研究所的功能,为服务地方提供政策咨询、调研报告和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建议等。以高教研究所为平台,根据学校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旅游局科研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各省市旅游局、旅游行业协会等课题,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参与度,提高学校的影响力、课题研究能力和水平,同时做好先进科研个人和科研团队的表彰工作。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研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在进一步打牢学术基础的同时,积极发挥智库功能,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积极服务区域旅游行业需求,深化学术交流,拓展对外交流,努力彰显高职院校科研的学术影响力。

[1]王秀清.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和教师科研能力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1(18).

[2]田和平,滕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32).

[3]廖立红,王木生.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对策探讨[J].职教论坛,2013(31).

G710

B

1671-489X(2016)01-0003-03

*本文系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3NLY003)。

作者:谷静,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朱凌玲,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211100)。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院校区域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