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之人杰喻体
2016-02-17卢桥
卢桥
龙象之人杰喻体
卢桥
一、龙具有人杰喻体形象的缘由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龙的,“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中可知,龙是变化无穷,是灵异的。并且从《说文》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也可知龙是“善变”、“灵异”的。因为龙“善变”、“灵异”的特点,龙成为古人心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一,因而如果要为杰出人物找喻体的话,那么龙就是首选了。比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
二、老子——孔子心中的龙
最早用龙来比喻杰出人才的是春秋末期的孔子。作品《庄子·天运》中记载孔子曾去拜见老子,归后三日不语。弟子问他见老子时都说了一些什么话,孔子回答说:“你们知道我见到什么了吗?见到了龙!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着云气在阴阳之间飞翔。我惊异得张开了口却忘记了合,又能说什么话呢!”而在作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也有几乎相同的记录,最后,孔子还感叹道:“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孔子把老子这一杰出人物比作龙。
三、诸葛亮——被喻为卧龙
诸葛亮,字孔明,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 《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诸葛亮就是一代人杰,这样的人杰被喻为卧龙。司马徽曾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四、嵇康——以潜龙自喻
嵇康,字叔夜,谯郡銍(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他在《述志诗》之一“潜龙育神躯,跃鳞戏兰池。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庆云未垂景,盘桓朝阳陂。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殊类难徧周,鄙议纷流离。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逝将离羣侣,杖策追洪崖。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中以潜龙自喻,抒发心中苦闷悲愤的心情。
五、《龙说》——王安石以龙喻人杰,托龙言其志
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龙说》中以龙喻人杰,并托龙以言其宏大志向。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训,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止,则常至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利物,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从中我们知道,变化不可预测,活动不可驯服,这样的动物容易害人,可龙却从未害人,这就是龙的仁厚,而仁厚容易让自己受伤,可龙从未受伤,这是龙的智慧,龙还会把握时机。可见,龙有许多好的品质,是神物。可龙可见吗?从文章最后两句可知,龙终究是不可见的,但可在与龙有同类品质的人身上体现出来。王安石认为与龙一样有相同品质的人便是人杰,即龙是人杰喻体。
历史记载,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就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亦称“龙凤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枣龙的模糊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些证明了龙是“好飞”的。龙“好飞”必然“通天”。人类从单纯注重物质生活转向兼顾精神生活以后,就一直想摆脱自身的局限,摆脱现世的痛苦,通往天际,而龙“通天”便是这种愿望的寄托。人们认为龙能“通天”,是因为在人们心中,龙是有情有义的神物,能通人性。
在龙的身上汇聚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龙是伟大的,是通人性的,它得到了炎黄子孙的尊敬,我们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也是令我们自豪的事。对龙的描写也就成为了不衰的文学主题,而文学作品中人杰喻体的龙形象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龙是崇高的,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