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牵挂生之流逝——也谈“背影”在初中课堂的解读
2016-02-17张玉明
张玉明
情之牵挂生之流逝——也谈“背影”在初中课堂的解读
张玉明
羊年岁末,我以“陇原名师工作室”学员的身份,在天水师院礼堂,聆听了韩军老师对《背影》的另一种解读。
我接触《背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翻拣记忆,主题除父子之情外,老师也没再说什么。执教后,我一直教高中语文,对初中教材很少关注,自然也就不去想着《背影》是否会有另一种解读。今日,听了韩军老师的示范课,将与《背影》时隔三十年的我,又一次引入了文本。
示范课上,韩军老师为了引导初中同学理解他所解读到的“生之背,死之影”的寓意,从文中提到的祖母,父亲,我,我的儿子四个人所代表的四代人组成的生命链条出发,启发同学去理解生命的延续与流逝,第一次是祖母(死)了,第二次是父亲(老)了,第三次是父亲(走)了,第四次是父亲将(大去)了。且多番诠释文中四次流泪的含义:是作者感悟到生命的脆弱、短暂,以及生命将逝的沉重、伤感、悲戚与无奈。父亲留下的让“我”不能忘怀“背影”,是生命逝去留给作者的无奈与遗憾。
韩军老师对文本做如此深刻的解读,真令人耳目一新。这一解读,如果从《背影》一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来说的话,应该说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也毋容置疑的讲,这其实是对《背影》的一种成人化解读。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另说为1927年(见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此时,作者已为人父,他的所想所感,自然已是有别于少年、青年时期。即便他曾与父亲的关系不是很融洽(韩军老师为证明文本主题是“生命感而非父子情”的看法,引用了一些作者与父亲关系不睦的材料),但作为一个成了家的人,有了儿子,做了父亲,又长时离家在外,当接到父亲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书信,自然便也能体会出一些父亲的“好处”来。关于这点,我们还是听听作者的。
1947年7月1日,作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作者“泪如泉涌”的情感内心当是很复杂的了,至少应有自己年轻时怄气与父亲,如今,父亲孤单,大限将至,在世时日不多了,便想起父亲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车站送行的情景来。这样深沉的成人情感,只能是由成年人来理解。要初中学生来理解,实在是困难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韩军老师在示范课中,也曾努力引导同学,想让他们在“车站送行”一节中理解他赋予背影的含义:生之艰难,死之无奈。但年龄尚轻的初中同学,怎么也理解不了,老是会认同“父子情深”的内涵。为此,韩军老师还举了眼下生活事例,说你们现在最烦的就是父母的唠叨啰嗦,朱先生也嫌父亲啰嗦啊。可当提问同学时,回答仍是父子之情。几番启发引导,几个聪明的同学猜得老师用意,总算给出了老师所要的回答,老师便顺势引领,做了归结。
这真的不能怪同学。我们老师也无须让初中同学去明白这种成人才能理解的情感,等他们年龄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明白的。这也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我想说一点的是,韩军老师在示范课上,以初中年龄段的年轻人烦父母唠叨来说明朱先生当年也嫌父啰嗦是合适的,因为课文里就有“我再三劝他不必去”,“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的文字。可要用此来证明该段文本含义是“生之背,死之影”,而非“父子情深”,就不妥了,因为这是作者为父之后写的回忆性文字。课堂上的同学对父母的“烦”,不等同于文中作者对父亲的“烦”,文中的“烦”,其实要表达的是作者当年不懂父爱而今懂了的愧疚与忏悔。
再来说说“车站送别”。此为重点章节,在文本中有三大段,将近占到全文的三分之二。正如上文作者说的:“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父子之情是天性,即便以前与父亲有过不和睦,怄过气,但当知道父亲就要永远离开自己时,父子间的矛盾在天性之情的冲击下消融;更因自己做了父亲,“养儿方知父母恩”,于是,留在作者记忆力最能集中地表现父爱的“车站送别”便被写进了文本。
该节写到“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在这段文字中,“我的眼泪又来了”,说的不是作者当年坐上火车座时的事,而应该是作者写文章时的事。此次流泪,是在文章结尾处写到的读父亲的书信流泪之后,因为读家书骤觉父亲大限将至而流泪,是本文写作的契机。
当然,文中的几次流泪,除了祖孙之情,父子之情外,也有着生命流逝的深深的感叹。祖母死了,父亲渐衰了,最近两年“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了,父亲“大去之期不远”了,“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作者是以一个家庭里四代人的生老更替,昭示了生命的流逝与无奈。
那么,选入初中的该文,老师该如何解读呢?
我觉得,教师应考虑十四五岁的少年学习者的心理年龄及生活实际。可以将文本的写作背景较多地介绍给同学,让他们知道,这是作者做了父亲,与年迈的父亲天各一方已两年多了,接到父亲书信,得知老父大限将至,骤然伤感而写成的文字。父子之情肯定是有的,但还应有作者更深的人生感慨。理解这些都将有待于初中同学将来的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总之,作者笔下的“背影”,既有浓浓的情,也有深深的慨,应是情之牵挂,也当是生之流逝。
★作者单位: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太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