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幼儿园数学区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2016-02-17梅纳新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儿童幼儿材料

◆梅纳新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谈幼儿园数学区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梅纳新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区活动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建构数学知识,照顾幼儿个体差异。数学区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创设适宜的环境,并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恰当指导。

幼儿园 数学区 数学兴趣

数学活动区是教师在活动室开辟一定的空间,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的的活动环境。数学区活动是实现幼儿数学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当前,幼儿园数学区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投放材料随意性大,对幼儿数学区活动的指导不足等。那么,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数学区域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一、开展数学区活动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生活和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这种“关系”既不像自然物那样具备外在的形象,也不像科学现象那样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更不像艺术作品那样富有吸引人的情节或动人的旋律。数学中的数量、时间、空间等知识,幼儿往往难以理解。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也有这样的体会:数学活动不好组织,较难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数学区活动具有开放、自由、自主的特点,幼儿在此能按自己需要与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玩具和材料互动,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数学区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有利于幼儿建构数学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根据这一观点,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应从对物体的操作开始,在操作和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促进思维活动的开展,将由对物体的直接感知转化为表象,从而主动领会和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数学区活动正是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种操作性学习方式。幼儿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虽然也有操作,但由于时间限制,操作活动不能深入进行下去。数学区活动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数学区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教具,如小数棒、积木、立体几何模型、平面几何图形等,幼儿每天到数学区活动,不断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在操作中不断发展数学能力。

3.有利于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2000年出版了《幼教绿皮书》,指出当前幼儿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对幼儿个别差异关注不够。书中写道:“教育方式仍然无法真正重视个别差异的存在,并配合孩子的差异调整教育方式。明知每个孩子都不同,却要求每个孩子要在同一时空、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幼儿数学学习中个体差异问题尤为突出,每个幼儿原有数学经验、学习数学的方式、速度都不相同。数学区活动改变了集体教学中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的模式。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幼儿自由的摆弄、探索材料。例如,某大班教师在数学区投放了小动物卡片、数字卡片及加减运算符号。有的幼儿用动物卡片摆算式,有的幼儿用数字卡摆算式,幼儿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来学习加减。因此,数学区活动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需要。此外,区域活动是典型的个别化学习,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明显增多,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二、数学区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一)创设适宜的数学区环境

1.设置数学区域

开展数学区活动的前提是要有活动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在儿童的活动室内或走廊的一角,设置数学区域。数学区应有摆放材料的橱柜,进行操作活动的桌椅,便于儿童展示操作结果的小设备。设置数学区时可把区域的一面墙设计为数学主题墙。墙面装饰突出数、量、形等信息。例如:有的教师在墙面上布置小动物吹泡泡的形象,就把泡泡由小到大的排列,体现量的排序。有的教师在墙面上布置数字、几何图形等形象。数学主题墙饰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区域的特征。

2.投放数学操作材料

数学区材料是教师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的学习经验。

教师首先应根据数学活动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操作材料。例如,中班近期数概念教育目标是:“引导幼儿点数10以内的数,认读10以内的数字”。根据此目标投放数字棋、数字接龙、数量与数字匹配等材料。认识几何形体的目标是“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此目标投放七巧板、图形接龙、等分图形等材料。

此外,提供材料要考虑幼儿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对活动外在形式感兴趣。大班幼儿学习目的性增强,能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出努力。适合大班幼儿的材料不一定适合小班。例如,某大班老师利用印章、实物、作业单让幼儿练习数的组成,效果很好。一位小班老师模仿了这一形式,在小班数学区投放印章和作业单,让幼儿在2只小鸟后面印上1只小鸟,获得2添上1是3的认识。结果发现小班幼儿只对印小鸟感兴趣,还把小鸟印在脸上、手上。不同年龄幼儿认知特点不同,同样的材料其效果会完全不同。

最后,提供的材料应具有操作性、趣味性。操作性指的是材料能满足儿童探究的愿望,如操作材料“数量对应拼版”,儿童可以按形状拼合,也可以按数量拼合。再如,材料“按数取物”,四人玩,轮流转动指针,指着几,就取几条小鱼。这样的材料能拼摆、移动、组合,而且有多种玩法。趣味性指的是材料的色彩、形状、玩法能引起儿童操作的兴趣。例如,让儿童学习按长短排序,如果只提供长短不同的小棒让儿童操作,儿童兴趣不大。如换成不同高矮的塑制小树,大小不同的花盆,让儿童在花盆里栽小树,趣味性就增强了。

(二)恰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树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指导思想

数学活动区是幼儿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经验、体验探索乐趣、建构数学概念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信任幼儿,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参与活动,获得发展。当前,教师在指导数学区活动时,总是不自觉地讲解,示范。这样做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当教师不指导时,就失去探索的兴趣;二是教师的指导干扰了幼儿的探索思路,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幼儿活动时,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作为观察者,应观察幼儿的操作方式,不随意干扰、随意评价。作为引导者,当发现幼儿独立活动产生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并不代劳。作为支持者,要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2.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语言指导、提供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互动等方式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第一,采用语言指导。语言指导是区角活动常用的指导方式之一,包括询问、建议、暗示、鼓励、质疑等方式。但无论采用哪种语言指导方式,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启发性的语言有助于开通幼儿的思路,使幼儿有可能做出多种回答,还能引发幼儿围绕问题展开有效观察、操作、思索活动,帮助幼儿整理知识,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即当幼儿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时,教师启发幼儿相互观摩、讨论,使幼儿向同伴学习。第三,提供材料上的支持。当发现幼儿操作困难或有新的兴趣点时,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使幼儿的学习顺利进行下去。

另外,在指导数学区活动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指导要适时。即指导的时机要恰当。在幼儿的操作活动出现困难时及时指导,使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二是指导要适度。即指导要点到为止,不能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可以建议2~3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供幼儿自己选择,这样的好处是使幼儿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遇到的难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三)建立必要的活动规则

数学区活动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但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需要制定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规则。第一,进区规则。如设置好区域人数标志,本着先来先入的原则,使幼儿明白当进区人数够了时,可以先到其他区域活动。第二,活动时的规则。如不大声喧哗,爱惜材料,玩过材料之后要放回原位、摆放整齐。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操作材料的规则。如增加新内容和投放新材料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操作的规则,使幼儿知道怎样做、怎样玩。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图示的方法记录并在区角展示。只有建立必要的活动规则,才能使数学区活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活动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提供有利于幼儿主动活动的材料,使数学区成为幼儿快乐学习数学的场所。

[1]金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35.

[2]梅纳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南方出版社,2004.56.

[3]崔岚.学前教育新方略——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践与思考[M].2002.

猜你喜欢

儿童幼儿材料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留守儿童
材料
六一儿童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