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研究
——基于信用贷款角度的分析

2016-02-17王翠平

金融经济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小微商业银行贷款

王翠平 袁 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北京 100070)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研究
——基于信用贷款角度的分析

王翠平 袁 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北京 100070)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一种新兴的经济力量,已经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剂。首先,小微企业对社会就业有着相当大的贡献:据统计,我国 70%的城镇居民和 80%以上的农民工在小微企业就业,其中7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再就业集中在小微企业。而且相比大中型企业,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高出4至5倍。其次,小微企业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CHFS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小微企业GDP贡献度为30%,提供了2.37亿个就业岗位。然而,出于自身规模限制,融资困难已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据《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数据推算,我国小微企业仍有2万亿的资金缺口未能通过有效融资渠道解决,整体市场融资需求空间非常大。因此,如何提高小微企业获取贷款的能力已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为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匮乏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尝试为小微企业融资开辟通道,但整体却收效甚微。本文试图换一个角度,从小微企业自身入手,对提高小微企业获取信用贷款的能力提供相关建议。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信用贷款

一、小微企业现状分析

(一)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1.小微企业的界定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最早提出了关于小微企业的界定。他认为小微企业包括: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四大类。这种界定方法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对小微企业的界定相对模糊。2011年6月18日,国务院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以企业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为指标,结合行业特点,从定量的角度对小微企业进行了划分。各个行业的具体划分标准见下表1所示:

表1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2.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小微企业数量十分庞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据统计,2015年我国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提供了2.37亿个就业岗位。这体现出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有着尤其突出的贡献,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吸纳器。支持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就意味着持续创造社会就业岗位,意味着使小型微型企业在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是因为它的生产经营紧跟市场,适应性强,能够随时根据市场需求改变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企业规模小,易于管理,资源利用率高。固定资产投入比重不大,资金回收速度快。产品富有一定特色,可以较好的控制成本。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主要从完善税收政策,加快技术改造,缓解融资困难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给予支持。同时,简化多项行政审批程序,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扫清障碍。

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利方面有:小微企业经营稳定性差,受市场和相关行业的影响较大。企业缺乏长久的发展规划,经营者容易满足,更多的关注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并且,小微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快。受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影响无处不在。

(二)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1.小微企业融资体系

以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为划分依据,小微企业的融资体系划分见如下树状图图2:

图1 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划分

(1)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将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不断地转化为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同时,内源融资受制于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无法进行较大规模的融资。内源融资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和折旧融资两部分。

①留存收益。企业的留存收益主要有两种分配方式。一种是按所占份额分配给股东。另一种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或形成未分配利润,这部分资金保留在企业中,用于未来扩大再生产。会计上将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合并作为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是企业内源性融资的主要来源。

②提取折旧。折旧融资的基本原理在于折旧具有抵税的功能。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来改变当期固定资产折旧额,进而改变当期营业利润,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在前期通过加速折旧减少纳税。虽然纳税总额保持不变,但可以获得现有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③定额负债。根据现行的财务制度结算程序,企业中存在着一定数额的经常性延期支付款项。主要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福利、应交税费、预提费用以及一些其他应付款。

(2)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企业外的经济主体融通资金的行为。外源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选择,从而有效的降低资本成本和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但企业选择外源投资会受到相关政策和制度的限制,同时,外源融资需担负一定的债务风险。

①股权融资。企业现有股东通过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增加注册资本来吸引新股东追加投资的一种融资方式。采用该种融资方式无需承担清偿本金和还付利息的风险,但会稀释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②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债权融资不会稀释原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企业所承担的资本成本也低于普通股融资。但债券融资的门槛较高且受到相关政策的严格管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实际操作能力微乎其微。

③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企业在日常的商品交易活动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信贷关系。成熟的商业信用是企业融通短期资金的重要来源,能够使企业更好的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

④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金广泛、操作简便快捷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解决了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民间借贷的风险性、随意性容易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⑤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小微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把银行信用贷款作为首选的筹资方式。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商业银行的小额微贷模式将更好的惠及小微企业。

2.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据统计,在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形势下,小微企业贷款只占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同小微企业创造的巨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以及国家财政收入是极不相称的。高昂的资本成本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下图2反映了2014年度主要P2P平台的一年期贷款利率,除陆金所在10%以下,其余平台均高于10%,部分平台一年期贷款利率甚至迫近20%,即便是用于短期资金周转,其贷款成本也是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的。相比于P2P平台,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银行的贷款利率显然要低很多,央行公布的2014年度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仅为5.6%,但现实中,当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缺口继续资金周转时,却很难从商业银行及时获得贷款,这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利率低的贷不到,利率高的贷不起。

图2 典型P2P平台2014年名义利率(数据来源:《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4》)

分析这一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量。一方面,与大型国企相比,小微企业受限于较低的信用等级,商业银行在向小微企业放贷时,一般对小微企业采取抵押或要求提供担保的方式。这就需要小微企业支付担保费和相关资产评估费用,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另一方面,繁琐的审批程序也会迫使许多小微企业不得不选择放弃银行贷款,铤而走险选择资本成本较高的P2P平台甚至民间高利贷。

图3 小微企业借款规模与借贷渠道(数据来源:《中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2014》)

从小微企业的借债规模和融资渠道来看,对于小额借款,小微企业更倾向于民间借贷,随着借款额度的增加,小微企业才会转向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借款金额在20-50万的区间时,小微企业在选择民间借款和银行借款的偏好基本一致。以上数据基本可以看出,为了获得少量的资金,小微企业宁可付出高昂的融资成本也会选择较为方便快捷的民间融资,而随着资金需求量的增加,小微企业只能选择通过商业银行融资,而摆在小微企业面前的是居高不下的贷款拒绝率问题。根据《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银行贷款占小微企业负债总额的60%,然而真正可以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仅有6%左右。这表明,虽然银行信贷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首要求助对象,但是申请银行贷款拒绝率相当高。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可以获得的贷款数额较少且多为短期贷款,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中长期发展需要。

图4 小微企业年贷款额变化趋势

银监会提供的近5年的数据显示,2011至2015年,小微企业年贷款余额占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小微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比重却变化不大。这说明,尽管银行贷款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增速要低于其他贷款主体。

二、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难问题分析

(一)商业银行视角下的信用贷款分析

1.商业银行的信贷偏好

以2015年数据为例,四大商业银行占全国金融业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0%,14%,6.6%和11.5%,而中小企业贷款占其全部贷款业务的比重依次为43%,49%,72%,94%。这说明,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小微企业的贷款在其贷款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就越低。资金雄厚的大型商业银行更愿意将资金贷给国有大型企业。

商业银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对外放贷时,需要对风险、收益和成本进行计量和控制。这是一种商业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真实完备的信用记录等问题都会降低其获取贷款的能力,商业银行无法正确判断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偿还能力,从而上浮贷款利率甚至拒绝放贷。

2.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分为总行和地方各级支行两级,在对外放贷时,存在一个贷款审批权的分配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总行在获取小微企业相关信息方面存在障碍。而地方分支行在获取信息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对总行来说,信息不对称会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降低银行的盈利水平,这是一种信息成本。

当总行将贷款审批权下放到分支机构时,也会形成一种代理成本。因此,贷款审批权的下放与否取决于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的大小比较,从而会出现一个均衡的临界点。我可以将这个临界点设定为确定的贷款额度W,就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 银行贷款额度高于W时,信息成本高于代理成本。原则上贷款决策权应有总行决定。

(2) 银行贷款额度低于W时,代理成本高于信息成本。此时将贷款审批权下放于分支机构将有利于提高经营实现经营效率和银行利润最大化。

(3) 当贷款额度等于W时,此时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相等。决策权的最总归属在经济性上无差别。

W的具体数值的确定不仅取决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诸多的宏观因素,还取决于各商业银行各自的业务规模和组织方式,应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

(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自身障碍

1.小微企业信用能力不足

信用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是企业的一种经济软实力。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信用已成为获取银行信用贷款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小微企业整体信用水平不高,信用意识淡薄,部分企业甚至提供虚假财务数据以骗取银行贷款,严重损害商业银行利益。另外,小微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银行获取企业信贷前后的信息都要付出较高的信息成本,无法像监督大企业那样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银行又没有一个有效的信用识别和评级体系,存在信用障碍,导致银企信息不对称,从而使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更加困难。

2.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

我国的小微企业一般带有“家族式”色彩,管理权与经营权合一,管理松散,机构不健全。在财务制度方面,小微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差,一人身兼数职,无法提供完备的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对外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经常发生,从而影响其获取贷款的能力。

具体而言,小微企业的财务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的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落后,造成小微企业对现金管理不严,部分企业往往会产生资金越多越好的观念,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浪费;而另一些小微企业因缺乏周密的资金安排计划,盲目购置过多的固定资产,造成资产流动性降低,容易陷入资金短缺的财务困境;其次,由于缺少严格有力的赊销政策和催收措施,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很容易形成坏账、呆账,致使企业资金回收困难、资金周转停滞,影响其内部融资的能力;再次,很多小微企业存货挤压严重,造成资金呆滞,企业资金周转失灵。然后,由于对固定资产、产成品、原材料等管理不善,容易造成资产浪费,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最后,由于小微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忽视了财经纪律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账目混乱,容易产生虚假账务的现象。

3.缺乏认可的抵押物作担保

我国法律规定,担保贷款可分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抵押担保是目前银行贷款最主要的方式。由于银行业缺乏对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鉴别和定价能力,因而银行对流动资产抵押的接受度不高,而倾向于固定资产抵押。但是, 小微企业本身规模较小,土地使用权价值较低,机器设备难以估价,因而无法提供符合条件的抵押物用作担保,更没有银行普遍乐意接受抵押的商品房、门面房等优质不动产,因此无法迎合商业银行的贷款偏好,。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贷款抵押物品一般变现能力较差、贬值速度快,部分甚至还存在重复抵押的问题,所以一旦发生贷款违约现象,小微企业抵押贷款的回收率就难以保证。因此,出于风险补偿能力的考虑,商业银行不愿意放贷给小微企业。

4.小微企业资金链易断裂

部分小微企业的过分依赖市场,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容易造成积压。过多的存货又会占用企业的资源,造成资金运转不畅,甚至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商业银行顾忌小微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势必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或者直接拒绝向其提供贷款服务。

三、小微企业提高自身融资能力的对策

在前文中,我们分别从企业自身,商业银行角度进行了解读,进而得出了如下小微企业获取信用贷款的核心要素。首先是企业信用,特别是和商业银行的信用往来。其次是企业能否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物或寻求可靠的担保人。第三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偏好,或者说是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的博弈。最后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和资本周转速度。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尝试提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关建议

(1)小微企业应强化内部控制,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透明度。部分企业企图以虚假的财务数据美化其财务报表以套取商业银行贷款,其行为只能是害人害己。小微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才能将自身的真实经营状况展现在银行面前,进而尽最大可能的减轻企业与商业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心,从而有助于企业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首先,要建立合法规范的财务制度。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作为可能债权人的商业银行是十分在意企业财务报表的。然而,由于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够规范,

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小微企业财务报表中可以获取的真实有用的信息十分有限。因此,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互相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真实、完整地披露企业财务信息,为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等外源融资提供制度保证。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小微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报表、网络信息技术、银企对接平台等渠道,加大财务信息披露力度,以此来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削减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从而缩小自身的融资劣势,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信心。最后,要注重培养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重视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力求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使自身处于良好的内部理财环境中。

(2)注重企业信用,及时偿还各项应付款。在日常经营中信守承诺,尽量不拖欠供货商或客户的款项。在信用贷款方面,建立信用贷款清偿预警机制,如果实在因经营困难出现债务危机,应及时与银行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避免因恶意拖欠银行本息而失信于人。一方面,小微企业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诚信意识,在日常经营中牢固树立“信用第一”的经营理念。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创造了企业的文化,管理者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有可能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因此,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有良好诚信意识的,那么他们会加倍关注企业的诚信问题,从而会采取有力措施树立并保持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第二,小微企业要重视诚信的积累,在企业内部,要注重宣传诚信意识,积极塑造企业诚信文化名片;在企业外,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保持良好的还贷记录,为将来的合作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础。

(3)提高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解决产品度依赖市场的弊病。产品过度依赖市场会导致企业的存货大量积压,占用不菲的资金,继而使企业的资金链更加脆弱。为消除这一风险,企业应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特别要及时清理存货,减少仓储成本,避免存货的过度减值。因此,提高创新能力,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对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4)提升自身理财能力,积极发展信贷担保合作伙伴。一方面,小微企业要强化对自由资金的监管。加强对企业现金的管理,要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这样既能保证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得到满足,又能削减现金管理成本。同时,小微企业要强化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要确定合理的原材料存货和产品库存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需要加快账款回收速度,提高资金周转率,减少企业融资次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信用担保机制发生了改变。过去银行注重企业以自身固定资产、土地等价值较高的资本品作抵押物,而现在,商业银行侧重于要求贷款企业提供担保人。因此,企业努力发展实力雄厚,资信较好的商业合作伙伴为自己的担保人也十分关键。

四、结论

(一)综合考虑,银行信用贷款是小微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手段。相比于其他融资方式,银行信用贷款具有融资门槛低,资本成本较小,风险较小等诸多优点。因而可以成为小微企业常规的短期融资工具。随着国家的政策倾斜和银行放贷手续的规范化程度提高,信用贷款融资将更具优势和发展潜力。

(二)信息不对称性导致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存在偏见。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源在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誉和实力的轻视以及小微企业自身不透明的财务状况和粗放的管理。双方的沟通不善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为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双方应构建一种坦诚互信的伙伴关系。商业银行应搁置偏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股新生经济力量。小微企业更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完善自身财务制度和管理方式。

(三)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的博弈决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的归属。上级银行在获取小微企业信息方面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信息成本,而如果上级银行将放贷权下放至基层银行,代理成本也会相伴而生。商业银行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必然会在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四)基于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贷款审批权应放在县域或乡镇级支行。结合相关资料,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特点和小微企业自身贷款额度,就目前而言,商业银行的代理成本远小于获取信息的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将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权下放至县级和乡镇级网点已经势在必行。

(五)构建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共同努力的过程。小微企业的正外部效应决定了政府理应对其提供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的贷款本身也背负着较高的风险。尽快建立政府、银行、小微企业“三位一体”的风险补偿机制,提供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商业氛围才能更好的解决小微企业的信贷问题。

[1] 国家统计局设管司.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国统字〔2011〕75号.

[2] 李华民;吴非.谁在为小微企业融资:一个经济解释[J].财贸经济, 2015, (05):48-58.

[3] 王国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07).

[4] 赵昊,李明贤.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6,(1).

[5] 彭博.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2):88-89.

[6] 薛强,樊宏霞,路改玲.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CNKI,2012.

[7] 朱顺泉.信用评级理论、方法、模型与应用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5-40.

[8] 武捷思.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

[9]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文选[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0]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11] 刘学胜.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难点及对策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2,(02):28.

[12] 王天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3] 何方园.小微企业联合担保运行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F].湘潭大学,2013.

[14] 李志辉,李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识别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经济学,2005.

[15] 张岭,张胜.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7).

[16] 陈勇阳.信用评估-理论与实务[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7] 刘轩,赵前,王征,阂嘉宁.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模式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3).

[18] 李茵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19] 叶伟春.信用评级理论与实务[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150-154.

小微企业在维持经营和实现自身发展壮大中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包括企业税后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以及吸收外来投资等。另一方面在于获取贷款。由于小微企业受到自身规模的限制,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外部资金的支持。《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称,74%的小微企业首选向银行贷款,显示银行仍然是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其中,选择中小银行作为首选融资渠道的企业占比达32.89%,远高于大型银行的12.44%。显示中小银行是当前小微金融服务市场中当仁不让的主力。相比民间借贷、信用担保、股权出让等融资方式,银行信贷融资由于具备资本成本相对较低,业务操作规范且不稀释控股权等优点,仍然是小微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首选方案。因此,如何获取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银行信用贷款成为小微企业安身立命的关键。

猜你喜欢

小微商业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小微企业借款人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还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