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 帮 菇 农 找 销 路

2016-02-16张延伟

资源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菇农销路禹州市

◎张延伟

乐 帮 菇 农 找 销 路

◎张延伟

磨街乡常门村地处禹州市西部偏远山区,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有276户,1160口人,其中贫困户146户;村子周围四山三岭夹两沟,人均耕地不足半亩;村里只有一条和外界相通的狭窄道路且年久失修,用电、供水设施不完善。村里无任何集体收入,除10户从事种植、养殖业外,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2015年7月,按照上级关于“双百双万”驻村帮扶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禹州市国土资源局驻村工作队一行5人入驻常门村开展帮扶工作。

为帮助常门村群众早日脱贫,驻村队员们在着手解决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热点问题,筹资建设体育文化广场,配备健身器材,绘制文化墙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针对村民王俭等具有蘑菇栽培基础,但由于技术、资金、销路等因素制约,难以形成规模的实际,联系并邀请河南省科学研究院生物研究所、省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的专家到村里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引导他们走“公司+农户”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新建蘑菇栽培大棚9个,影响和带动更多农户靠食用菌栽培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0月3日是常门村新建蘑菇大棚头茬蘑菇收获的日子。当时正值国庆假期,驻村队员们都没休息,一心要为菇农们尽快打开销路。当天傍晚,在驻村工作队的倡议下,王俭开着他的面包车,拉着收获的300余公斤鲜蘑菇来到了禹州市东区夏禹公园大门口摆起了地摊,驻村第一书记吴明伟则启动自己的摩托车,用车灯帮着照明。夏禹公园里人来人往,吴明伟等也起劲帮着吆喝,两三个钟头过去,近200袋鲜蘑菇被市民抢购一空,王俭等菇农脸上露出了笑容。

10月5日,驻村工作队又主动和禹州市卫计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系,陪同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再赴常门村采集蘑菇样本进行检验检疫,力争取得常门蘑菇走向市场的“合格证”。10月8日一上班,他们就来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如愿拿到了“常门村生产的蘑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证明,并在第一时间送到了王俭等菇农手里。

目前,驻村工作队正和菇农一起与市内两所高中食堂洽谈鲜菇供应事宜。下一步,他们还将和禹州市餐饮协会取得联系,争取常门村每天生产的鲜蘑菇全部配送至全市100多家大中型餐饮企业,让菇农们永不再为销路发愁。

猜你喜欢

菇农销路禹州市
给土特产穿“花衣” 打开销路闯出富路
菇农装袋忙
禹州市夏都中心学校表彰优秀学生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销路受阻,超100亿产值“蛙类养殖”损失严重!业内人士呼吁:禁售须谨慎
禹州市
急! 成蟹没销路,蟹苗运输困难,蟹农在线求救
走千家、解“五难”的实干家——追记禹州市老促会会长马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