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感悟

2016-02-16姜文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教材情境数学

◆姜文星

(河北省承德县特殊教育学校)

浅谈对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感悟

◆姜文星

(河北省承德县特殊教育学校)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的教材更贴近生活了,而且进一步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其魅力;新教材还紧密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编排体系上、知识结构上、趣味性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初中数学 新教材 变化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鲜出炉了,当我拿着这本图文并茂的数学书翻开里面的彩页时,我也被深深地吸引了,下面就谈谈我在课改实验期间对教材的一点看法及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知识结构上、趣味性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新教材一改往日的死板,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用了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科书在提供数学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供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教科书中还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景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

二、新教材更贴近生活了,而且进一步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新教材更注重实际,贴近生活,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琐事入手,使知识的发生过程更为自然,有水到渠成的功效。对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意周围的事态,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把数学的发展与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统一,更体现了数学是工具学科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离不开数学,因此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也是新教材所想和要去表达、传递的一种信息,它使大部份学生喜欢它,同时因它而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其魅力。让学生明白数学原本并不神秘,它是非常好用的。

三、新教材紧密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本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教材的语言插图等等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生活中小到细菌大到星球,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新教材的整式的运算一章的第一课中,首先提供了一个设计方案,而且从介绍整式的知识到整式的运算都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感到这不就是生活中常看到而没留心去思考的实际问题吗?因此学生的兴趣很浓,探索解答问题的热情很高,同时很自然地走进了新知识,了解了真实产生的背景和概念。

四、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过去的教材注重理论、计算能力、概念、定义的理解严密的逻辑推理。新教材注重学习过程、沟通和合作。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发现自己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在截一个几何体时,具体说截一个正方体,如果不是两人协作,共同操作橡皮泥,不管一个人能力有多强,都截不出截面是三角形,更别说是五边形和六边形了(因为要有一个人扶着,另一个人截)。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新教材提倡动脑、动口、动手,重表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五、新教材加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让学生在符号的海洋中作布朗运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然视而不见,只满足于思维体操的功能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不适时宜了。通过抽象概括,建构数学模型等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定理、公式等是从现实世界中经过逐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数学模型,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可以反过来应用与现实世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六、新教材需探讨之处

教材没有配套评价试题,教师自己出题往往会凭经验,与新教材的要求脱节;操作分散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课堂局面难于控制(让他们做几何体易变成玩橡皮泥,后面几何体的分类就没人听课了),新教材的第一章每1节的教学目标不太明确。如“展开与折叠”是为什么?“截一个几何体”又是为什么?从不同方向看是要认识数学思想上的什么?说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想象思维,这样的目标太大、太空、不着边际。对概念不做定性的描述,容易使学生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差;而有理数一章,显然忽略了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内容,以致学生不理解“a的相反数是-a”。应鼓励并加强在文字中提炼数学符号及数学思想的教学。新教材使备课难度加大,教师用书只有教学目标极少的参考指标,具体指导几乎没有,老师需要挖空心思备一节课需大量的时间,上课与备课时间比是1∶8左右,是否也能给老师减减负担?困惑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果中考指挥棒不变,考试方式不变,改革怕是穿新鞋,走老路。

总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刚刚起步,作为第一批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虽然我们从理念上、操作上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但要想实验成功使课改方案能顺利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大胆探索。

猜你喜欢

新教材情境数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