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
2016-02-16吴晓妹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100010
文/吴晓妹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010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
文/吴晓妹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1000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工程建设的造价问题成为企业发展收益的一个重要方向。BIM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企业、政府等各方的共赢。本文对于BIM技术在国内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背景及应用进行了介绍。
造价管理;BIM;管理模式
一、前言
一个项目工程能否创造良好的收益,取决于其工程造价管理的成败。工程造价管理对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费用进行了确定、控制和管理,通过对于工程造价的调控,使得项目创收的利益最大化。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其规模不断扩大,工作程序不断复杂化、系统化,因而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要求愈发的高。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对建筑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很大的障碍。随着工程造价管理的不断改进发展,BIM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BIM技术能够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更加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
二、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企业还采用的是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这种造价管理体系比较保守,因而造就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与现阶段飞速发展的建筑行业无法同步运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在国内对于造价管理没有系统的培训,导致大部分的从业者都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素养,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对现代造价管理的认识比较滞后。即便有工程造价专业出身的业内人员,但其与现代造价所需求的人才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1]。
(二)管理技术的局限性
因为整个工程师比较庞大的,各个施工环节的相互连接是非常重要的,故而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对管理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国内的传统管理模式导致造价管理技术在面对大量的需要处理和分析的复杂信息数据时,无法做到足够的精细化,无法使其功能性完整发挥,严重拖滞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大量的企业单位在进行造价管理时无法做到将工作实施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得各个工序、各个工种、各个环节并不能完美有效的结合,因而并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2]。
(三)计算模式与市场脱节
政府部门为了促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其宏观调控手段使得如今的造价管理模式大都是以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地区主管部门统一编制的预算定额结合调整的市场动态价来计算),由于其信息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导致其所得的信息及数据与市场脱轨。施工单位采用传统的计价管理模式,采用统一的定额,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际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并且由于地域的差异,统一的定额使得不同的地区之间无法同时做到收益最大化,因而造成了不同地域的造价管理的人才浪费和资源低利用率。
(四)管理方式有缺陷
上述的多种现状弊端,大都是由于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的不合理运用所导致的,其余日益发展前进的建筑工程需求不相匹配。政府方面对于行业体制和法律制度并没有相对应的合理的监督管理,导致一些不法行为(譬如财务漏洞、违法转包、行业垄断等等)的出现,这就扰乱了行业规则,并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因而政府部门应该注重相关行业的体制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建立,进一步改进和约束不法行为的出现。对于企业来说,并没有一个有效合理的造价管理模式,大部分的投资商及企业管理者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利益上,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导致整个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形成了较大的成本浪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对于造价管理模式的精细化运行的重要性,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这里,这便证明了BIM模式来临的必要性。
三、BIM的精细化应用
(一)概念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也叫建筑信息模型,是一个能够进行信息共享的资源平台,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参数信息对项目相关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并对整合好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和传输[2]。它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改进的一种三维空间、四维时间、五维成本的集成技术。
(二)优点
BIM模型是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技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得到。BIM推行项目工程的设计工作、施工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工程信息更加模型化和参数化,被誉之为管理行业的革命性技术。能够大幅的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对于项目信息的认知理解和使用及工作效率,将项目成本做到最低,对于项目的管理工作做到精准化,细化到每一个施工工序,是现代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三)应用
BIM在建立了一个三位模型之后,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含了整个项目进程中所有的工作,而且贯穿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各个阶段。
1.项目决策投资阶段
项目的投资决策是一个项目建立的基石,在决策阶段,投资者可以通过BIM技术看到项目工程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而做出评价决定。造价人员可以利用BIM模型中的可运算性,并结合类似项目的BIM数据组建模型,快速统计工程量的信息,在没有图纸的前途下完成项目的成本估算,为投资者进行项目投资提供依据[3]。
2.项目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是控制整个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在进行初步设计的时候,利用BIM模型对初始工程量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在技术可行和安全保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造价成本。并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后期的设计变更,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3.项目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招标代理机构或建设单位可以利用BIM模型中的工程信息快速提取出工程量信息,利用BIM造价软件结合项目具体特征贬值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可以利用BIM造价软件套取企业定额等,进而编制出投标报价,政府部门可以利用BIM与互联网的结合进行招投标监督,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最大可能性的保证公平公正。
结语:
BIM技术的出现,较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有着各方面相当大的改善,使项目造价管理在精准化方面做到更好。企业应该对这种新型的技术模型进行学习运用,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政府部门在提供相关条件的同时还应优化规范措施,以达到共赢。
[1]周于惟.张雪.应悦.傅玉贞.沈华婷.孙明磊.BIM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31(4):49-51.
[2]刘冬学.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5(12):128;130.
[3]操双春.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