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高等教育信息化前沿发展研究
2016-02-16马子悦
马子悦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2200)
荷兰高等教育信息化前沿发展研究
马子悦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2200)
荷兰是西欧传统发达国家,也是在教育体制建设和教育改革上颇有建树的国家,尤其是其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享誉全球。文章主要从荷兰教育科研网的创新工程、大数据在发展“定制教育”中的推动作用,以及荷兰开放大学的创新和跨国信息共享三方面分析阐释了现今推动荷兰高等教育中信息化建设普及和创新的路径和机制,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建设提供借鉴。
荷兰;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笔者自2016年9月于荷兰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访问,在此期间对荷兰高等教育信息化有直观的感受和了解。笔者在荷兰研讨课堂上看到了一个独特的景观:教师一进门,不是站上讲台,而是把今天的学习安排写到电子白板上后就退到一边,由学生就白板上的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更像一个裁判员和记录员,负责跟踪讨论进程、记录学生表现、引导讨论走向、总结学生观点。一堂课下来,老师只是在课堂最后解答了学生在提前预习教科书内容后存在的疑惑,并没有长篇累牍的讲述。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必须提前进行做大量的预习准备和资料查阅,而这些都由教师在学期伊始就通过教学终端提前发送到每个学生的个人智能管理平台上。
以上只是荷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直观掠影。这种独特的学习体验离不开高度的信息化建设,而这背后是值得借鉴的制度设计和教学理念。
二、荷兰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最新进程
荷兰的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涵盖高等学术教育 (即A-cademichighereducation,简称WO)和高等专科教育 (即Professionalhighereducation,简称HBO(,以及专门面向外国学生的国际教育(IO)。[1]可以说,在整个高等教育谱系中,荷兰都充分利用了先进技术优势进行了信息化变革,并不间断地实施创新、交流和改进措施。
1.荷兰教育科研网的创新工程
教育信息化一直属于荷兰政府战略性关注的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长期规划的制定来保障其连续性。在具体执行层面上,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分散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当前,荷兰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资金制度是: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部制定的资金框架下,政府合作协议确保了各学校能稳定地得到财政投资,但各高校在如何使用资金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也为高校科学合理地使用发展资金提出了挑战。
因此,为荷兰高等教育和研究的信息化提供协作性支持的全国性公共组织——荷兰教育科研网(SURFnet Foundation,以下简称SURF)应运而生。SURF不是政府的分支,而更像是政府的合作方,每年需向政府提交工作报告并制定下一年度的信息化发展规划。SURF的具体组织架构包括负责决策规划的SURF办公室,以及三个执行机构:SURFnet(负责提供ICT基础设施网络)、SURFmarket(负责与ICT供应商进行交易和向符合条件的购买者出售折扣产品)和SURFsara(全国性的超级计算机中心)。当前SURF网络已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宽带网,遍布荷兰全境的免费学生漫游网(eduroam)就是SURFnet提供的服务之一。除自身组织架构以外,SURF还参与一系列组织外机构的建设来扩展活动空间,如在2010年与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OW)合作成立了目前荷兰最先进的数字科研(EScience)中心,以及由SURF单一控股的高质量ICT服务供应商Vancis。当前,SURF正处于2015年到2018年战略规划(“2015-2018SURFStrategic Plan”)阶段。在这一阶段,SURF重点投入的创新型工程包括:以太网局域网建设工程(E-LAN);与荷兰高校医学中心(UMCs(合作的“云项目“;欧洲GÉANT研究网络工程和GN4发展项目;第八代SURF网络建设工程(SURFne8);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建设。[2]
由此带来的迅捷和便利贯穿在荷兰高等教育学习体验的全过程。以某个学生为例,在他报到注册后,可立即凭借个人账号可以登录个性化的智能电脑界面,自由使用云存储平台。学生和教学人员还可以在荷兰全境所有大学附近区域连接遍布各个城市的免费学生无线漫游网络(eduroam),随时使用各大数据库资源。一位莱顿大学(University of Leiden)的学生如果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选修了其他课程,那么他无需支付额外费用或重置网络,就能享受到同样稳定、安全的学生无线网。另外,通过学务智能管理平台(如Nestor),学生可以进行获取课程资源和课外链接、建立讨论组、注册课程和考试等多种操作,享受近在咫尺的资源共享和学习平台。
2.用大数据打造“定制教育”
荷兰教育历来秉承一种独特的“服务”理念,即把支付学费的学生看做支付服务费的顾客,无论是校务职员还是讲师教授,学生都享有与其面谈、获得指导和建议的权利。除了知识的传授者这一常规身份外,教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答疑者和服务者,并且后者的身份愈来愈被看重和强调。在这种理念的基础上,发展教育革新理念中前沿的“定制教育”(Customised Education)成为近年来荷兰教育的关键词,着重专业发展、能力建设和兴趣培养。这一发展趋势也为大数据的运用提供了土壤。
在SURF正在建设的六大“定制教育”工程中,包括IT教育创新、开放的在线教育、测试和以测试为驱动的学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习分析以及创新ICT应用试验台。[3]其中,学习分析的重要地位使得大数据在荷兰定制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是“一切皆可量化”,教师就不能仅凭回忆、经验和猜测做决定。在荷兰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可以充分主导课堂,而教师和其他教学工作人员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表现的记录引入对学生指导和评价的量化机制,并阶段性地分析学习数据。教师在课堂上记录的内容常常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发言次数、发言正确率、互动时长、发言表现、提问题的次数、回答问题的次数、课堂展示和小作业的分数等,而学校教务人员则在整体上分析从每一届到每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综合表现平均数值、考试分数汇总、迟到早退情况、升学退学率以及对教师和课程的评价状况等。这样细化的数据记录,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教学质量、学生表现和进步,不仅能及时、应变地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建议,还能准确、客观做出对学生的评价,更能对学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性分析,从而调整教学进程。而在学校层面上,大数据在“定制教育”方面的应用对数字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应用(DLWO(的改善、学校课程开设、考试设计和教务改革也起到了助力作用。
3.开放大学的发展和跨国信息共享
荷兰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重点关注教育设备和电子教育资源的可用性(Accessibility(。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架构起遍布全国的学生无线信息网络外,另一个重要实践就是荷兰开放大学的建设和革新。“开放大学”即开放式的远程教育高等院校,这一理念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我国也于2012年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开放大学,立下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荷兰开放大学早在1984年就由荷兰政府批准建立,笔者总结其最大特点有三个:其一是超过60%的部分来自于公共投入;其二是对各种前沿教育信息化成果的积极试验和运用;三是普及度高,社会声誉好,在2015年度荷兰大学指南(KeuzegidsUniversiteiten)上,荷兰开放大学击败了众多荷兰名校,获得“最佳大学”称号。作为荷兰开放式远程教育的先驱,荷兰开放大学历来有运用前沿远程教育技术的传统。笔者在荷兰曾亲眼目睹一位普通的荷兰餐厅老板是如何在下午无人点餐的时间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打开Studienet学习网站进行远程学习的。除了Studienet这一网课平台外,开放大学还向学生们提供Modulair、ELO等学习支持平台。[4]
另一方面,由于荷兰是欧盟最早和最重要的成员国之一,荷兰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充分反映了欧盟各国教育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向。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云平台和数据库的服务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全欧洲,而不仅仅是荷兰。知识交换联盟(KEAlliance)由包括SURF在内的欧洲各国主要信息化建设组织构成,致力于在高等教育ICT基础设施建设上制定欧洲各国相协调的政策。例如,知识交换联盟已经开发出了跨国的软件许可证,推动 “开放渠道”(Open Access)项目的建设,着力保障研究数据的跨国可获性。在国际层面上,除了与英国、丹麦、德国等国的教育信息化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推动欧洲内部信息化建设交流与协调,荷兰每年都会派SURF专家参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举办的国际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
这一覆盖欧洲的信息共享体系建设的新进程是:2014 年3月,欧洲研究数据管理支持基础设施模型(SIM4RDM(完成建设,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使用数据基础设施的指导性建议。这一模型使得研究者可以在更权威的网络平台上进行数据评估和数据管理,并能根据实时更新的政策建议改进自己的研究计划。
三、对国内的启示
1.信息化建设理念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是目的,而是让课堂最终成为学生主导的“领地”的手段。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高校可以运用最新通讯技术保障资源的可获性和交流的便捷性,可以用大数据打造一个完全基于学生个人表现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可以运用云技术创造资源共享和交流的空间,但这些都不是终点。在国内,很多高校也开通了学生的智能平台,也选派优秀教师录制了“慕课”,但学生的接受度和实际利用率可能很低。而在荷兰,在一堂由学生主导的讨论课上,如果不在课前自主运用学校提供的信息化学习载体并大量阅读,就无法完成预期的课堂表现,更关键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会将学生表现如实记录并数据化为考量成绩的标准。只要“教师主导“的授课理念不变,课堂的基本环节没变,学生缺乏自主利用这些信息化设施的必要激励,信息化教学设施就难以得到发挥的空间。
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摒弃以硬件建设论成败的理念。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是赶工程,无论是理念的塑造还是设备的完善都不在一朝一夕。评判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关键,不仅在建设率,更在使用率。教育信息化最终关注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背后的学生。另一方面,结合荷兰跨国信息交流的事例,应该认识到,国际组织和跨国性学术团体的交流,将对缩短教育信息化理念的差距、促进ICT基础设施建设经验的分享发挥重要作用。而参与跨国性学术团体,更是融入区域高校信息化建设主流的重要途径。在荷兰的案例中,欧盟范围内的经验和技术交流始终是一个前进的推力,而思考如何让我国各高校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与东亚范围内其他高校交流和接轨,也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发展理念。
2.资金、协作和人才战略
用战略的眼光谋划开放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是我国能从荷兰教育信息化发展动向中得到的另一个启示。在资金战略上,我国信息化建设可以借鉴荷兰案例,在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一方面,设立专门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基金会,不仅接受政府资金,也可以接受来自基金会、企业家和个人的资助,从而扩展资金空间;另一方面,在资金的利用上,荷兰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在购买软件和其他ICT产品时享有折扣价格,其间的价格空缺会由SURF来支付补足。我国也同样可以在ICT基础设施交易阶段与供应商谈判,为高校提供优惠的购买价格,从而在资金上鼓励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在SURF对荷兰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的各种支持作用中,整合资源、促成协作的作用不可或缺。在我国,主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部门也应当更加重视协作的力量,不仅整合专家资源、提供发展建议、建设合作平台、评估和监测成果,还可以直接选派专家参与各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协作性理念不仅是全国性的,还应当是国际性的,即致力于更开放的数据通道建设,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部门合作,为区域内的作者、读者、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建设免费的、高质量的研究数据交流平台和在线查找系统。而从人才的角度讲,SURF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的关键,在于一大批数据专家的集合和培养。人才培养的视野,不能局限于“专家”,而应当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数据科学家,即一群能够不受旧观念的影响、能够倾听数据发出的声音,从数据的相关关系做判断的信息化建设专家。
3.发挥远程教育建设自主性
我国刚刚起步的开放大学建设同样需要长远的战略支撑。“远程教育”这一理念看上去很美,但在很多场合中却更像是培训机构布置的一个“陷阱”,尤其在我国就业市场对函授学位等远程教育经历评价不高的背景下。荷兰开放大学的成就是很值得借鉴的案例。在荷兰,荷兰开放大学被公认为是和乌特列支大学(University of Utrecht)和莱顿大学(Universityof Leiden(等顶尖院校同在一组的真正的大学之一,其在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和文化科学上的专业排名位居荷兰前列。截止到2014年,荷兰开放大学已经连续五年排名荷兰高校学生满意度调查之首。从这些排名中不难看出,开放大学并未被“特殊对待”而排除出荷兰高等教育体系,它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补充性地位并不妨碍其提高教学质量。从荷兰的经验来看,高等远程教育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其关键是要向对待一所真正的大学一般对待开放大学,发挥开放大学的自主性,而不能单单靠政府政策主导。应当允许开放大学制定自身的信息化发展计划,并自主地规划ICT投入在学校资金中所占的份额。
四、结语
由于各国家发展的进程不同,荷兰高等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有不可复制和难以模仿的部分,对于荷兰经验的借鉴也不能着眼于技术上的追赶。当然,技术并不是全部。即使是在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高、技术教育环境配置良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在很多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地方,或是信息化建设规划混乱、资源浪费严重的地方,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仍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说,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只是高等教育革新的一个背景,在ICT和大数据技术背后,缩小数据鸿沟、改善学习设计才是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路径。这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当前需要铭记的“金规则”。
[1]荷兰教育、文化与科学部官网.https://www.government.nl/m inistries/m inistry-of-education-culture-andscience.
[2]荷兰教育科研网官网.https://www.surf.nl.
[3]荷兰教育科研网“定制教育”平台.https://www.surf. nl/en/innovationprojects/custom ised-education.htm l.
[4]荷兰开放大学官网.http://www.ou.nl.
(编辑:郭桂真)
G434
A
1673-8454(2016)16-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