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要有游戏“作伴”的探索

2016-02-16王会珠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作伴美术游戏

◆王会珠

(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

小学美术要有游戏“作伴”的探索

◆王会珠

(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

游戏符合小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合作能力,尤其是低年级美术课,游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趣味。因此,游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进行了探索。

小学美术 游戏教学 学习兴趣

高尔基曾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游戏特别迷恋,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游戏,发挥游戏的激趣作用,必定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小学美术长期教学工作中,笔者亲身验证了游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极积作用。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美育教育。

一、借助游戏导入新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借助游戏的导入方式能够增添新课教学的神秘色彩,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入课程的下一环节作铺垫,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摸一摸 画一画》内容时,由于本节内容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并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其中引导学生通过知觉,运用主观能动性,表现感知觉是本节的教学难点。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教师可巧用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用两个黑色、严实的袋子装着两种感觉的物品,为了激发学生迫切亲自体验物品触觉的冲动,教师可借助神秘言语,同时提出让参与的学生尝试用点、线、面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手中的触觉。在学生将手伸进袋子时,那瞬间的表情好奇、有恐惧、有疑问、有微笑……从这一系列的不同表情,可以看出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氛围被不断推向高潮。结果学生不仅创造了许多表现感知觉的绘画表现形式,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视觉表达能力。又如上《吹泡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一起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然后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轻松、愉悦的教学定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自己做帽子》的教学中,上课开始时教师可用“帽子戏法”的游戏导入教学,师生一起参与猜猜帽子小精灵躲在哪个帽子里,猜对了就有礼物过程。这种诱导性的游戏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老师枯燥的讲解。

二、巧妙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活动,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新课讲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学生知识的基础,如果能在讲授过程中融入游戏活动,使教学趣味性,课堂气氛轻松花,并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的“玩”,这必然激起小学生美术学习强烈兴趣。例如,在学习《倒影》这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晴天,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列队,让学生一字排开,并要求学生做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动作。教学阵地由教室变为操场,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奇怪,此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在做动作的同时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变化。能够认真仔细观察的学生则会发现我们做的从各种动作都会呈现在地上。这时所有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起,纷纷对着地面摆起了各种各样的pose,引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并在笑声中学生也逐步明白了教师的意图。为了将学生从无意识的“玩”吸引有意识的“玩”,教师提出“怎么画下我们的影子”问题。学生会马上从游戏的欢乐中抓到课堂上的深深地思考,经过一番思考后,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方法相继涌现出来:照样子画一个轮廓,再涂黑;就像剪蝴蝶那样,对折下画一半剪下来就有影子了等。游戏中穿插课堂主题,让学生从游戏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结果不仅让学生勇于参与画倒影方法的讨论中,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自主探索。又如,在教学《美丽的盘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做汤圆”“做面条”“做面饼”等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会不经意间就完成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创作过程,为了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让学生在面饼(盘子)上变魔术,看谁的面饼变化最快、最有想象力。学生在强烈创造欲望的驱使下定会踊跃参加比赛。

三、巧设课堂尾声的游戏活动,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临下课前5分钟大部分学生容易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尾声,为了使学生始终维持饱满、高涨的情绪,延伸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巧设一些竞赛类的游戏,不仅让学生的身心疲劳得以缓解,也可以让他们愉快地结束这节课,乐学而不倦。例如,在学《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手的律动操视频,然后教学生练习“我要好好学习”“我喜欢你”“你真了不起”等一些简单的手语,最后让学生用学会的手语相互评价学习成果。这种游戏虽然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时间,但能大大增加学生观察手的特征的兴趣,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游戏做伴的小学美术课堂,让儿童能够走进美术中,亲身感受美术的艺术美;通过参与美术游戏,真切了解到美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认清美术的内涵美;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回到美术中去,接受美育熏陶,从而真正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游戏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师在设计美术游戏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使美术课不会变成学生放任自由的“玩耍课”,真正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1]张阿瑜.快乐学习 乐趣横生——谈小学美术游戏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5,(09).

[2]施景蓉.小学美术课堂上的“激趣”策略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8).

[3]焦秀凤.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J].华夏教师,2013,(03).

猜你喜欢

作伴美术游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书香作伴
刘波:大海与我作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冬季“大”作伴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