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分析

2016-02-16许桂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文本

◆许桂娟

(公主岭市怀德一中)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分析

◆许桂娟

(公主岭市怀德一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出现频率比较高,诗歌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古典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思想,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诗歌的这种陶冶情操、涵养思想的作用发挥出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使诗歌文本解读的教学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张扬个性、注重人文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通过分析诗歌的内涵与意境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文本解读

诗歌在众多的写作形式中属于情感的表达比较丰富和直接的文本类型,而且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通过阅读诗歌能够体会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情绪以及思想,因此在进行诗歌类文章的学习时需要进行文本的解读,加强对学生诗歌情感的陶冶,传统的诗歌教学对于文本解读的方式不能充分地表达诗歌的意蕴,需要进行改革。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的含义与作用

文本解读是一个文学审美与文学接受的过程,人们通过用自己的知识经历对文本进行诠释,实现文本内容涵义上的突破,加入读者自身的心理活动。在文本解读的时候,读者应该真正地投入到文本之中,与文本的作者通过文字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人生感悟以及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使文本解读到达一个更加透彻的、深入的高度。对诗歌文本进行的解读,主要可以起到生成性与体验性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文本的解读中具备很大部分已成事实的思想与解读体系,人们能够进行直接的使用,但是随着时间的跨度增大,其中已成的思想体系与现代社会的认知产生了差异,需要对其开展新的意义的解读与分析,由此可见,文本解读与当时的情绪、读者因素、时代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读者必须充分的理解诗歌中的意义,从作者的实际思想情感出发,使得新的解读既不违背作者的本意又能够与时代观念相符合,对其进行创新性的理解与诠释,要想使文本解读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拓展与探究。另一方面,文本解读的体验性就是说读者在解读时可以获得身心方面的感悟,将文本传达的意义渗透进灵魂,触发读者的情感体悟,对文本中蕴含的生命价值、思想情感等进行诠释。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的对策

1.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目标对策

在这一对策的实施中,主要是以课程标准为主要目标进行分析,诗歌文本解读中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性情以及涵养心灵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诗歌文本中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美的元素,阅读诗歌可以体会到其中博大精神的语言艺术,要想获得审美体验就需要对其中的字句进行反复的品读,是各种的语言有时是明朗的,有时是灰暗、苦闷的,这些都是其蕴含的情绪,通过这种色彩的传达来表现人的心理变化。比如诗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就用十四个叠字来表达自身的情绪感受,再有词中的“正伤心”“满地黄花”“憔悴”“独自”等词语表达的作者孤寂愁闷的心境,读者在解读时深入的去体味其中字词的内涵就可以探知作者内心的情绪变化,达到读者、作者与文本之间的连通。另外,还要注重诗歌文本的陶冶性的意义,关注自身情感方面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成长,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对知识的学习记忆上面,是各种蕴含的历史文化、对生命探索的意义等都可以实现对学生情感、思想的陶冶,让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不断的充盈。

2.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教师教学策略

教师是诗歌文本解读的重要角色,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既可以从学生的自身出发解读诗歌,又可以在诗歌的文本解读中把握文本的走向,让学生得到智力训练。对于诗歌文本的解读应该先从诵读开始,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属于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灵方面的感受,通过对诗歌进行诵读可以使其中蕴含的情感外化出来,比如苏轼的《念奴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就会给人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受,读来让人顿生豪情。另外,在诗歌文本解读中还应提倡对话,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去左右学生的思想,文本解读中的对话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感受,与诗歌进行对话,走进诗歌的世界之中,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层面对诗歌进行透视从而达到自身知识面拓展的作用。

3.超越诗歌文本进行意义深化

在诗歌文本基础上进行的语文教学只是基础部分,不仅要提高阅读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的能力,要想获得思维的多层面发展就需要超越文本,在原有的语文诗歌教学中,对诗歌的文本解读通常是片面的,对于提出的问题都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答案,这对于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是一种阻碍,也会阻碍其鉴赏能力的提升,在于诗歌文本的对话中应该积极的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情感体悟来填补文本中的空缺,在对诗歌进行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一些突破,比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就可以由“丁香”这一事物所蕴含的愁思进行拓展,联想到“折柳”“菊花”“红豆”等事物自身在诗歌中所蕴含的相类似的意义,可以使诗歌意象更加明确,也可以实现诗歌文本的超越。

三、结束语

针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文本解读在整体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发展为最终的目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模式,使得诗歌文本解读方面的学习可以实现创新,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诗歌教学中文本美学元素的挖掘,使原来的较为死板的诗歌教学可以充满乐趣与活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1]曹文生.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渤海大学,2012.

[2]隋本吉.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李海会.重视文本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诗歌文本
诗歌不除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诗歌岛·八面来风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