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悬念”法的运用
2016-02-16姜海春
◆姜海春
(吉林省双辽市永加乡中心小学校)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悬念”法的运用
◆姜海春
(吉林省双辽市永加乡中心小学校)
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能够善于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分阶段来尝试运用多种“悬念”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悬念法 设疑 兴趣 语文教学
教师站在三尺讲台,在教学方法上也是有艺术追求的,要能够恰切地运用一些讲授技巧和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听课、学习兴趣,不然,干巴巴的导入和平淡的课堂氛围,一定收不到良好的听课效果。设置“悬念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是巨大的,现加以简要解析。
一、进入课文讲授前,采用“预告设疑”的方法
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电视节目惯用的“设疑”方法,即在讲授课文之前,利用一两句概括式的语句,将课文最精彩、最重要、最吸引人、最有艺术魅力的地方,用疑问句的形式预先加以“告知”,使学生在听后立刻产生急于进入课文学习的热情。比如,在教学《丑菊》之前,可以对学生做以下“设疑”式的讲解:“有一种花,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的名字叫做菊花。菊花在中国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三,‘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量居第一。菊花有着清寒傲雪的品质,古代文人墨客都对菊花大加欣赏,称赞菊花的诗句文章数不胜数,古代神话传说更是赋予了菊花长寿、吉祥的含义。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种集所有盛誉于一身的花,应该是美丽的才对啊,那为什么还有人称之为‘丑菊’呢?难道菊花也有丑陋难看的吗?‘丑菊’真的是很丑吗?‘丑菊’究竟有没有它好看的地方呢?请看《丑菊》一文。”通过这样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进入对菊花究竟是“美”还是“丑”的思考之中,并急于想知道答案,进而使学生知道只有学习了《丑菊》这篇文章才能找到答案,于是,学习的兴趣一下子提升起来,而且也使学生提前关注了文章的重点所在。
二、进入课文讲授时,采用多种设疑的方法
1.步步设疑法。按课文的内在行文顺序,一步步设置疑问。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提问,锻炼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自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让自己通过解决教师所设置的疑问将自己出“迷宫”,这样一来,会使学生对课文投入高度的关注力,仔细阅读课文,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训练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学习的能力。比如,讲授《草船借箭》时,教师告诉学生:周瑜让诸葛亮造箭时对诸葛亮说,他想的和自己一样,军队缺箭,想让诸葛亮负责赶造十万支箭。这里就可以步步设疑:第一,周瑜怎能把造箭的重大任务交给诸葛亮来完成呢?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会发现答案,原因就是周瑜想要利用诸葛亮根本完不成任务而陷害诸葛亮。第二,诸葛亮信心十足地答应了周瑜,而且不急不慌,更是回应能在三天之内就完成任务,诸葛亮为什么会充满信心,他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造出十万只箭吗?第三,诸葛亮的任务本来是造箭,却向鲁肃借船,这是什么道理呢?对造箭有什么帮助吗?这样,学生就会围绕这些引人关注的疑问仔细阅读课文,一探究竟。于是,当读到“草船借箭”这一情节时,学生终于恍然大悟。教师伺机提出第四个问题,即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的“神”体现在什么地方?“妙”又表现在哪里?就这样,将《草船借箭》这节课用连续的几个疑问有机地贯穿起来,学生始终思维活跃,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主动动脑去学习课文,认真听讲,终有所获,明白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2.借某种结果设疑,即给出某种不可预知的结果让学生进行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时,可以对学生提出疑问:如果后羿射下天上的最后一个太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自会带着疑问学习课文。
3.借想象情境设疑,即讲求借题发挥,“突发奇想”,想象某个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设疑。比如,在讲《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可以展开想象,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地球看作人类,并把地球“带进”教室,对学生发问:“今天,我把人类的一个好朋友带到教室来了,他就是地球,不过现在咱们的这位朋友有些不高兴,因为他生病了,生的是‘污染’病,我们能采用哪些办法替他治病呢?”从而进入课文的讲解,并使学生懂得环保的重要性。
4.借故事情境设疑。如果教授的是说明文等比较枯燥的课文,或与语文基础知识相关的的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有关的小故事,并留下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标点符号的知识时,可以讲述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富翁很吝啬,请教书先生时讲明一日三餐不能给很多。这位教书先生答应了,但怕空口无凭便写了一张没有标点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读成了‘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很高兴。谁知道吃第一顿饭教书先生就说:‘怎么没有荤菜,尽是素菜?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教书先生填上标点后一读,弄得富翁哑口无言,哭笑不得,你们知道是怎么填的标点吗?”这样,学生一下子就对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印象,也乐于进一步学习。
三、结束课文讲授时,采用“余音绕梁”式设疑法
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利用课文令人回味的情节设下悬念,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深刻内涵的继续探索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比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留下疑问: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现在,她还会不会在新年里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这样,虽然课文讲授完了,但是通过疑问,学生会自然联系自身美好的生活环境,进而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懂得观察社会现象,从而也对课文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式的思考,可谓一箭双雕。
可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巧用“悬念”法设置疑问,能够对引导学生学好课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养成其主动学习课文的好习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