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2-16龚代炳
◆龚代炳
(江西省九江县第一小学)
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龚代炳
(江西省九江县第一小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体育教学是一种向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如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了解。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通过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 体育教学 运用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体育教学和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心理学指导的依据。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它必须符合教育对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我对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一些感悟。
一、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合理教学
1.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少年儿童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一般是好动,兴趣广泛,爱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常常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有时兴奋起来,不容易自我控制。
2.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少年儿童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决定了他们兴趣来的快去得也快,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套简陋的器材,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但他们的这种兴趣是很短暂的,很快他们的专注力就不那么强了,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上课时首先通过以游戏来引入,激发其兴趣,当学生的兴奋和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时我们马上引入主教材,主教材学习大约20分钟左右,此后学生的兴奋性开始消退,学生也会由于长时间的练习某一个固定的动作而感到枯燥,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加比赛加深学习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奋得以保持,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教学效果。
3.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见到年龄小的学生个性特征是不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个性特征就明显表现出来,特别是进入到青春期学生的性格更是千差万别,有的过于热情,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关注,而有的则过于孤僻,对身边的一切都漠不关心,有的甚至还有叛逆情绪,稍一不顺就表现出抵触情绪。对于前者,我们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进行恰当的引导,把他们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运用到学习中,还可进行适当的打压,防止他们因“兴奋过度”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有的会影响课堂纪律,有的甚至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等,而对于后者,我们应当和他们多进行思想交流,多鼓励,多和他们做朋友,进行合理的梳导。“一引、一压、一拉”从而使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环境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教与学的效果,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
4.性别差异。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不仅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生理上差别也较大,由于女生的运动器官发展得比较缓慢,皮下脂肪堆积,体重增加比较快,动作变得不太灵活,影响她们的锻炼积极性。这时她们心理上突出表现是怕羞,怕在大庭广众之下练习。还有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则怕苦怕累,如跑步时怕累,跳远时怕弄脏鞋袜而不愿下沙坑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多关心和爱护她们,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跨越学习障碍,通过克服困难培养学习兴趣。经过努力,相信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畏难怕羞情绪也会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表扬和批评的作用。少年儿童喜欢表扬,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师一表扬,他们积极性就上来了。表扬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当然,表扬要正确运用,多数人能做到的很平常的事,表扬了意义就不同。过多过分表扬,也会失去意义。教师在表扬时,态度一定要认真严肃,表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否则,对被表扬的同学或其他同学都是无益的。
表扬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也可个别表扬,有时可以用目光、面部表情、点头等暗示的方式进行鼓励与表扬。
批评对学生虽然是一种消极“强化”,但运用得好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当一个学生早操不认真做,教师对他说:“你自己看看,操做得像啥样子!下午到我办公室里来补做,做不好一直补下去,直到做好为止。”这个学生也可能会在补做时很认真,因为他怕一直补做下去,但教师的话,有点训斥味道,有点伤学生自尊心,所以学生的心情是不舒服的,是不会提高锻炼自觉性的。如果教师换一种说法:“刚才我发现你做操很认真,但有几节操的动作做得不够正确,下午到我办公室,老师帮你纠正一下动作好吗?”这样充分肯定他的成绩,以积极诚恳的态度指出他的不足,并给以热情帮助,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意见。
二、教师的心理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教师要做好工作,必须注意自身的作风修养。学生爱模仿,教师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学生的目光敏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乃至情绪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情绪往往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情绪实际上是教师心理活动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有自制力,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体育心理学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有很多方面都要涉及心理学,并且贯穿教学的开始与结束,了解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把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体育活动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心理学越来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