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我国中职、高职与高校教育办学理念与模式的差异性研究

2016-02-16尹子平李彦武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办学中职院校

尹子平,付 兰,李彦武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张家口075100)

21世纪我国中职、高职与高校教育办学理念与模式的差异性研究

尹子平,付 兰,李彦武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张家口07510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国面向职场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市场需求人才却越来越紧缺。针对我国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非高职的普通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定位的差异,借鉴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作出办学模式差异性梳理及办学模式建构,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决策提供一些依据。

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综合性高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差异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以“科研”和“制造”为主的互联式社会,国际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教育”将成为这种竞争的母体与核心。

在专业化日臻完善的工业社会,分工的精细程度已成为判断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按这一逻辑,高职院校应该是社会需求的就业大军,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下高职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本科高职,一类是专科高职,而症结在于现有本科高校不愿转为高职院校,所以目前的高职大多属于专科层次。这类高职学生既不同于中职学生的单纯性可塑性,又没有普通本科高校的求知欲成就感,针对这一人群,从教学到就业,在诸多方面高职院校都面临一种压力。面对复杂的就业市场和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学生找不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职业优势无法体现,进而不能在社会就业中表现出竞争强势,距离世界瞩目的人才标准存在很大差距。

为此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教业教育与非高职综合性高校(以下简称高校)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来统筹分工,使之在招生、教育、就业方面互利互补,可全面有效地合理分配利用社会资源。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对中国大陆教育发展现状和个别国外教育发展现状研究,来分析确认“职教兴国”战略,通过对国内就业市场和企业需求研究确认“科研是第一生命力”的二十一世纪使命。

2.实践目标:一是为职业教育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二是为我国政府教育层次定位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内容

1.概念界定

中职:全称为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三个类别,学制为三年,学生在校完成学业毕业后,获得中专学历。其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人员,个别也招收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处于同一层次阶段的教育,其主要针对就业,也可以选择考取大学,其定位是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高职:全称为高等职业学院,主要指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与师范、医学、公安类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就是“高等专科学校”相对应。学制为2到3年,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从2012年起我国开始试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院。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的学历教育。

高校:在这里是一个特指概念,专指非高职的普通本科综合性高校,不是广义上的包括高职高专等在内的所有高校,这类大学校内一般都设有研究生院。其主要从高中招生,学制4到5年,以通识教育为主,学生毕业后参加就业或进一步深造。

2.研究视角

课题走出学校的视野,从社会大环境出发,以社会调研为手段,从外部反观学校发展。从“社会视角”出发看待“教育问题”,以理念转变为核心,以模式探索为重点,以国策参考为目标,以高职定位为基础,力求通过研究为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达到学校与社会的真正良好对接。

3.研究重点:对各类学校现状的调查,对比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分析总结我国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4.研究难点: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各类院校办学层次的合理定位,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的建构。

5.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筹备课题的相关资料,为课题开展做准备。

调查阶段:对三类学校调查,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就业情况。

分析阶段:分析已有材料,得出终结性结论,形成报告。

三、研究过程

(一)外国经验

通过文献法,我们发现美国教育已经细化到了社区,区域间的教育差异性很大,院校的主动权很大,而其实质仍是教育目标的“社会化”。学校是社会和个人的知识宝库,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各种生存的知识与技能,以社会立足。其教育的目标是在法律和宗教合理范围内为个人学生的生存提供有偿服务,包括道德规范、人格修养、礼仪交际(尤其是演讲)等都被视为一种高等的生存能力。

日本是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来打造出色的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精湛的技术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外,还可以具有与高校相同的地位资格,为他们提供了一项更多的选择方向。日本的职业教育大多是私立的,这些私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具有其他大学同样的接受继续教育和应聘国家公务员的资格,既可以学到技能,又具有宽广的就业前景,远比高校偏重理论更务实一些。

德国是职业教育则实行双轨制,学生一半时间在企业,一半时间在学校,学费大部分由企业来支出,学生的学习方向更明确,企业节省雇佣劳工的成本和成员再培训的成本,学生在学前就已经与企业签署了协议,十五六岁就进入了就业体系,这节省了非常多的社会资源。

瑞典在教育上属于一种淘汰制,国家鼓励继续教育并公费资助教育,直到学生个人确认自己没有能力或精力继续求学为止,然后按照学历等级参加就业,所以其国民素质非常高。因为人口不多,低端技能型人才紧缺,其又以机械化、自动化的劳动方式来解决社会劳动力问题。

(二)国内现状

通过对多所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和本科高校的调查走访,掌握到当下我国教育的基本概况:

1.中职。在高职发展初期形势很好,能够把初中的优势生源吸纳进来,就业也非常容易。但随着高职的发展,高职毕业生对中职毕业生构成强大威胁,近些年,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很多中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中职教育面临强大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也不愿意让学生过早的参加工作。所以很多中职学校都把升学作为目标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的扩招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去向,因为录取分数降低,尤其是单招政策的放开,除了一些体力付出巨大就业去向很好的专业外,很多中职学生选择了继续接受高职教育。

2.高职。高职教育对技能型不强的中职学校造成一定压力,而其自身并不好过。在教学上,因为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匮乏,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很难真正实施技能性培养的教学目标,只能把自身降低到中职层次的技能型培养。在招生中分数不断下降,学生的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职业精神和人文修养欠缺严重,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本科高职院校过去以低分数高学历作为噱头的教育理念,在转型变为职业院校后,也出现了专业建设不合理、技术应用性不高、职业应用型师资匮乏等问题,再加之学院的抵触心理,本科高职教育开展得并不顺利。

3.高校。除了少数一些学术氛围很浓的本科普通高校外,几千所的高校普遍存在一种混日子的状态,院校行政化严重,学生心理浮躁,不学无术。学院过于追求办学规模,不重视教学质量,教师缺少了一种学术专研精神和国际视野,具有前沿性、开创性的学术成果不多;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大师越来越少。对就业而言,高等院校扩招后仍过分强调通识教育,凭借着优势的教育资源和学校过去的知名度,无视专业对接、行业需求等具体就业问题。社会需求与学生教育无法对接,学生入职后再接受二次专业教育,浪费很多资源。

四、研究结论

(一)向“职教兴国”和“科研是第一生命力”方向发展

对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欠发达阶段,“教育兴国”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教育从无到有的过程。等到了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重点关注教育内容与模式了,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模式泯灭了孩子的创造天性和优势天赋,而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又彻底放松教育管理,促使学生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恣意的享乐和浮躁的空虚之中。本应成为这回教育主流的职业教育,因为教育理念的偏见与歧视,大多数中国的受教育者宁愿做一个镀金的空心陶罐子,也不愿意作一个实心的铁榔头。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确认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曾引领落后的中国飞速发展,但在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习惯于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思维,在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已不再适应于社会需求。“科研是第一生命力”才是这个国际竞争时代的国家战略。最终把所有国人的教育都归结为这两类范畴之中,能拿到诺贝尔奖的勇往直前,无法拿到的为社会做贡献。

(二)中职、高职和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模式的差异性

针对这种招生对象个体的不同,在教育中构建相应的教育模式,会使社会全体学生在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体现一种互补,使成果既具有操作性又具有战略性。

1.中职教育负责以文化基础课程教育和社会基本生存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升入高职院校接受继续教育作为培养目标,把无法升入高校的毕业生转化为具有基本技能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

2.高职专科负责以操作实训的专业化教育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为主要内容,以为社会提供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把成绩优秀的学生送入更高一级的高职院校继续深造。这类院校毕业生对技能知其然就行,不必知其所以然。

3.本科高专负责以缜密精细的技术性理论教育和统筹运营的执行力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高级技术性人才或专业化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鼓励具有科研天赋和创新思维的学生进一步深造。这类院校毕业生对技术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4.本科高校负责以思维方法见长的学知性教育为主要内容,在通识教育中发觉个体天赋,以培养科研人才为培养目标,把无法进入研究领域的毕业生作为基层管理者推向社会。这类院校毕业生对技术不但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创造未必然。

中职教育的社会责任是满足社会对产业工人(包括农产品、服务业)的需求;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是满足社会技能技术型人才及对产业营运者的需求(包括产品非生产以外的所有环节,如产品的设计开发、市场开拓、营销配货、仓储管理等);本科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是满足社会对前沿科学(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诸如信息、生命科学和软实力等研究)的需求。这样我们就牢牢掌控了国际科研核心竞争力,拥有强大的技能技术型人才与管理运营系统,以及服务产业大军,实现“民富”“国强”的民族复兴。

[1]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

[2]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04).

[3]肖巧慧.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04).

[4]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05).

[5]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

[6]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06).

[7]Ken,M.A Brief Guide To Understanding MOOCs[EB/OL].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 2011.

[8]马桂花.“MOOCs”时代基于朗文交互英语平台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J].高教学刊,2015,(05).

[9]马武林,李晓江.国际MOOCs课程对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

[10]周志成.生态学视角下MOOCs背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亚太教育,2016,(08).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Patter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YIN Zi-ping,Fu Lan,Li Yan-w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of Xuanhua, Zhangjiakou, Hebei 07510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for the job-hunting graduates is increasing in China, but the talents demanded by market is increasingly in shortage. For the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mode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non-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learned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schools, the thesis combs the differences in school running patterns and constructs the school running patterns, which will provide som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cision of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he philosophy of school running; school running pattern; the difference

2016-08-21

尹子平(1960-),男,河北张家口人,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学、教育管理。

本文系2001年度河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十一世纪我国中职、高职与高校教育办学理念与模式的差异性研究”(项目编号:10060007)的研究成果。

G710;G640

A

1008-8156(2016)03-0022-03

修回日期:2016-09-10

猜你喜欢

办学中职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