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牧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016-02-16秦爱花
秦爱花
如何培养牧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秦爱花
我校地处偏远牧区,虽然信息相对闭塞、学生见少识窄,但近几年来,我校学生的语文中考成绩在全县排名却一直名列前茅。究其原因,这一方面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付出辛勤汗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学校重视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广泛阅读,扩展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不错,《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初中生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课外阅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80万字阅读量的要求无疑是把语文素养的提高寄希望于“读”的积累上。那么如何培养牧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从初一起始年级抓起,出于年龄特征,他们对阅读的渴求欲就是听故事。所以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的、且感兴趣的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稻草人》等书籍,一边选一些经典故事讲给他们听,一边听他们讲其中熟悉的故事,积极为学生搭建讲故事的平台,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使其感受到读书带给自己的愉悦、满足和乐趣;同时再精选故事性强,且容量大一些的好故事,多给他们讲一讲来激发兴趣。渐渐地,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并对读书产生兴趣。有了读书兴趣之后,老师就可以按年级选择书籍来供学生读,比如,初二年级圈定的书籍有杨沫的《青春之歌》、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初三年级必读书目有巴金的《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以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在广泛的阅读中学生会日渐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读书也便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惯慢慢成了自然。
二、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制定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
计划包含阅读总量、阅读书籍目录、阅读每本书所需时间及自己每天运用多长时间去阅读等内容。为了使阅读计划更具有操作性,要求学生按学期量身制作好各自的计划,并上交老师逐个审查,力求使其切实可行。
2.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的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要求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老师可指导学生有选择的读一读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则需要用精读的办法。同时需要向学生强调,精读的书籍一定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以达到咀嚼消化、理解欣赏的目的。
3.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
学会积累、学会运用是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把阅读中认为好的句子、片段、格言、谚语等分类摘录下来。在学生还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教师就必须想办法“逼迫”学生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如《我最爱读的一本书》、《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等作文题目,学生在完成这一习作的时候,会迫使自己加大阅读量,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当方法与习惯融为一体时,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就形成了。
三、开展有助于阅读的活动
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老师应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读书活动,为学生课外阅读搭建合作、交流、展示的平台,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我看来最有实效的活动是办手抄报,因为做手抄报形式自由一些,所以很适宜在牧区中学广泛地开展。手抄报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教师在指导时,要给学生固定一些栏目,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美文摘抄等来促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广泛阅读。办手抄报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因为大部分学生没养成午休习惯,中午基本上都是“随便玩”,所以完全能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完成手抄报的编辑工作,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就会完成的很好。另外,老师也可以定期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老师事先选定二、三篇美文,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形式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读后感悟,之后再由大家将口头表述整理成书面文章,在全班交流展示。并由老师和全班同学参与为各选手打分,最后评选出优胜奖三名,以奖励的方式积极鼓励他们,这时学生对阅读更多的是期盼。以上活动的开展,不仅对班内阅读氛围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可见,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明白自己身负的重任,热切关注学生的阅读现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广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不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
作者单位:★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