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与研究主题选择
2016-02-16侯新烁张智颖
侯新烁++张智颖
关键词: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统计;主题评介;选题倾向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5)06000117
显著的地域差异是中国区域发展最为凸显的特征[1-2],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不可能全盘、同步推进,而必须以区域的开发和发展为基础。关注于区域发展与协调的主题探讨,创办于1995年的《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①设置了《区域开发》栏目②,并作为学报的重点和特色栏目,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区域性的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探讨。该栏目的初衷在于紧紧围绕地方建设需要,立足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咨询,为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成渝经济区、两江新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重庆直辖发展等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随着研究的跟进和“名栏建设工程”的展开,栏目发文也逐渐从“立足本地”走向全面区域经济研究,主题选择和内容阐述的视角不仅关注于重庆、西南片区发展,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也在文本中逐渐嵌入并被强调。
学报创办之初得到朱光亚、谢世杰、姜维朴、乌家培等著名专家题词期许,指出学报需“理论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多作贡献”,亦奠定了《区域开发》栏目的发展基调。2007年后,学报相继入选全国三大核心检索系统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连续6次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十佳优秀期刊”称号。之后,
学报获评第四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第五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连续获评重庆市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一级期刊”,并以总分第一名获评重庆市“十佳社科期刊”。学报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关于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排行榜综合类社科期刊中排名第20名。学报在《中国期刊引证报告》(2010)大学学报(人文社科)影响因子排名中排第11名。《区域开发》栏目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中连续获评“特色栏目”,并连续7届获评重庆市期刊“优秀栏目”;2011年12月,该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批名栏建设工程,选稿和发文特征进一步明晰,“从问题意识入手,突显学术专题”,寻求“沙砾中藏有的真金”。从所刊文章看,截至2015年第2期(自1995年第1期开始),栏目已连续出版107期(除增刊),发文518篇,刊发立项论文215篇(约占发文总数的41.5%),刊发文章被有影响的文摘刊物转摘、题录228篇次(约占发文总数的56%)
限于部分文献转载信息整理工作,转载统计截止期数为2011年第6期,特此说明。,发文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栏目论文多次荣获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得到社会的诸多好评。
与此同时,栏目论文的部分观点受到了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关注和采纳
如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原重庆市市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原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蒲海清,原重庆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甘宇平,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等领导以及国务院三峡办、长江水利委员会等专家,都曾对学报所刊论文成果有重要评价。,例如重庆市政府向中央汇报三峡库区工作时,常引用雷亨顺参事的一些研究理论和数据(《参事工作简报》第2期,2003-01-27),其主要内容恰是以区域开发栏目所刊学术文献为支撑;陈德敏教授的重要研究成果作为国务院研究室研究报告(总203号)报送中央和各部委领导参阅;杨顺湘论文《重庆经济协作区科技发展与合作研究》(2003年第4期)的主要内容被正式列入重庆经济协作区“十一五”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第三条第七款,提出的举措被协作区15地市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决策参考。
由于栏目刊文跨期区间长,涉及主题和内容颇多,所关注论题亦存有较大差异,本文仅对主要议题论文进行评介,难免有所疏漏,敬请见谅。本文写作思路:其一,对栏目论文展开阅读和整理,确定主题分类,并依据所刊论文按顺序进行归并,具体主题探讨又有内容布局上的细微调整;其二,依据作者观点、论述方式等信息,进行归类统计描述,并对所述主题和探讨问题的现实含义展开评述;其三,基于栏目发文作者、单位以及主题,对栏目发文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从作者来源、论证方式和主题变化趋向等层面展开评介。文章内容布局方面,依据主题归并,从区域经济、西部大开发、产业、移民和农村发展等5个视角展开文献整理,对研究内容、争论焦点和取得的进展加以归纳,通过对已刊发文献的梳理为学者的主题选择和区域开发栏目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栏目发文特征描述
(一)发文特征变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区域开发》栏目是该刊重要栏目组成,该栏目以规范经验研究为基础,提炼学术思想,所刊论文为推进学术研究、社会学知识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栏目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专题研究、学术争鸣的特点,学术性日益增强。栏目建设初期,因稿源和总体研究环境的限制,研究的专业性、实用性、实证性略显不足;但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推进和经验研究工具的规范使用,该栏目论文亦经历了从文字描述到经验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刻画的重要转变;在主题选择层面,则呈现出从关注重庆、西南的片区性局域发展研究到转向对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统筹兼顾的研究,其发文主题趋于多样化和深入化。
栏目创办至今,学者们从川渝地区乃至国家、世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出发,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颇多成果。在发文数量上,该栏目基本保持了约20篇/年的发文量(统计描述时间区间为1996年第1期至2015年第1期)。为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献言献策,2000年第1-2期将《区域开发》更名为《西部开发》;至2004年,栏目建设突破仅探讨西部大开发战略学术思考的局限,重新突出栏目的区域性特征、扩大学术视野,恢复了《区域开发》名称。栏目变化主要体现为发文数量、发文篇幅(当然这也部分地与刊物开本风格变化有关)以及主题选择和栏目设置的变动:从发文数量看,1996-2000年、2003-2005年栏目发文数量相对较高,约为30篇/年,2001-2002年、2006-2015发文数量相对下降,平均约23篇/年,控制栏目发文数量和增加单篇篇幅是为保证文章质量作出的实际选择。从发文篇幅看,篇均页数存在明显阶段差异(1995-1998年、1999-2005年、2006-2015年),且存有篇幅提升的趋向,表1展示了篇均长度的均值统计和变异系数情况,自1999年的篇均3.4页增长至2015年的篇均6.8页。其中,有短小精悍的2页笔谈文章,也有长达17页的论述,大部分文章篇幅为4~5页。平均篇幅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主题的表达和文章质量。从发文所触及的问题及论断看,有凝聚的共识也留有太多的争议,有提出新问题也有反复论证的老问题,既注重定量评价也不忽视定性探讨,刊载有一家之言也有集体成果之介绍,但总体上依旧存在主题与内容同质性问题。从研究方法选择和规范视角看,从纯文字论述到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再到实证检验和梳理模型推演,栏目刊文的规范度和逻辑严密性都在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作者源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大学或研究机构,发表文章的细分主题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聚焦,将有待深化和扩大作者群。关于学术研究团队和作者的相关信息将在下一小节内容中展示。
(二)学术研究队伍
《区域开发》栏目论文作者遍及各地各行业,有高等院校的师生(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南澳大学、Monash大学等),有政府部门决策者和党委党校研究者(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委、重庆市委(市府)政策研究室、新疆自治区委政策研究室、重庆市移民局、中共雅安地委等数十家单位),有科研院所的研究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社科院、天津社科院、重庆社科院、湖南社科院、四川社科院等),也有部分实业部门公司类从业者(中国工商银行万州支行、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汇利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咸阳国家粮食储备库等)。
作者来源集中、研究合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论文的质量和主题表达。具体而言,对栏目历年刊发论文的作者、单位以及合作者情况进行数据整理,依此展开评价和介绍:从发文作者看,作者来源较为集中,且呈现明显的重庆大学关联性。核心人物带领团队成员合作署名构成此栏目的重要特征,长期跟踪、追溯同一主题,使得研究具有连贯性和长期性。自1996年开始,截至2015年第1期,雷亨顺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在此栏目共计发表论文18篇;重庆市政协、重庆大学发展战略课题组等以团队形式推介研究成果,发文主题聚焦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重庆直辖、农村发展等研究主题,主题范围广泛且与实践联系紧密。但是,纵览栏目发文情况,在关注“重庆”问题的同时,作者来源地主要以“重庆”为主,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作为办刊单位的重庆大学,成为栏目文章的主要来源单位;与此同时,我们还对合作单位(非第一作者单位)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稿源呈现集中现象,且第一单位即便非重庆大学,也与重庆大学相关。总体而言,稿源集中和发文作者集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主题的一贯性有所帮助,但其限制性更为突出,不利于优秀稿件的筛选和学报栏目建设水平的提升,且对刊物形象和口碑亦会形成一定影响。
作者来源具有多样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栏目发文作者的主要来源,在所统计的文献中高校作者占到了73.8%的比例,其次为科研院所占比8.7%,而以政府单位为署名的文献亦占了较大比例为9.1%,其中实际上有较大部分为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即从作者单位看,主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其他发文单位主要涉及政府机构、党委党校以及企业;与此同时,也有作者以“课题组”署名刊发论文,在20年中直接以课题组署名的论文数量为21篇
因本文统计范围为1996年第1期至2015年第1期,其间以课题组发文的论文有20篇,如表2所示;此处列为21是因为在1995年第1期刊发时,区域开发研究的首篇论文《西南地区基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署名单位为“高校西南开发研究协作中心课题组”,特在此处列示。,分别分布于1995年(1篇)、1996年(6篇)、1997年(3篇)、1998年(3篇)、1999年(2篇),其他2000年、2001年、2006年、2007年、2014年各1篇。从研究团队看,正如前文所述,在一定程度上,栏目发文具有核心人物带领团队成员联合署名的情况较多,但根据我们的统计分析,更多的可以从合作者数量上反映出合作研究的现状,作者数目为1的刊发论文篇数为222篇,占到了栏目总刊文的43.7%,2个作者和3个作者的文献分别占比为33.7%和16.5%,合作者数量超过4人的论文则很少见,共出现4篇。从合作者数量作出判断,作者“单打独斗”的研究形式依然是主要的发文模式,但随着研究的展开,2005年之后栏目发文作者数量中单独作者的比例呈现明显的下降势势;但合作深度却还有待加强,体现为合作主要在2人和3人之间(署名),且阅读相关文献和考察作者间联系,可以发现以师生共同署名发表和同单位作者署名的情况较为常见。从篇幅上看,合作作者数量的提升并未体现出文章篇幅上的显著提高,相反其篇幅长度却在缩减。
(三)研究方法论与主题选择
无可否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各分支领域的融合之势在提速,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的倾向性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亦逐渐被重视。在中国,经验研究通常也被理解为或称之为实证研究,是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证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非相同概念),并形成了两种取向:第一,透过抽象概念探讨建立一套概念体系的研究;第二,透过抽象理论分析以解释某种社会现象,未经实地验证。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实证研究(Positive Research)取向主要在于需要通过实地的经验来证实或检验,经验研究主要作为实证研究的对照。在经验研究不断深入和细致化的道路上,人类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进行了不懈努力,也将其体现在社会科学研究之中。就中国而言,机构和部门的统计和数据提供量越来越完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实现和应用。无可否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各分支领域的融合之势在提速。但是,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理论研究的链接越发遥远,就普遍现象而言,经济学、社会学和国外接轨较快,法学、政治学和国外接轨较慢;各学科对外部知识的引用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3],其直接证据可以透过绘制知识流动图的方式提供,以反映经济学各个子学科之间的引用关系[4]:经济学90%的引用都来自学科内部,10%的其他学科引用,主要也是来自金融学领域。
从方法论视角看,社会科学研究需了解基本事实,因此实现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这就导致经验研究主义的选择本身就嵌入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内容范畴。从温铁军(2009)的讲述中可以得知,当下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讨论已经开始跳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二元争论,开始从一般的“个案研究”演变为资料相对比较完整、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故事研究”[5],以数据和现实为基础的经验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铺开是不可避免的趋向,只是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文本呈现中,研究展开和论题分析的实现途径逐渐陷入对实证、经验研究的“追捧”陷阱。从国内外各类社科期刊所发表的实证或经验研究论文数量看,实证主义趋向越发明显,2000年后国内期刊更是趋之若鹜。这一趋向性在区域开发栏目发文中亦有体现,主题选择的“跟潮流”和方法选择的“非实证不能发论文”的偏颇思想暗含其内。思想性的研究俨然成为了少数人的工作,实证或经验研究混杂着贴着“实证”或“经验”研究的文字也如风潮一般迅速呈现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一方面,研究范式的转变是学者们追求分析精确性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略显泛滥的经验主义和以“方法”为名的研究风潮与纵欲学术期刊的“青睐”脱不开干系:研究者对期刊的迎合,以及编辑对作者的“宽容”构成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基于数据易得的“拿来主义”式经验研究扩散的基本机理,这是“工具理性”行动的必然结果[6]。在文本呈现中,即表现为中国研究活动的展开和论题分析的对实证、经验研究的“追捧”现象,论文标题中“基于某某方法的……”的命题方式屡见不鲜,但尽管如此,仅依此作出经验研究是“庸俗”和“肤浅”的判断却也有失偏颇,因此接下来本文以区域开发栏目发文为例的统计描述也仅作期刊发展趋向的一种现实描述,并不存有“好坏”之价值判断,为数据获取和客观信息的一种展示。
区域开发栏目发文在主题选择上具有显著的集中性和讨论问题的现实具体性。从发文主题看,与重庆发展相关的讨论、区域经济发展和增长探讨、移民(大多与三峡库区移民相关)以及产业和市场研究是区域开发栏目发文主题的主要集中点,依据文本阅读获得的信息,以上4类主题在栏目总发文量中的占比分别为38.8%、22.0%、13.0%和10.2%,占到了总发文量的84%;时间纵览,研究的主题存在阶段选择性,以表3中8类主题为例,可以发现研究一直对区域经济保持有较为稳定和持续的研究热情,而直接以西部开发、三峡库区和企业改革为题的论文在探讨中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在2000年到2004年间较为被关注。但相应地应注意到,此类主题并非未在后续研究中涉及,而是以区域经济的视角以及其他视角(如移民)的方式被研究所关注。从主题选择趋势讲,农村发展、区域经济两个主题的相关讨论在栏目刊文中愈来愈容易被接纳,具体体现为主题篇数占比的提升。
在方法论层面,本次评介内容中更为关注论文论证的组织方式。依据对相关论文的审读,依据文字描述、简单的梳理模型、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式对已刊论文的频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栏目20年刊文中以文字描述展开论述的文献占据绝大比例,占比为发文总数的80.5%,其次为实证分析论文(60篇),占到了11.8%的比例,以数理模型推导为论证方式的论文在总发文量中的比例为5.1%。即从发文看,一方面体现着论文论证方式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过程;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研究从规范研究向经验研究的倾向变化,实证分析方法和数理论证方法论文自2004年开始逐渐被重视,发文频次逐渐提升,经验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接受。此方面的文献举例如张晓丽等(2001)对重庆市农民收入差异所作的实证分析,马晓燕(2003)通过数理模型研究分析重庆环保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再之后,栏目所刊论文以社会科学研究依赖的数据切题,从可获得的经济分析数据入手展开了诸多讨论,研究内容涉及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收入差异、消费与投资贡献分析、城镇化与产业、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收支等主题,相关研究会在后文主题文献介绍中讨论。
事实上,主题变化和论证方法选择本身是刊物发文信息释放和作者选择双方作用的结果:作者观察刊物既有发文特征和方法论应用方式,来依照进行主题确定和论文撰写;学报栏目编辑则更是会根据投稿稿件,从质量、主题选择、论证严密性等诸多视角展开评判,并根据审稿专家意见和建议决定是否刊发相应的论文。作者和编辑,甚至审稿人,相互之间依据对方释放信息对行为和论文撰写思路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主题选择和论证方式上的均衡变化。与此同时,从研究方法论中的数据质量着手,研究亦需要洞悉中国特定经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的正确性,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未来走向和趋势,通过数据与研究之间的辩证联系,梳理中国式实证研究本土化的研究范式。本文后续部分,将基于梳理获得的区域开发栏目发文主要的主题研究对其展开介绍和评价,具体涉及区域经济增长、西部大开发问题献言献策与争鸣、库区移民与人口迁移、产业活动与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农村发展问题探析。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对于现有文献的梳理是有限和简略的,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不足之处有待后补。
二、栏目发文主题评介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探讨
区域经济相关主题是《区域开发》栏目设置的目标范畴之一。区域的实质并非简单的地理区域,它是一种经济空间,“研究为人们所忽略的经济空间秩序”[7],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略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H.O.Nourse,1993)。,在宏观意义上关注的是地区经济和劳务的增长,经济增长、改革、收入差距、FDI为其范畴内重要的主题。接下来的内容基于栏目发文进行梳理,从增长、改革和重庆直辖相关主题出发展开介绍。
1. 区域经济增长
西部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空间格局调整和重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开发栏目将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展开了深入剖析。彭劲松(2004)
彭劲松《重庆市经济增长中消费与投资贡献度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7-10页)。指出坚持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是中国现阶段的重要举措,并以重庆为例分析了最终消费与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贡献,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优化消费政策组合等扩大内需的建议。赵修渝等(2008)
赵修渝、黄仕川《重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 128-131页)。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1997-2005年重庆市教育金额经济发展相关数据,采用相关系数法和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重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张鹏(2009)
张鹏、陶秀玲《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5-18页)。指出加快发展西部对外贸易以促进西部经济加快增长十分必要,从出口和进口的视角出发,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1997-2004年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出口和进口贸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陈立泰(2011)
陈立泰、陈春丽、万丽娟《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23-29页)。从企业家精神视角出发,基于2000-2008年重庆40个区县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促进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亦有从更多视角考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诸如史自力(2014)
史自力《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6期第1-8页)。从区域创新能力视角切入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李勇辉等(2014)
李勇辉、王丽艳、罗理恒《FDI异质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引资转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12-20页)。从FDI异质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引资转型三者关系视角出发,探讨外资资本与区域经济的动态关系;侯新烁和张宗益(2014)
侯新烁、张宗益《中国增长实现逻辑——基于区域经济结构转变视角解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1-11页)。则基于中国经济增长实现逻辑的思考,提供了投入、需求与空间关联的深入思考,研究对象也并不局限于重庆、西南地区或者单个区域的发展,更具宏观性和空间性。这些学者对经济增长进行广泛和深度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同时也对川渝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实际发展在主题上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2. 区域经济改革
改革是中国区域发展过程的重要主题词,30余年改革成绩斐然,诸多学者依靠《区域开发》栏目,对经济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与探析,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梁平(1997)
梁平《黔江地区经济改革与政策措施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28-32页)。指出,经济改革是加快黔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然途径,但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改制、农村改革中土地流转以及扶贫资金管理等3大问题是改革的重心所在,若改革力度不够,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唐元(1998)
唐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及1997-2010年经济发展预测(二)——中国工业企业的发展》(《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21-26转第3页)。从中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认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和切实的协调发展政策选择。杨玲(2003)
杨玲《重庆国有房地产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20-24页)。从国有房地产企业改革视角出发,吴冰(2004)
吴冰《论重庆市国有经济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4页)。从所有制视角出发,基于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对重庆市产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现状进行了深入探析,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重庆市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所有制结构等为应有的对策措施。其他一些学者基于不同产业发展给出了改革的必要性探讨:廖奇云等(2012)
廖奇云、罗敏、刘法淇《重庆建筑业企业体制改革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5-18页)。从重庆建筑企业视角出发展开SWTO分析,指出企业体制改革其核心是产权改革;张永生(2007)
张永生《市场化改革与中国城乡的协调发展》(《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5页)。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视角考察市场改革与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认为在现有土地制度和城乡壁垒下,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绩效之间难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对中国城乡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发文学者还从养老金制度改革视角、社会事务管理视角对重庆市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建议。部分发文学者还考察了西部物流体制改革、中国江河流域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国家综合配套试验区改革等。可以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沿着产权和价格这两大主题推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区域开发》栏目关于经济改革的发文更多关注产权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价格主题,今后可将此作为栏目发文主题选择的一个可选视角。
3. 综合配套实验区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的角色定位(1997年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被赋予长江上游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历史重任,由此针对重庆的研究便极具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重庆市的发展亦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是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实现内部开放政策的重要战略选择。国务院在重庆设立了国家级的“两江新区开发区”、“成渝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西永、寸滩2个商务保税区,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此外,三峡工程建设将重庆市纳入库区范围,库区移民、环境保护、旅游经济发展等相应主题逐渐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简略而言,《区域开发》栏目的开办既契合了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市发展的历史需要,同时也为区域开发相关主题的研究展开提供了展示平台,有助于促进区域研究的深入和特色化。本小节主要关注重庆直辖后以“国家综合配套试验区”为主题的研究,“产业”、“农村地区发展”、“三峡工程建设”等主题内容融入其他主题介绍,不再重复。
2007年重庆被批复为国家综合配套实验区,是继2005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实验区之后,突破特色经济区改革以促进西南地区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特色经济区侧重于以点带面的带动效应,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地理空间上不再是“点状”,以试点地区为载体,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更侧重于解决区域平衡发展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张换兆、郝寿义(2008)
张换兆、郝寿义《综合配套改革与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第6-11页)。通过比较以往改革模式确定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新内涵,并构建封闭经济条件下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分析综合试验区的辐射效应及极化效应,基本结论是:要在增长极内构建长效累积创新机制,建立畅通的环境以实现制度的有效扩散,通过制度变迁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模式。楼迎军(2008)
楼迎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制度关联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2-17页)。从制度关联的共时性角度展开研究,认为在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区域性资本市场必然成为一种需要加以关注的外生变量。一个有区域性资本市场安排与一个没有相应安排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前者更能提高决策效率并且更能保证整体制度的稳定性。从历时性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视为对原先制度关联方式的重新组合或者捆绑。过去在经济地理意义上相互分隔的各项制度在试验区范畴内得以进一步融合,使局内人可以有机会更有效地进行策略的组合选择,引致各领域中的旧制度加速消失、改进或替代。沈桂龙(2008)
沈桂龙《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与政策法制冲突问题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第18-22页)。指出政策法律制度是正式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政策法律逐步完善基础上的改革,与早期区域经济发展缺少政策法律保障不同,更多的是两者之间的冲突,在行政管理体制领域、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和社会体制改革领域都有明显表现。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解决,而且
也需要在试点区域进行推动。赵修春(200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赵修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4-18页)。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是构建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保障的战略举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应从改革、综合配套、先行先试3个方面来把握。朱莉芬等(2008)
朱莉芬、王崇举、钟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 6期第24-27页)。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展开研究,指出试验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先行先试”可能会引发种种社会经济问题与冲突,造成试验区的“不稳定”,妨碍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进行。综合治理配套试验区建设和发展,仍需要学界、政界和实业人士的不断研究和探索。
(二)“西部大开发”相关主题研究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两个大局”战略安排和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战略选择,旨在实现“共富”目标。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开始正式运作。。早在1996年,区域开发栏目就开始刊登有关中国西部开发的系列学术文章,不仅在理论上体现了西部大开发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内涵,同时直接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上的指导。接下来,本文主要从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西部大开发的切入途径和思路等方面对文献的基本观点进行介绍。
1. 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成共同富裕目标是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若将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理解为市场化改革以及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成本,西部大开发则对缩小发展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成本补偿具有重要作用。从区域协调视角出发,诸多学者将针对中国西部发展的思考形成文字,借助《区域开发》栏目这一窗口,为区域战略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蔡宇和蒲勇健(1996)
蔡宇、蒲勇健、李硕、赵健保《中国西部开发与美国西部开发的对比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第6-11页)。从对美国西部开发和中国西部开发的对比出发,借鉴美国西部的经济开发策略,提出了“梯度转移”与有条件的“增长极核发展”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建议。严太华(1997)
严太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演进、成因与对策》(《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10页)。认为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即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是由于区位及自然条件差距因素、区域政策的非均衡因素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展开了因素分析。杨文利、蒲勇健等人(1997)
杨文利、蒲勇健、何军耀《中国西部银行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11-14页)。从银行金融发展模式着手,指出东西部经济的较大差别及西部自然条件的制约,全国统一的银行金融发展对策模式难以适应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认为应优先重视政策行和商业银行的发展,并以此两类银行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支持,以保证西部基础产业开发资金的稳定供给。任玉珑(2000)
任玉珑、曹端、庄玲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西部经济发展新思路》(《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4页)。等人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现存区域经济理论的不当导向,提出在西部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增长点,带动西部经济跳跃发展的新思路。
从战略安排的意义和必要性出发,学者们也给出了诸多理论支撑。薛梅(2002)
薛梅、陈淑君《从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看西部开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9-21页)。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又一次重要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的普及,将对中国西部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市场经济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发挥资源最佳效用,可持续发展则要求经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强调的是资源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保护,西部大开发必须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雷亨顺(2000)
雷亨顺《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与调整》(《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3页)。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战略部署,“依托四市,发展两线”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的必要选择。在此背景下,从开发大西南的“巴”字战略中突出“三角战略”亦是必然和必需。学者们强调,西部大开发不单是解决后发展地区加快发展的问题;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问题,不单是解决西部贫困问题,而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全面繁荣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真正标志,将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增强民族凝聚力。以上学者的理论研究为国务院施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战略实施的宗旨方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 西部大开发切入途径与思路
《区域开发》发文学者对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全面、深入和持久的大战略实施与切入是其重要思考内容。其一,对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了深度研究。王顺克(2000)
王顺克《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原因与大开发战略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0-13页)。考察由于区位、资金、产业结构、经济类型、投入产出效率、思想观念、劳动力素质等诸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指出西部开发必须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以发展科技教育为条件、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为动力的开发战略。其二,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思路作了广泛探讨。陈静(2000)
陈静、董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构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1-4页)。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需要强有力和有效的政策支持。从观念、科技、人才、教育、资金、管理、引进、信息、生态、共富、稳定等方面对其政策构架提出设想。陈爽英等(2000)
陈爽英、陈德敏、曾军丽《培育战略产业—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2期第5-7页)。从培育西部战略产业视角出发,提出培育以“市场导向型”为主的战略产业群;陈德敏等(2000)
陈德敏、陈爽芙、张悦《追求跨越: 中国西部地区战略产业的构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4-6页)。从西部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视角出发,论述西部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战略产业,指出立足西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培育与构建战略产业的思路。查德利等(2000)
查德利、邵兵蒙《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特区新模式探讨》(《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7-9页)。借鉴东部经验,指出西部建立特区具有可行性和特殊的比较优势,西部大开发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其内容包括实行自由贸易区政策,建立适应内地和边境特点的自由贸易区,实行一区多园。杨庆义(2003)
杨庆义《绿色创新是西部区域创新的战略选择》(《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35-37页)。从生态视角出发考察绿色创新与西部区域创新的战略选择;陈迅(2006)
陈迅《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之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4页)。从教育视角考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出从根本上消除知识贫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压缩居民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实现空间格局的规模经济;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途径。胡新华(2014)
胡新华《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向比较与优化路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10-15页)。从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出发对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进行探析。其三,对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经济带和经济圈效应进行了分析。俞荣根等(2000)
俞荣根《建设长江经济带促进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6-8页)。指出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沿江联动,应加强沪、渝合作,优先发展西部重点中心城市,形成增长极核,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张悦(2001)
张悦《西部大开发与成渝经济圈建设的综合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3页)。提出了建设成渝经济圈的总体目标及遵循原则,并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加快成渝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措施。其四,对西部大开发的资源进行了说明。万丽娟等(2003)
万丽娟、董海雯
《重庆市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10-12页)。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人力资源视角考察,指出要提高人口素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西部大开发行列。黄锡生等(2001)
黄锡生、黄福辉《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环境资源的法律保护》(《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70-72页)。从强化环境与资源法律保护的视角出发,对西部环境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探析。其五,对西部大开发与经济增长、贸易关系的探讨。薛梅等(2002)
薛梅、陈淑君《从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看西部开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9-21页)。从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视角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强调资源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保护,西部大开发必须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马贤惠(2005)
马贤惠《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与政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 期第5-8页)。从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与政策视角出发,指出西部大开发应着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十分重视有关加入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企业融资、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加强管理和服务等问题。其六,从金融视角考察西部大开发的实现途径。杨秀苔(2001)
杨秀苔、阎庆民、蒲勇健、宋军《构筑多元化融资体系促进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7-11页)。从融资体系视角出发,认为关键在于能否吸纳充足的资金,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因其直接决定融资规模的大小,也影响到重庆能否实现经济大发展。王建喜等(2004)
王建喜、庞鹤《信托与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4-6页)。从信托视角出发,认为以信托方式参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而且对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战略意义。
综上,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全面繁荣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这是学术界已达成的共识。学者从多视角出发,考察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西部大开发的切入途径和思路。其主流研究视角从早期局限于经济发展层面的研究到现在关注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可持续性问题,这种研究视角的回归对决策层思考西部大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尽管如此,相关文献在专业性、实用性、实证性等方面仍有待补充。可能的研究重点和趋势有如下4个方面:其一,西部地区的开放性研究。包括如何构建西部开发高地,如何构建西部地区国际资本市场,如何
利用国际资本合作平台发展西部,如何建设西部地区共同市场等;其二,西部地区生态性研究。包括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研究,西部地区低碳产业体系研究,西部地区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等;其三,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研究。基于西部地区内部和西部与总体经济体的分析,以确定西部大开发对二元经济结构的重塑作用;其四,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研究。如何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硬环境”改善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两种基础条件相得益彰,共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区域开发》栏目建设可继续深入和展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两个大局战略施行与西部地区发展。
(三)三峡库区与移民
三峡大坝建设和相伴随的库区移民工程是《区域开发》栏目关注的重要主题。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的中上游地区,三峡建设过程中涉及百万移民任务,其工程之浩大、任务之艰巨,亟待研究的学术主题十分丰富。适时创办《区域开发》栏目,不仅成为国家战略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为国家和地区对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库区移民等重大决策提供了具有显著价值的政策建议。
1. 库区建设
三峡工程建设的生态和经济社会效应分析是此类研究的重要主题,大致而言又有3种主要研究方向。第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和建议。雷亨顺等(1997)
雷亨顺、徐宗俊、欧可平、陈德敏、贺荣伟《重庆直辖市建设与三峡库区建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1-9页)。为重庆直辖市及三峡库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极具战略性发展思路的咨询意见和建议。重庆市政府、重庆大学发展战略课题组(1996)
重庆市政协发展战略课题组、重庆大学发展战略课题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6-13页)。基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重庆库区发展态势,认为必须防患于未然,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提出了污染治理的3大计划。课题组(2014)
课题组《统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21-26页)。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出发考察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指出在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屏障,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其他一些学者如谢怀建等(2001)
谢怀建、 雷亨顺《景观绿化与生态绿化有机结合—长江三峡植被恢复与三峡工程移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43-47页)。从景观绿化与生态绿化有机结合的视角出发,对长江三峡植被恢复与三峡工程移民问题结合交叉进行研究,三峡植被恢复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工植树造林,而人工植树造林应与三峡移民结合。第二,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库区生态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实为其重要实现途径。重庆市政府、重庆大学发展战略课题组(1996)
重庆市政协发展战略课题组、重庆大学发展战略课题组《发展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29-32页)。基于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三峡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和对策措施。朱明君等(1999)
朱明君、王凭青、周忆、谭进、黄真理《三峡库区绿色经济模式思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2-13页)。则认为绿色经济是促进库区农业从二元耕作制向三元耕作制的良性转变途径,在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保护和恢复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向旭等(2003)
向旭、陈扬《论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4-6页)。指出生态旅游是三峡库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长江三峡库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思路、原则和开发对策。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其产业发展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发展目标的实现、基础设施的恢复与重建、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新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扶持等,共同塑形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形态(周业军,2007)
周业军《环境保护制约下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1-15页)。。第三,其他方面的三峡库区问题研究。例如,潘建华(2008)
潘建华、谭宏、严小波《三峡库区社区体育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8-10页)。指出库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社区体育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而社区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三峡库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2.库区移民
三峡库区移民过程中涉及的劳动力迁移、社会构建、移民安置是栏目刊文关注的重点,对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库区移民是重要的区域发展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学问题,三峡工程涉及的百万移民安置问题被喻为世界级难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库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今后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栏目刊文主要涉及3
类主题:其一,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安置。黄云等(2012)
黄云、廖铁军、傅瓦力《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1-6页)。指出随着库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的加速,区域内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渠道和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且可持续发展移民是现实可行的“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有效途径”(重庆市政协、重庆大学发展战略课题组,1996)
重庆市政协发展战略课题组、重庆大学发展战略课题组《可持续发展移民—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有效途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14-17页)。。长江三峡夔巫角旅游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1998)
三峡夔巫角旅游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三峡工程移民与夔巫角开发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24-29页)。则从移民安置的客观环境视角出发,探究开发性移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旅游业发展是移民安置的重要切入点。库区移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课题组(2000)
库区移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课题组《三峡库区农村移民与集镇化建设》(《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9-23页)。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角度出发,认为三峡库区农村移民集镇化是较为可行的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方式,同时要结合库区实际,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有库区特色的农村移民集镇化道路。其二,移民的经济效应分析。熊建立(2001)
熊建立《西部开发对库区腹地移民与经济社会的影响》(《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29-32页)。、游滨等(2001)
游滨、刘敢新、彭建国《三峡库区移民风险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33-40页)。从西部开发和辨识移民系统风险视角出发,对库区腹地移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库区移民的风险进行了评估,旨在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移民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手段。其三,库区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学者们
从心理学视角(郭吉安,2002)
郭吉安《三峡库区外迁移民难点及移民心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11-13页)。、从社会融合视角(李华,2003)
李华、 蒋华林《论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稳定》(《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37-40页)。、从后期扶持视角(钟吉鹏,2005)
钟吉鹏、刘发国、周一川、蔡顺昌《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后期扶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13页)。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的难点和移民心态、社会稳定性、移民可持续发展等层面展开了深入分析,认为移民的后期扶持以及对移民的金融支持是促进移民社会融入的重要基础服务手段(陈百可,2006)
陈百可、李超,孔亮《三峡移民基金组合模式探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0-13页)。,并应加强对“后三峡时代”农业移民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杨顺湘,2013)
杨顺湘《“后三峡时代”农业移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及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7-13页)。。依据以上文献可认为,三峡水库移民可简略定义为因三峡水库建设而引起的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及社区重建活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大量人口、土地及各类设施和资源重置问题,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诸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本质是社会经济系统的重建。
栏目论文成果立足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咨询,为三峡工程建设、库区移民等提供了具有显著价值的政策建议。其中,栏目发文的部分观点受到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关注和采纳,如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原重庆市市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原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蒲海清,原重庆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甘宇平,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等领导以及国务院三峡办、长江水利委员会等专家,重庆市委办公厅等部门对雷亨顺教授的研究成果(学报论文为主要支撑)都有重要评价;重庆市政府向中央汇报三峡库区工作时亦常引用雷亨顺参事的一些研究理论和数据。
(四)产业活动与产业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产业结构状况是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内在标志。因此,对产业结构的分析是区域经济的主要任务之一。《区域开发》栏目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集聚等主题方面对产业结构(尤其是重庆市和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展开了深入分析和对比研究,成为其发文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发文学者关于产业经济理论探讨研究对于区域经济与产业活动(尤其是重庆市、川渝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产业发展)等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社会经济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也推动着栏目对于经济理论研究的学术发展研究。
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兴科技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对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关注于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廖元和(1996)
廖元和《重庆市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支柱产业》(《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6-13页)。论述了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经济发展目标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对重庆市支柱产业的认定提出了建议;陈迅等(2001)
陈迅、秦廷奎《关于重庆退出劣势产业的研究—优化重庆产业结构的新思路》(《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6-8页)。基于1990-1999年的统计数据和多准则二维系统判断模型,展开区域劣势产业识别研究,提出了重庆退出劣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新思路。冯素杰(2010)
冯素杰《产业结构调整30年:历程与特点》(《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4-20页)。则对中国产业结构30年的调整历程进行梳理和回顾,指出中国产业结构会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主导产业的更替、改革鼓点的调整、产业政策的实施、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国际产业的转移而调整升级。关注于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王燕飞等(2013)
王燕飞、林建《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转换与城乡就业效应》(《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24-30页)。运用中国30个省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技术进步在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城乡就业效应,指出产业结构转换促进城乡就业增长,但产业转移的成效欠佳;贾卓等(2014)
贾卓、陈兴鹏、王鹏《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测度及产业升级路径选择——以兰白西城市群为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1-8页)。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SSM,以甘肃省和青海省作为上层区域对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势和竞争大小实证分析,认为应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并指出完善产业结构体系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李琼(2003)
李琼《实施绿色企业战略促进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38-41页)。和蒋华林等(2004)
蒋华林、雷亨顺、李华、段炼、任绍光《重庆市开县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5-8页)。则从绿色企业发展和中心城市发展规划视角展开研究,认为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相对东部地区还有所滞后,并基于重庆市开县构建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例,探讨了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规划的现实意义。
2.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
以空间思维切入经济分析,本质就是经济和产业的集散问题。《区域开发》栏目部分发文紧紧围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本地区域经济这一主线,从产业集聚视角对区域经济实现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探究。整个产业集群模式的动态转换,构成了区域特殊的发展轨迹,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栏目相关研究主要涉及3个主题:其一,产业集聚与创新体系构建的互动效应分析。陈柳钦(2005)
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10页)。从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机制出发,发现以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的政策主要在于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其二,以产业组织和城乡组织为形式的集聚讨论。谢方等(2009)
谢方、徐志文、王礼力《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第1-4页)。认为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析产业集群与城市发展,发现产业集聚指标与城市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投资额三者有显著的相关性。从城乡统筹模式视角对三峡库区产业集群发展进行探析,傅鸿源等(2009)
傅鸿源、段力誌《城乡统筹模式下三峡库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5页)。以产业集群内源及外源因素探讨为基础,就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并探讨了库区产业集群带的培育途径。其三,产业集聚战略之于重庆发展的经济内涵考察。李嘉明等(2011)
李嘉明、衣亚苹《产业集群发展与“五个重庆”建设及财税扶持政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41-45页)。从政策与产业关联出发,探讨了产业集群发展和“五个重庆”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产业集群化战略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赵婉莹等(2011)
赵婉莹、卢林《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39-43页)。采用空间基尼系数的一般原理和测算方法,对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发现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类型要素禀赋的影响较大,产业集聚形成所需要的适宜制度环境比较缺乏。
综上所述,《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立足于重庆及西南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从产业结构、产业集聚、区域经济以及空间结构等视角,探讨了区域开发中嵌入的产业发展问题,所刊论文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此类论文侧重于阐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程,而忽视结构变化的另一个维度——产业高级化。当下中国面临着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仍绵连诸多重大问题。简单概括:农业基础不稳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性较弱。这些问题不只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还包括产业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即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区域开发》栏目发文初衷在于紧紧依靠地方建设的需要,立足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咨询,因此研究应提供系统的分析视角和研究证据,提供川渝地区和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依据发文评介为栏目建设提供建议:其一,主题选择应具包含性和系统性,深刻理解产业集聚的内涵和演变阶段;其二,产业集群与空间经济的概念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既有文献的研究与探讨对集聚的动力机制和空间概念的理解与分析仍显薄弱,区域产业的空间网络与集散演变亟待深入强调。因此,从区域规划和政策视角,分析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专业化选择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应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当然,如何继续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结构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仍需要学者共同努力和探索。
(五)农村发展相关主题研究
“大城市、大农村”是重庆市的典型特征,农村发展问题自然成为栏目发文的重要选题。农村发展是世界性的重大区域系统问题,区域系统是一个连续的城乡统一体。在此背景下,《区域开发》栏目将农村问题置于区域系统的大框架下展开学术探讨。学者结合川渝地区农村发展状况,细致考察重庆和西南地区农村发展内核系统和农村发展外缘系统组成的复杂综合体情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其展开探讨。总体看,栏目刊登的文章以社会科学研究的形式,对农村发展政策进行解析、对农村发展模式和途径展开研究、对典型地区和关键问题作出实证剖析的主题探讨最为常见,同时也不乏地理学综合视角下的农村发展空间机制与模式的研究。因此,从系统论角度,深入分析区域城乡系统的要素组成、结构特征,揭示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寻求农村发展的区域主导模式,对拓展农村发展理论体系以及指导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 嵌入城镇化研究的农村发展探讨
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实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深层次而长期的问题则在于农村发展问题。正如桑德斯[8]所述,“乡村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国家如何经营大城市,以及为这些城市的移入人口提供什么样的权利和资源”。我们认为城市和农村并非简单且分割清晰的两部分,而是发展问题。站在城市看农村和站在农村看城市两个视角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思考,单边行动难以谋求公平的发展。就区域开发栏目发文而言,其研究更多注重在城镇化问题中探究城乡差距问题,从而在其中嵌入了农村发展的探讨。具体的,郑月龙、张卫国(2014)
郑月龙、张卫国《新城镇化下新能源投融资机制的演化博弈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15-24页)。在新城镇化背景下,构建了新能源投融资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模型,发现政府所采取的策略对企业是否投资新能源的选择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在政府政策设计与选择得当的前提下构建起新能源投融资机制才可以加快新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进程。严太华、刘松涛(2014)
严太华、刘松涛《重庆市区域板块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28-37页)。运用PVAR模型对2000-2012年重庆市和重庆38个区县的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发现城乡收入泰尔指数曲线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但全市层面和各个区域板块城乡收入泰尔指数的脉冲效应过程存在显著的差异。作者指出区县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逐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尽快破除各种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制度约束。何燕、周靖祥(2014)
何燕、周靖祥《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辩: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新框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1-12页)。通过文献整理归纳城市化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困局,指出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城市化理论以及探讨契合与中国实情、因地制宜的城市化和城镇化路径选择十分必要,实现城乡统筹联动是其关键所在。
除此而外,关注于“山地区域城镇化”问题是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的一个显著特色。西部大开发在促进了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征,特别是重庆的“山城”特征构成了学术研究因地制宜的特色分析。郭劲松等(2005)
彭劲松、杨渊、方芳《西部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4-17页)。从西部小城镇水污染及治理设施现状出发,阐述了西部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傅鸿源等(2005)
傅鸿源、谢琳琳、刘晨阳 《西部山地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研究》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第18-20页)。指出中国山地区域的城镇化建设,以极其弱小的经济实力承担着发展经济、集聚人口、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多重任务,因此推进山地区域城镇化建设必须把握山地区域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积极探寻山地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具体途径。王里奥等(2006)
王里奥、马曦、刘元元《西部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33-37页)。基于西部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及处理系统现状调查,从西部小城镇垃圾处理的基础条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各种约束条件出发,指出区域性综合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能有效解决西部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尹红潘(2013)
尹红潘《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细分与集聚发展视角》(《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13-17页)。则指出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呈二元化结构特征,认为发展三峡库区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迫在眉睫,并对库区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进行了深度分析。陆远权等(2007)
陆远权、刘建锋、杨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测度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个案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1-5页)。基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系统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1997-2005年度三峡库区数据展开实证分析,认为协调度测算方法对于协调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康继军等(2015)
康继军、吴鹏、傅蕴英 《经济转型视角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9页)。进一步采用多维市场化指数作为衡量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变量,并构建200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模型,发现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指出只有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平稳健康发展。
2. 土地与土地流转视角的分析
农村发展问题的本质就是关于人口和土地的问题。人口要素的作用在该栏目论文中主要以移民和人口流动的形式得到研究,在前文已经给予了简单介绍;土地要素视角的经济发展则仍需要制度分析、经济行为等诸多方面的深入分析。作为农村发展的镜像面,城镇化有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土地的城镇化;二是人口的城镇化。但究其本质依然是农村变城镇、农村人口向城市区域流动的过程。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与土地制度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关系,发展是土地制度变迁的背景和动力所在,土地亦是农村发展和实现城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土地制度能否适应现实需要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决定着城镇化是真城镇化还是伪城镇化或半城镇化。
自1987年土地市场建立以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刚性土地需求,导致土地市场的繁荣。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构成了一个复杂、动态的开放系统,如何促进土地市场与区域发展就成为了《区域开发》栏目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第一,许多学者对土地流转与经济问题进行了探析。农地使用权流转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张文秀等(2005)
张文秀、李冬梅、邢殊媛、张颖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4-17页)。基于成都平原土地流转调查,分析了农户非农收入、农地功能、农地流转收益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为加快农地流转提供决策依据。何格等(2015)
何格、赵媛《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23-27页)。从土地市场视角出发,利用2005-2012年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认为土地市场发展失衡是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主要是因素,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保障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第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汪波(2005)
汪波、王伟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第16-18页)。从不同方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解释,尝试性地给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郑鹏程(2010)
郑鹏程、于升《对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法律思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91-97页)。、王爱民(2010)
王爱民《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问题与困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7-10页)。则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解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和困境的视角展开了土地利用问题探析。第三,土地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刘秀华等(2002)
刘秀华、刘勇、邵景安《重庆不同经济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及社会驱动力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17-20页)。以重庆市万州区、北碚区、酉阳县为研究样点,剖析了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和景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然后运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分析了样本点主要地类变化的驱动力。此外,2003年栏目以“黄土高原土地资源”为主题展开了对黄土高原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土地源现状与优势的分析,以及持续利用的限制因素研究(刘小莉等,2003
刘小莉、党占平、黄玉敏、范学科《论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第19-21页)。;范学科等,2003
范学科、李鹤荣、秦静远《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现状与优势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22-25页)。;李鹤荣,2003
李鹤荣《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限制因素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26-33页)。)。
长期以来,农村与城市发展研究备受《区域开发》栏目的关注,然而该栏目关于农村发展研究的论文,在农村发展理论、方法和具体实务的研究上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栏目应该结合农村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目的,从多视角展开重庆地区、川渝地区及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例如,从纵向层面上研究重庆地区、川渝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等地区的农民全面发展问题、区域农村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农村发展问题;从横向层面上研究重庆地区、川渝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等区域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各种要素与这些地区农村发展的关系;从微观层面上研究农民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改变途径;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农村发展规律与趋势以及农村发展的道路、战略与模式等。其次,相关研究应尝试在长期的农村发展研究实践中,总结提炼认识和研究农村发展问题的方法体系,具体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范式、具体方法和技术。最后,栏目发文和征文应更多考虑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经验性和多样性,结合农村发展研究的行动性特点和特定的研究工具对有关的主题展开研究。总而言之,研究应注重具体现实性,“从问题意识入手,突显学术专题”,展开问题导向型研究;具体实现过程则更应注重主题选择与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决定方法。
三、总结与展望
20年的发展和积累,《区域开发》栏目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发文特征(如刊文长度)、研究团队(如合作研究)和研究方法与主题选择上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较强的传承性。本文从区域经济、西部大开发、产业、移民和农村发展等5个方面对相关主题研究进行了评价和介绍,在力求较完整地反映栏目刊文经济理论研究发展脉络的同时,着重评介具有“区域开发特色”的研究内容。可以发现,《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的学者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不是倾向于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而是对于现有的经济事实展开描述或者就经济政策进行评价和反思,注重多元共存、统筹发展而非对最优状态或者极值的片面追求,在其中逐渐孕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分析。总结前文评述和分析,对栏目发展而言有待完善的方面可总结如下:第一,栏目刊文应更多地突出学科性质,注重区域交互联动过程,探求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第二,就研究视野而言,研究应注重区域经济与生态、人口、社会等的协调发展,以更为系统的思考方式展开探析;第三,栏目发文就区域经济学的解释广度、深度和系统性而言
太分散没有形成长远的和更具独立思想的研究,研究的本土化过程任重道远;第四,由发文特征描述结果可以发现,栏目建设受制于作者稿源和编辑部选择的双向塑形过程,编辑自身的稿件筛选亦形成了作者投稿的倾向和限制,致使投稿稿件主题偏向性明显,且侧重于“局域”研究,视野受限。意即,主题变化本身是刊物发文信息释放和作者选择的双方作用结果,主题选择可能会存在所谓的“热”风潮现象,但更多的主题却存在较长时间的存续期,或者说至少在一定时期内都是极具研究意义的主题,其中就以三峡库区建设相关问题为主题的文献最为明显。再思索“学报要向前迈进应如何做”的问题,既有刊物对待“经典论文”的态度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指引。其一,关注研究的持续性和延续性,避免过多的“热潮化”选题。当前的社会科学范畴研究追求实事层面的“新”,却也在逐渐丢弃一些本应有的主题研究连贯性。研究者应该致力于创造经典而非简单的追求新意,研究视野需要具有长期性和历史性,寻求长期的主题并致力于描述解答现实规律,胡焕庸先生在人口学研究中的贡献可成为研究的一种榜样。早于1934年胡焕庸率青年教师考察苏北水利和盐垦工作,开始系统地研究人口地理学,之后于《地理学报》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1935年)一文[9],
胡焕庸先生在论文中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等值线人口密度图,瑷珲—腾冲线分全国为东南和西北两半壁,被称为“胡焕庸线”,对中国经济布局、民政建设、交通发展很有参考价值。,实为中国人口地理学的第一篇经典文献,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图绘在区域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形成了巨大而持续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时至当下该论文的意义仍可谓“历久弥新”。《科学》杂志秉承“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努力地介绍中国学者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的意志,于1987年第2期和2015年第1期,两次转载该篇论文(题名《中国人口地域分布》)[10-11],强调应“继续跟踪报道关于这条线的科学成果和社会变迁”,以期刊为平台寻求主题的未来延续。其二,要处理好研究的本土化和国际化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泛化问题,片面追求论文的发表和研究的英文化,忽视了对经典主题的阐述和对“实践”视野的把控。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世界,其根本在于现实而非语言,正如《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在其发表后于抗战期间被译成英文,转载于美国《地理学评论》(Geographical Review);其他国家也相继刊载该文摘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著作,凡是了解和研究中国人口的人,此文是必读的篇目,其经历恰恰是本土研究国际化的过程,但绝非是直接的语言国际化的问题。其三,正确看待“长文”和“短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阐述,要求文章必须以一定的篇幅为基础。不同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等学科研究,社会科学主题论述必然需要系统性和全面的分析为基础,要通过不同的视角阐释和解构主题、论述问题,这就涉及到区域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探讨;不必然要求文章长度达到某个特定标准,但却需要以论述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为前提。
从方法论角度讲,以现实为基础,从问题出发展开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经济学探讨应成为评价论文优劣的其一标准,而非简单的工具性评价。区域科学是一个分析区域空间经济实现过程的综合学科,因此区域开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关乎地理和空间的主题,其研究必然涵括了经济地理学、区位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随着信息检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具理性主义在研究中迅速蔓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在于研究常常陷入“方法”选择而非“主题”确立,缺乏经济故事的现实性,未能较好地实现“问题决定方法”的基本原则。当然,本文并不是否定经济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秉承的观点是研究应处理好主题与方法的内生关联性,在当前学术研究背景下,数据、方法和主题成为文献撰写过程中必不可缺省的考察对象。具体的以数据和现实为基础的经验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铺开是不可避免的趋向,只是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文本呈现中,研究展开和论题分析的实现途径逐渐陷入对实证、经验研究的“追捧”陷阱,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可信性,到论证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和适宜性,方法论的讨论意义深远。在此情景之下,描摹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我们静而观之和谨慎对待,展望未来、面对质疑才能够使论述“有的放矢”。在本文中,文字记述只是简单地描述该栏目刊文特征的变化和研究主题的选择,至于学科领域内的理论与方法如何创新、经验研究的重点放在何处以及区域规划与政策完善等具体问题,文章中并未深入展开,但以上问题却是《区域开发》栏目完成“紧紧依靠地方建设的需要,立足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咨询”这一使命必须要解答的难题,仍将有待期刊编辑和学者的深入研究探析。参考文献:
[1]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8(9):1-11.
[2]侯新烁,张宗益.中国增长实现逻辑——基于区域经济结构转变视角解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
[3]PIETERS R,BAUMGARTNER H.Who talks to whom? Intra and inter 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of economics journal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40(2):483-509.
[4]BAUMGARTNER H,PIETERS R.The structural influence of marketing journals: acitation analysis of the discipline and its subareas overtim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3(1):123-139.
[5]温铁军.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与问题意识——兼谈农业经济学研究客体的分类[EB/OL].[2009-12-02].http://www.snzg.cn/article/2009/1202/article_16451.html.
[6]周靖祥.大数据背景下社科实证研究的形式主义陷阱[J].求索,2014(10):10-16.
[7]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8]道格·桑德斯.落脚城市[M].陈信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9]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理学报,1935,(2):33-75.
[10]胡焕庸.中国人口地域分布[J].科学,1987(2):83-89,159.
[11]胡焕庸.中国人口地域分布[J].科学,20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