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控效果试验
2016-02-15周运刚郑新疆马天文张静
周运刚 郑新疆 马天文 张静
摘 要:该试验选用4种杀虫剂(3%啶虫脒EC、0.3%苦参碱AS、48%毒死蜱EC和70%吡虫啉WG)进行了棉蚜的田间防治试验,比较4种杀虫剂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棉蚜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施药后1d,45%毒死蜱2 000倍液防效最好,达到了80.33%;施药后7d,4种药剂防效都达到最高值,均在90%左右;施药后15d,4种药剂防效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以3%啶虫脒2 000倍液和0.3%苦参碱1 500倍液的防效最好,防治为83.76%和85.94%。
关键词:杀虫剂;棉蚜;防控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087-02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又名腻虫、蜜虫、油虫等,是世界性棉花害虫,寄主植物多达75科285种以上,属于多食性害虫,主要以石榴、花椒、木槿、鼠李属、棉花、瓜类等为主。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为害,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导致棉花品质降低。并且棉蚜作为多种病毒的媒介物,能够传播花叶病等60多种病毒。
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种植基地,据2014年统计,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由1995年的74.27万hm2和93.5万t,增加到2014年的266.53万hm2和450万t,分别增长了259%和381%,2014年我国棉花总产量616.1万t,其中新疆棉花产量达到450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3%。棉蚜的防治工作也已经成为全疆棉花生产中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对于棉蚜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由于市场上防治药剂种类繁多,给广大职工的选购带来了诸多不便。本研究旨在通过4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找出对棉蚜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以期为棉蚜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安排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站,土质为沙质壤土,肥力中上等,棉花品种为新陆中55,种植密度为22.5万~24万株/hm2。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包括3%啶虫脒EC(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0.3%苦参碱AS(五家渠农佳绿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5%毒死蜱EC(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70%吡虫啉WG(北京达世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A:3%啶虫脒EC2 000倍液;B:0.3%苦参碱AS 1 500倍液;C:45%毒死蜱EC2 000倍液;D:70%吡虫啉WG60g/hm2;CK:清水对照。各处理均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15m2,各小区随机排列。棉蚜发生盛期施药,采用3WZ-25型机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
1.4 药效调查方法 每个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固定5株棉花,每株棉花上、中、下各取3片叶,于喷药前调查每株蚜虫虫口基数,并于喷药后1d、7d和15d分别调查各小区标记叶片上的残留虫量。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田间药效试验根据施药后虫口数用Excel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各处理校正防效的差异显著性利用DPS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4种药剂对棉蚜都有较好的防效。施药后1d,3%啶虫脒和45%毒死蜱的防效较好,达到了75.38%和80.33%,0.3%苦参碱的防效最差,为60.6%,4种药剂存在显著差异。药后7d,4种药剂防效都达到最高值,分别达到了95.29%、89.77%、91.61%和90.74%,其中以3%啶虫脒防效最好。药后15d,4种药剂防效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啶虫脒和0.3%苦参碱的防效最好,达到了83.76%和85.94%,与C和D存在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中,4种药剂对棉蚜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未产生药害等不良反應,且对天敌、作物安全。施药后1d,3%啶虫脒2 000倍液和45%毒死蜱2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达到了75.38%和80.33%,说明这两种药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0.3%苦参碱1 500倍液防效最低,速效性较差;施药后15d,3%啶虫脒2 000倍液和0.3%苦参碱1 500倍液的防效最好,达到了83.76%和85.94%,说明这两种药剂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建议在选择3%啶虫脒和0.3%苦参碱进行防治时,交替施用,既能降低虫口基数,又能增加防治的持效性,同时避免了单独施用同一种药剂导致的害虫抗药性及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国福,李琳琳,李本杰,等.山东省不同地区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检测及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研究[J].农药学学报,2014,16(6):673-680.
[2]李国英,王佩玲,刘政,等.近年来新疆棉区病虫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C]//兵团精准农业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6:39-43.
[3]田笑明,陈冠文,李国英.宽膜植棉早熟高产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國农业出版社,2000:110-111.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