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统整模式下“综合德育课”的设计与实施
2016-02-15蔡文艺田燕芳
□蔡文艺 田燕芳
主题统整模式下“综合德育课”的设计与实施
□蔡文艺 田燕芳
在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的深化课改大背景下,克服传统“假大空”“说教灌输”等形式主义德育,可以从课程整合的视角,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探索通过主题式学习的形式将“说教式”的德育转变为“体验式”的德育,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使其做到知行合一,内化道德观念,并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
主题统整 综合德育 设计实施
一、缘起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出台,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充分肯定新课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随后,浙江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深化课改的文件,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凸显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拓展、整合、选择”思想。
综观我国的德育现状,存在“假、大、空”等形式主义的特点,加上应试教育中“主”学科的挤压,属于国家课程的品德学科往往也是以灌输的形式教给学生,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仅仅停留在“嘴上”,没有内化进孩子心里,更是很少落实到行动上。
我们认为:道德教育绝不是喊口号,它应该是根植于儿童日常生活的,“从生活中来”,更要“到生活中去”。除了知识上的获得和了解,更应该有实际的体验和行动。因此,我们提出“综合德育课”的概念,即利用学校业已成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整合品德学科、少先队以及综合实践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主题的形式设计课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服务为主,将道德教育的目标渗透其中并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二、理论依据
(一)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进步主义教育的思想领袖约翰·杜威(John.Dewey)认为:道德是个体的社会智慧、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合金,德行不是对某种刻板规则的遵守,而是一个包含知识、情感和能力在内的综合性概念。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
由此,他将道德教育的方法概括为四点:
1.营造真实的道德情境,培养个体的鉴别力与判断力。
2.培养个体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动道德”。
3.培养具有行动力量的品格,积极实践道德。
4.培养个体的社会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从儿童参与社会生活出发,脱离教条式的灌输。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并最终让儿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最佳载体。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有效践行德育教育的天然平台。
(二)Jacobs的科际课程整合理论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立德树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课程整合主题,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改革起始阶段以德育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整合实施为重点。”综合实践活动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具有课程整合的天然优势。
我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理论学习之后发现课程整合的模式有许多,如Palmer的课程联结模式、Beane的主题概念整合模式、Jacobs的科际整合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美国课程专家Jacobs的科际整合模式方便理解与操作,遂采用了这一模式。所谓科际整合模式,是指:“围绕主题将两个以上的学科整合在一起,主题可以是议题、问题或经验,也可以是跨学科技能(如思维技能、社会技能)与跨学科概念(如系统、模式)。设计科际整合课程首先须选择一个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继而根据主题确定各学科与之相关的内容,调整并确定教学目标,最后再设计学习活动。”
三、实施路径
根据Jacobs的科际课程整合理论,我们确定了课程整合的终极追求:“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也就是将德育的培养目标置于课程的核心位置,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自我服务、家庭服务、社会实践、“做中学”的形式将德育内化进孩子心里并表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以“主题”为中心进行统整,有机整合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少先队活动等。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将品德学科、少先队置于核心地位,防止德育目标的偏离,然后利用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开展主题式学习。每一次的主题学习围绕德育目标,从“构建主题—整合内容—课例设计—活动实施—成果交流—表现评价”逐步推进、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开发和学习过程。
四、案例研究
(一)德育总目标和主题的确定
学校的德育总目标都是依据儿童的身心和年龄特点,结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来确定。比如,针对低段孩子的特点,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树立他们对自我、家庭、伙伴、学校的认识,通过自己的行动融入集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爱的教育”就能自然生发,于是我们开发了“认识我的校园”“我有一双小巧手”“家务活我能行”等德育主题。到了高段,儿童的生活世界进一步扩大,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渴望与外界交流,道德意识也更加主动,这时的德育目标就是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与异性交往、更具有规则意识、更广泛地参与社会。
以下的案例是我们在小学高段开展的一个大主题“走进职业世界”,整合了综合实践的“劳动与技术”领域以及“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内容,目标是让孩子们认识多种多样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神圣和意义,激发自我的职业梦想,能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走进职业世界”整合内容与主题设计
(二)案例呈现
主题确定以后,我们围绕主题进行了目标与内容整合,设计出主题活动方案和具体课例。下面以主题二《校园中的职业》之“教师职业研究”为例,具体呈现我们的实践案例。
《校园中的职业》之“教师职业研究”完整方案
〔构建主题〕校园中的职业之教师职业研究。
〔整合内容〕浙教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课时《园丁赞歌》;综合实践活动之“研究性学习”领域。
〔课例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活动,能够根据小组选题深入了解教师职业。
2.能够参与研究的全过程,知道某一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步骤,能够恰当地呈现小组研究成果。
3.通过小队展示,了解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教师职业。
4.能够对教师职业有更深的感悟,尊重教师并尝试用不同方式感恩教师。
指导难点
研究方法的梳理;感恩活动的设计。
指导过程
1.教师职业初印象。
自由谈:请你说一说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感受。
2.研究主题的筛选。
头脑风暴:刚才同学们谈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感受,从中可以发现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甚至有失偏颇的。那么,你还想了解教师职业的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师这个职业?(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记录研究主题)
讨论主题研究的价值、可行性等,筛选出可以研究的题目。
3.研究方法的确定。
针对你们的选题,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调查研究(问卷、访谈)、文献资料、对比研究等。注意:适当、适合。
4.研究方案的撰写。
各小组完成自己的研究方案(教师指导)。
5.研究过程的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教师介入指导)。
6.研究成果的汇报(具体见“成果交流”一栏)。
〔活动实施〕
课内+课外,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课内开题与汇报、课外展开实际研究,教师适时跟进与指导。
长短课结合:开题(1课时)、课外指导(短课)、成果交流(长课60分钟)。
〔成果交流〕
准备材料
课件(包含2个视频);倾听提示单45份;卡贴36张;黑色水彩笔6支;活动单6份;铅笔盒。
不同角度看教师职业
1.学会倾听(记录单)。
学会倾听我学到的研究方法我对教师职业的新感受
2.各研究小队汇报。
(1)爱心小队:考试学科教师与考查学科教师的比较研究。
(2)太阳小队:教师工作中的困难研究。
(3)阳光小队:“沈老师的一天”跟拍视频。
(4)微笑小队: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
3.研究方法的梳理。
听完了这几个小队的汇报,你了解了哪些研究方法?能谈一谈你对这种方法的了解吗?(板书: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观察法)
4.教师职业再认识(对比学生先前的初步印象,得出新的认识)。
5.小结。
教师很辛苦,但依然很满足;压力很大,但依然很负责;每天很疲倦,但依然很幸福。让我们为辛勤的老师点赞。
感悟教师职业
1.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前面几个小队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教师职业,七彩小队带给大家的研究成果是教师最幸福时刻的微视频。(视频2分钟)
(1)教师什么时候感觉最幸福?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2)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
2.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您(10~15分钟)。
(1)让我们每个小队为老师设计一个感恩活动吧,为辛勤的教师暖暖心,为承受压力的教师减减压,给教师带去更多的幸福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您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设想(简述)人员分工
(2)设计展示与汇报。
深化职业研究
方法的迁移。(将学会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其他类型的职业)
〔表现评价〕
根据主题研究内容展开表现性评价。
评价维度分值3分2分1分研究成果展示(研究方法、结论、汇报过程)研究方法适合,研究过程充分,结论严谨,汇报清晰研究方法较为适当,研究过程不够充分,结论得出较为容易,汇报不够清晰有力研究方法不太适当,过程草率,结论不够严谨,汇报简单感恩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考虑问题周到活动设计有一定的新颖性,但可行性值得商榷,考虑问题不够周到活动设计一般,有可行性但无新意,考虑问题不周到小组合作小组分工合理,各成员积极参与活动,活动成效显著小组分工较为合理,各成员参与活动较为积极,活动成效一般小组分工不太合理,有成员未参与小组活动,活动成效较差
(三)案例解析
以上以“德育目标”为中心的活动设计,整合了品德、综合实践等国家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道德实践”。这样的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课程专家Acherman提出课程整合有效性的四项标准:“学科内的有效性、对学科而言的有效性、超越学科的有效性、更广博的学习结果。”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不是随意将“相关”内容糅合在一起,而是要考虑到被整合的学科彼此是否能相互获益、相互增进学科概念的学习,学生能否将综合学习的内容同化到他们的认知架构中,以不同学科的角度描绘、思考复杂的世界现象,形成整体性的探讨知识的方式,同时又不削弱被整合学科的教育功能。我们认为:要符合这样的标准,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内容层面的整合,还应考虑到教学目标、学习方式等层面的整合。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以“德育目标”为核心首先进行了目标上的整合,在目标清晰的前提下,内容整合才能“灵活”。然后我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探究,最后在学生充分体验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恩主题的设计”这一环节,将道德的感知转化为道德实践。
2.“说教式”德育转向了“体验式”德育。
《品德与社会》与综合实践的整合,目的就是突破传统“说教式”德育形式,转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体验式”德育,将道德感知升华为道德行动。在以往的品德与社会《园丁赞歌》这一课中,问及学生对教师工作的印象,大多数学生只会说“空话”“漂亮话”,如“老师很辛苦”“老师很爱学生”等,但若让学生打开心房,对教师的怨言其实很多,比如“老师总是多变的”“老师很容易生气”“老师自己很轻松却总是逼着我们做作业”“老师总是很凶”,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了解其实很肤浅,这样的情况下说再多的感恩教师的话都没有用,只有让学生深入去了解、体会教师职业,“感恩”才有根基,德育目标才能实现。
3.优化了课程内容,让德育目标有效达成。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上课的教师往往捉襟见肘,目标的定位也难以把握。当与品德等学科整合以后,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既能明确德育的目标,又能将综合实践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德育目标能够更有效的达成。
五、追问与反思
(一)教师需要从“教学观”转向“课程观”
主题统整式综合实践的实施不同于基于教材或者基于教师经验的传统教学,它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甚至没有教材也能教。即从“主题—目标—内容—评价”等都要一致性地考虑,灵活性很大,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从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容易“迷信”教材内容,难以实现取舍或者统整安排。因此,教师需要从课程观的角度设计活动并展开教学,这样,即便主题实施的灵活性很大,教师也能从高位把握,最终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二)需要探索多学科教师的协同教学
主题统整会涉及多个学科。目前,我们只探索了综合实践四大领域以及品德、地方课程、少先队活动等课程的整合,这就涉及这几门学科教师间的联合教研和协同教学,这样才能节省人力物力,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实践来看,主题统整还会经常涉及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这就需要更广层面的多学科教师联合教研与协同教学,这样的模式目前还是一个空白,可以尝试去探索。
[1]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Z].浙教基[2015]36号文件.
[2]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Z].浙教基[2015]79号文件.
[3]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4).
[4]黄志红.课程整合的历史与个案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
[5]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