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6-02-15王运增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腕管腕部洗剂

王运增

武警福建省边防总队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王运增

武警福建省边防总队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和非甾体类西药口服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治疗腕管综合征简便廉验,疗效显著。

腕管综合征;小针刀疗法;上肢洗剂

腕管综合征是手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以手工作业劳动者多见[1]。各类急慢性损伤导致腕部循环障碍,腕横韧带增粗,引起腕管容积减小,压力升高,正中神经受压,从而引发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活动障碍。笔者临床中采用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选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30~59岁;病程10天~2年。对照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29~63岁;病程7天~2年半。全部患者均为单侧发病。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参照《骨科疾病诊断标准》[2]中相关标准拟定:①拇、食、中指感觉障碍、疼痛等不适,常于夜间、劳累后症状加重;②查体见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外展肌力减弱,屈腕试验阳性,Tinel征阳性;③排除腕部其他病变、颈椎病、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①小针刀治疗:采用四点进针法,于患侧腕部腕横纹和桡、尺腕屈肌内侧侧缘各定一进针点,沿桡、尺屈腕肌向远端约2.5 cm处再各定一点。患侧掌心朝上平放于操作台上,局部麻醉,针刀刀口与肌腱、神经、血管平行。分别于远、近端进针点处垂直腕关节刺入,其中近端紧贴尺桡骨骨突向远端排切数刀,其深度以透过韧性的腕横韧带出现落空感为止。结束后将患腕做掌屈、背伸、内收、外旋数次。术后针眼无菌辅料包扎,必要时1周后可再行1次治疗。②上肢洗剂外洗。处方:羌活、威灵仙、刘寄奴、苏木、桂枝、千年健各15 g,川芎、红花、防风、荆芥各10 g,透骨草、伸筋草各20 g。将其用纱布包扎后置于1000 mL水中武火煮沸,待水温合适后,将腕部浸泡于药液中,边泡洗边自行按揉腕部。每天1剂,早晚各1次,持续1周。

2.2 对照组 体位同针刀治疗。采用2%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40 mg,用10 mL注射器将药物混合液刺入腕管内,无明显神经放射感后将药物推入腕管中。必要时1周后可再行1次治疗。并配合非甾体类药物醋氯芬酸钠口服,每次75 mg,每天1次,连续1周。

3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项目 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止痛效果。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3]拟定。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手腕部活动正常,屈腕试验阴性,Tinel试验阴性;有效: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手腕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无效:经本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者。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术后全部患者均获得6~18月(平均12月)的随访,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 0 3 0治疗前4 . 9 1 ± 1 . 8 0 5 . 2 6 ± 1 . 9 0治疗后1 . 9 1 ± 2 . 3 0 3 . 3 2 ± 2 . 7 0

5 讨论

临床治疗腕管综合征,一般采用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若采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进行腕管内注射、理疗、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存在激素可能诱发神经变性,易复发等缺点;若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虽能较好松解神经,却因损伤大,组织粘连、可能伤及神经等缺点,已逐渐被各类微创手术治疗取代。

中医学认为,腕管综合征属于“筋伤”“痹证”等范畴。“通则不痛,痛则不痛”,腕部劳损、六淫诸邪等常引起局部气血不足、瘀阻经络而致气机、血行不畅,引起局部筋肉拘挛故致关节活动不利,感觉障碍[4]。故治疗腕管综合征当以舒筋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为主。上肢洗剂方中采用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桂枝、威灵仙、伸筋草、羌活、防风、荆芥等祛风舒筋通络;千年健、透骨草、伸筋草强筋骨、通经络;羌活、桂枝等药药性主行上肢,引诸药药性入经。诸药合用,共奏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可有效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小针刀是传统针刺与现代手术的有机结合,既能利用针的作用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又能利用小针刀的良好切割特点,扩大腕管空间,松解粘连并解除正中神经压迫,达到“以松至通,通则不痛”的效果。但是,应用小针刀治疗应熟悉腕部解剖结构,避免不必要的神经或者其他损伤。此外,操作中应在同一水平两点纵向彻底切开腕横韧带,避免因松解不彻底而致复发。

综上所述,采用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联合治疗腕管综合征,损伤小,简便廉验,是一种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的方法之一。

[1]张君,桑秋凌,李墨清,等.内镜下两点单侧钩切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伤,2008,21(2):139-140.

[2]李峰,冯建书,聂喜增,等.骨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466.

[3]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90-392.

[4]鲁梦倩,于天源,陈国勇,等.中医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概况[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277-276.

(责任编辑:冯天保)

R442.8

A

0256-7415(2016)02-0126-02

10.13457/j.cnki.jncm.2016.02.047

2015-10-06

王运增(1973-),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普外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腕管腕部洗剂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超声动态成像对正中神经活动性的评估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价值
大学生腕管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统计及其与电子产品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萨布如木病洗剂中苦参的含量测定
乔利·布朗与干洗剂
银芷肛肠熏洗剂对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及MMP9的影响
腕管综合征的肌电图临床分析
神经肌电图与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