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2016-02-15李君桦黄默荷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甘草酸丹参乙型肝炎

李君桦,黄默荷

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浙江 温州 325000

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李君桦,黄默荷

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浙江 温州 325000

目的:观察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等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改善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丹参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肝纤维化是一个隐匿和漫长的过程,并且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成为肝硬化的一个必经阶段。目前研究认为,早期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防治肝硬化的关键是早期阻断或逆转肝纤维化[1]。临床上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既往关于复方甘草酸苷的基础研究已证实其具有抗炎、稳定肝细胞膜和调节免疫的作用[2],而近年来也不断有研究指出中药丹参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3]。因此,本研究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4]中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并符合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①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异常项≥2项;②B超检查显示肝表面不光滑,边缘变钝,但肝表面尚无颗粒状改变,肝实质回声增强,但实质尚无结节样改变;③年龄<70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①其他病毒感染如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引起的肝功能异常;②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肝硬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③合并心、肾功能衰竭;④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妊娠、哺乳期妇女。

1.3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3~61岁,平均(58.2±7.1)岁;病程4~16年,平均(5.2±2.1)年;谷丙转氨酶(58.4±14.1)U/L,谷草转氨酶(62.9± 13.7)U/L。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2~61岁,平均(57.4±6.8)岁;病程4~16年,平均(5.3± 2.5)年;谷丙转氨酶(56.2±13.7)U/L,谷草转氨酶(58.3±13.6)U/L。2组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对具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予常规保肝治疗,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益肝灵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0.4 g,每天3次,治疗60天。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联合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静脉滴注,每天1次。6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肝纤维化指标:2组患者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3.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①痊愈:原有症状体征消失,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B超检查结果恢复正常;②显效:原有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纤维化指标降低≥50%,B超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或稳定不变;③有效:症状体征获得了明显改善,B超检查结果稳定不变,肝纤维化指标降低≥25%;④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 3,P<0.05)。

4.3 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见表1。治疗前,2组血清HA、PCⅢ、Ⅳ-C、LN及TGF-β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上述治疗,2组HA、PCⅢ、Ⅳ-C、LN及TGF-β1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 n = 3 1 )对照组( n = 3 1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 A ( n g / m L ) 2 1 8 . 4 ± 5 8 . 1 1 3 4 . 5 ± 3 6 . 1①②2 0 9 . 2 ± 6 0 1 . 7 1 7 5 . 4 ± 4 2 . 8①P C -Ⅲ( n g / m L ) 1 0 9 . 8 ± 3 3 . 1 7 1 . 4 ± 2 6 . 5①②1 1 1 . 8 ± 3 2 . 7 8 9 . 4 ± 2 0 . 6①Ⅳ-C ( n g / m L ) 7 6 . 2 ± 2 4 . 2 4 4 . 6 ± 1 5 . 2①②7 5 . 8 ± 2 2 . 5 5 7 . 3 ± 1 3 . 1①L N ( n g / m L ) 7 8 . 6 ± 2 1 . 1 4 5 . 2 ± 1 2 . 3①②7 9 . 4 ± 1 9 . 6 5 9 . 2 ± 1 3 . 4①T G F -β1( p g / m L ) 5 6 8 . 4 ± 5 8 . 1 3 3 6 . 4 ± 5 9 . 6①②5 6 7 . 9 ± 5 6 . 8 5 2 5 . 8 ± 6 0 . 2①

5 讨论

肝纤维化指肝脏在受到包括病毒、酒精、药物及化学毒素、自身免疫等各种损伤的作用下,引起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ECM)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造成肝脏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等,而结构上则出现以肝窦毛细血管化、肝小叶内和汇管区肝纤维化为主的表现[5]。其中,静止期肝星状细胞(HSC)被激活、增殖是引起ECM合成和分泌增加的重要因素。早期的肝纤维化病理过程是可逆的[6],因而早期诊断与抗纤维化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目前临床尚缺乏理想的抗纤维化药物,已报道的秋水仙碱、青霉胺等药物因副作用过大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减少ECM的增生、促进ECM降解,以及改善微循环和代谢障碍等多个环节。近年来,复方甘草酸苷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β-甘草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其中甘草酸可发挥类似糖皮质激素样作用,通过对磷脂酶A2和脂加氧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对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的抑制,起到减少前列腺素、炎性介质的产生,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7]。有动物实验也证明,甘草酸能防治大鼠实验性纤维化,体外实验证明其具有抑制小鼠成纤维细胞Ⅰ、PC-ⅢmRNA表达的作用,从而减少Ⅰ、Ⅲ型胶原的合成[8]。

中医学中并无“肝纤维化”的概念,一般认为本病归属于黄疸、胁痛、癥积、鼓胀等范畴[9],其病因多由外感疫毒、湿热毒邪,或饮酒过度,酿生湿热,羁留不去,或饮食不洁、正气内虚、情志不遂等因素导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搏结,以致气滞血瘀,肝络瘀阻。中药具有多成分与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近年来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有明确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0]。其作用机制包括抗自由基过氧化损伤、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抑制细胞因子释放、抑制TGF-β1的激活、抑制HSC活化、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门静脉系统阻力以及调节肝内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13]。笔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常规保肝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HA、PC-Ⅲ、Ⅳ-C、LN及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抗病毒、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改善肝纤维化。

[1]陈永鹏,汪艳,侯金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4):244-246.

[2]Moro T,Shimoyama Y,Kushida M,et al.Glycyrrhizin and its metabolite inhibitSmad3-mediated type I collagen gene transcription and suppress experimental murine liver fibrosis[J].Life Sci,2008,83(15-16):531-539.

[3]赖文芳,吴符火,陈兴明.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3):30-32.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5]张建军,吴丽萍,杜瑞清,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血小板计数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6):415-416,419.

[6]陆伦根,胡俊杰.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肝脏,2012,17(9):617-620.

[7]潘敏.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12,43(9):28-30.

[8]王吉耀,刘维田,胡美玉,等.甘草酸对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1):60.

[9]马继征,张云,陈兰羽,等.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认识及治则治法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4,24 (6):381-382.

[10]柳占彪,许放,张少卓,等.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组织病理学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8):246-248.

(责任编辑:吴凌)

R512.6+3

A

0256-7415(2016)02-0057-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24

2015-10-09

李君桦(1978-),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甘草酸丹参乙型肝炎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