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6-02-15王新丽
◆王新丽
(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三合庄初级中学)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王新丽
(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三合庄初级中学)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发展学生的身体、身心、智力、思想、情感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体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锻炼。尤其处于现今社会,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惯、个性强、逆反心理严重,学生的生活条件、学习环境较为优越,学生经历的艰苦生活较少,导致学生的惰性大、意志品质差,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加重要。试从初中体育的常规教学、田径教学、球类教学、体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课前常规
体育教师要根据各项体育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情况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指路灯,使学生积极、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课堂常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内容多、范围广,教师要参考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内容等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握课堂常规的内容和德育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课前常规
1.学生因事、病不能正常上课的,要求体委向教师说明原因,妥善安排学生的活动。虽然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室内学科,但是通过“事先请假”的形式,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杜绝学生养成懒散的行为习惯。
2.学生服装的准备。要求学生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衣袋中不允许带刀子、钥匙等硬质物品。穿着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更有利于学生做动作,也避免学生自身或给其他的学生造成身体伤害,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学生提前几分钟到达规定的地点集合,等待上课。培养学生尊重师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课中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本课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规范性,根据本节课的体育教学内容、特点、天气等因素,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提前预防,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队列队形、听口令做动作、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各项运动的技术动作,根据要求有秩序的进行游戏、竞赛。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体会动作,遵守纪律,注意安全。磨练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自律性,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
3.进行体育运动中,要求学生爱护器械,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不损坏器械。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课后常规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评价、归还器械。培养学生及时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情况进行正确分析、评价和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主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体育教学内容中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内容多、范围泛、思想性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德育因素,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学生的年龄阶段、场地、器材等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田径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田径运动主要是个人项目,要求学生按照严格的规则独立完成一定的技术动作,表现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学生要有克服一切困难和正视一切挑战的勇气,因此,在田径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在比赛中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情绪调控抗干扰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球类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大多数球类运动都是通过集体配合进行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中学生要自觉遵守比赛规则,与对手友好交往,严守技术行为的承诺,讲究诚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能因一时的成绩而做出失去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举动,如在比赛前服用兴奋剂,比赛中故意撞人、伤人等,只有形成一个积极健康、团结有力的队伍,才能使集体有更加出色的成绩,才能使个人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三)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互帮互助的精神
体操项目动作危险性高。现在的初中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学习新的动作时不敢主动尝试,因此,在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意志品质很有必要。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育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基本技能、保护与帮助的动作方法,而且更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责任感,避免自己和被保护的同学在练习过程中造成身体伤害。
三、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道德素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品行端正。认真研究教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学习效果。教师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要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人做人”,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作为教学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接班人。
[1]季浏.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瞿葆奎.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文集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