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魂舞韵总关情
——论音乐在舞蹈兴趣培训中的重要性
2016-02-15何秋香
◆何秋香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乐魂舞韵总关情
——论音乐在舞蹈兴趣培训中的重要性
◆何秋香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感情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在舞蹈兴趣培训过程中逐步创设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空间,培养学生从音乐中去揣摩情绪,从而更恰当地把捕捉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舞蹈更有韵味、内涵。
音乐 舞蹈兴趣培训 韵味 内涵
研究创意素质的相关学者说,敏锐的感受力是创意素质的一种。一个具备敏锐感受力的人才有可能去创新,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都需要一个人有敏锐的感受力。舞蹈兴趣培训除了能提高舞蹈专业技能外,还能培养学生对形象捕捉的敏锐的感受力,和对音乐的敏锐的感受力。
舞蹈从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离不开音乐,《乐记·乐象篇》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舞者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激发起内心的感情,并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的姿态。它和音乐艺术相结合,给人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这是“天作之合”。
一、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即所谓的“听觉的艺术”。它的欣赏,主要通过“听”的途径得到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它是有有声音却没有动作,它的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节奏和和声。从观众欣赏的角度来看,舞蹈是一种动作的艺术,即所谓的“视觉”艺术。它是用动作来“说话”,也即舞蹈是以动作作为艺术语言的。它的欣赏,主要是通过“看”的渠道来获得欣赏者艺术享受的快慰,它是有动作却无声音,其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是身体有节奏的动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从舞蹈一产生开始,便于音乐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结合是天然合理的,是反映了人的智慧、完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之一。古代有:“舞为乐之容”或“乐之在耳曰声,在目者曰容”的说法。在舞蹈界甚至也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动是“看得见”的音乐。前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
这些话都说明了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舞蹈之所以要和音乐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的共同点。音乐和舞蹈的共同点就是节奏。几乎从舞蹈一诞生就有节奏,舞蹈整体要用节奏、节拍来组织;“音乐也是如此,节奏、节拍也是音乐整体的骨架。”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和。旋律是音乐的最有表现力的因素,十九世纪俄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谢洛夫曾经指出:音乐的“主要魅力、主要的诱人力量就在旋律之中”。而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中出现最早的因素,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也是组织音响的必要手段。舞蹈更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离开了音乐的配合,失去了节奏也就难以取得感人的效果。优秀的舞蹈音乐是舞蹈中的积极因素,好的音乐能为舞蹈增辉。原始音乐之所以一开始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根本原因也就是在于节奏。
第二,音乐和舞蹈都直接抒发人的情感,即抒情性。汉代《毛诗序》说:“情发于声,声成谓之音。”指出音乐中的声音是由情感生发出来的。三世纪时的雅典学者朗吉弩斯在他的名著《论崇高》中也指出,音乐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舞蹈以肢体语言来抒发情感,通过舞蹈动作直接的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音乐的表达比较抽象,往往给人给予无穷的想象空间,但音乐表达的抽象性不会对舞蹈表达产生矛盾或干扰,而是起到衬托、渲染等作用,可以结合的天衣无缝。
音乐与舞蹈之间是互动互为的,舞蹈的成功表现离不开音乐。音乐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表达情绪,烘托气氛,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和强化。音乐本来就具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作为欣赏者往往会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做自己内心的情感来体验。当舞蹈离开了音乐,也就变得黯然无色。也许有人会说,没有音乐的舞蹈也是能震撼人心的,这不能否认。但是成功的舞蹈作品是离不开音乐伴奏的。离开了音乐,舞蹈难以表达情感。正如中国舞蹈家吴晓邦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的表现出来。”
音乐是舞蹈创造的参照物。扎哈诺夫说:“作曲家写作舞剧音乐……而舞剧编导则为音乐所激动,并在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舞蹈作品──舞剧。”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完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了音乐。按照音乐编舞,是舞动编导普遍的做法。当然舞蹈不是完全地服从音乐,不是任何音乐都是适合舞蹈。当舞蹈编导在创作作品时,要根据舞蹈做音乐,所以他对音乐会提出要求:音乐要服从舞蹈主体的思想,应具有形象性,在旋律、节奏、情绪、速度等各种音乐表现手段上有明显的显现。在编舞的过程中,也不一定要按照音乐,可以对其进行选择,还可以对音乐进行修改。
音乐与舞蹈结为一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在舞蹈兴趣培训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表现音乐的实际意义
(一)感受音乐,让学生更好表现舞蹈
音乐是需要身心感受和体验的,在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中,音乐和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结合。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在儿童身上真实的保存着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天性,在那里,音乐绝不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与充满激情的动作、舞蹈语言等高度融合的,它是一种人人都作为表演者(而不是作为音乐的听众、舞蹈的群众)亲自参与的音乐”。
在不同的音乐环境下,舞蹈的表现也截然不同。当学生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快慢,节拍的强弱等时,所表现的舞蹈动作也是不一样的。各民族舞蹈都有自己本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傣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不同音乐风格特点的表现。孩子们在切身的感受到音乐的美的同时,才能更自如地表演舞蹈动作。
(二)理解音乐,调动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
音乐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直接内心的感情来体验。长久以来的舞蹈兴趣培训过程中,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忽略了让孩子自己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自身表现舞蹈,忽略了调动其对学习舞蹈的兴趣。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再运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笔者在舞蹈兴趣培训过程中切身的感受到了。例如,在给初级班学员教授傣族组合《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理解音乐,再用舞蹈动作表现,这样的教学内容一下子便吸收了学员的目光,并启发和引导学员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三)表现音乐,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予人无穷的遐想空间,所以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当音乐响起时,人的肢体语言也会开始表现。就好比,无论是在舞蹈兴趣培训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间休息音乐播放时,笔者经常会发现许许多多孩子在听到某些歌曲时,肢体语言会不自主的表现出来,有的扭动身体,有的拍手跺脚,有的挥动双手……
高尔基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每一首音乐都是在描述着一幅画,让孩子在音乐中运用舞蹈动作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平时所熟悉的内容时,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启发他们积极想象,鼓励他们大胆的创编。笔者在教授傣族组合《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理解、想象,让孩子们亲身去做、去动,表现舞蹈。经过课堂实践,除笔者教授的一些傣族舞基本动作以外,学生们还捕捉到其他的孔雀形象,如孔雀喝水、孔雀临水照镜、孔雀飞跑下山、孔雀抖翅、孔雀追逐嬉戏等,非常有趣。教师在学生的创编动作中,就可以了解学生对歌曲情感、内容理解的掌握程度,不仅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感情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舞蹈兴趣培训中,笔者力图让学生能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从中体会到情感,并用肢体动作相应地表现出来。在舞蹈启蒙阶段,不可能使学生对音乐感受很深刻,也不可能使两者高度协调一致。但这并不是说,启蒙阶段就没办法或没必要去感受音乐。相反,笔者认为只有从启蒙阶段逐步创设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空间,才有可能培养起学生从音乐中去揣摩情绪,从而更恰当地把捕捉的形象表现出来,才有可能使舞蹈更有韵味、内涵。
[1]商鹤蓝.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2).
[2]李美芳.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学[J].新课程研究,2008,(10).
[3]刘柳.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探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4]侯丽娟.论舞蹈与音乐的艺术关系[J].渤海大学学报,2004,(06).
[5]贾琳.舞蹈与音乐的互动[J].美与时代,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