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更加精致
2016-02-15杨玲
杨玲
让语文课堂更加精致
杨玲
常常有人说语文课堂不如数理化那般精细,仔细想来,是因为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没有做到让我们的课堂精致起来。我们的课堂时常会表现出些许随意,或是语言的不准确,或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不合理,或是教学环节的拖沓冗长。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呢,对此,笔者有以下想法:
一、语言要精美
一个让学生喜欢并崇拜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富有才情的教师。语文教师不同与其他教师的显著区别,恐怕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形象、丰富和动人,那这就离不开教师语言的精美。
所谓语言精美,即语言表达的精确而优美。对不同的内容,不同情感的课文教学,应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表达。或感情奔放,或脉脉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当然优美的语言离不开老师的积累,我们要不断的汲取典籍中的精华,以充实润色我们的语言。
二、目标要精准
新课程明确指出语文课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根据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并非大概或是似而非的模糊标准。标准不在于多,不在于难,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到落实处的教学目标。
一篇课文可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教师常常是想要面面俱到。所以设置教学目标时,也经常是泛化和虚化。其实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整合重点目标。比如小说的教学: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语言的品味,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的主题把握,作家的创作风格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但是让这些教学目标同时出现在一节课上,恐怕学生难以完全消化,教师授课也是匆匆忙忙,无暇深入文本细细咀嚼。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目标。
比如笔者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的时候,就以景色和情感为抓手,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其一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其二从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色中,品味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们根据这两个主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品读,尤其是从诗歌的字里行间中去品读雪景,诸如边塞风狂,雪早,寒冷,地域的广阔,然后学生就从景色中品出了惊喜,惊奇,愁思,孤寂,不舍之情。
三、构思要精巧
教语文课,好比裁缝做衣服,教师的构思,决定着作品的呈现。我们要做巧裁缝,不要让我们的作品被肢解的破碎不堪,而应该是蜻蜓点水般的裁剪。
比如人教版杨绛的《老王》,文中最后写到“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笔者就结合这句话,顺势问学生这个“不幸的人”有哪些不幸,学生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老王的不幸在于没亲人、没朋友、没有钱、没有安心的住所,没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被人排挤。而文章中的杨绛这个看似“幸运”的人,真的“幸运”吗?学生仔细读文本,发现其实也并非如此。她丈夫因批斗而导致的腿伤,他们全家被发配到干校去劳动等事件,足以证明她并非自己所说的是幸运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却说自己是“幸运”的,而且还怀有深深的愧怍,由此学生就可以清晰的分析出人物形象了。其实笔者只是抓住了全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这两个词,顺势理出了全文的线索和脉络。
再比如,笔者在一节课中要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饮酒》两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歌时,以“一切景语皆情语”为线索,紧紧围绕“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这个问题,将两首诗歌合理的进行了对接,教学效果比较好。
四、环节要精简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大概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导入,检查预习,作者介绍,初读课文,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品味语言,总结手法),拓展延伸,当堂训练,学生总结收获,布置作业。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环节的确支撑起了语文课堂,但是否必要呢?
几乎所有的语文课,教师都要介绍作者,学生再不了解作者的情况下,是否会影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介绍作者有无必要?拓展延伸的目的是为了深化主题,或是进行比较阅读等,如果拓展延伸对本节课的帮助不大,或者仅仅是为了有这个环节,那这个环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再比如,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对于诗歌而言,学生如果能在朗读中表达,恐怕就是最棒的总结了,就完全没有必要在进行画蛇添足的言说了。
五、点评要精当
在听课时,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场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而教师就用“好”、“很好”、“非常好”等词语一带而过,面对这样带有敷衍的点评,想必学生也是不太满意的,这种评语是简单,但无恰当精彩可言。
其实点评是最能考验教师的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教师在听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仅仅是听取答案,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回答中明白学生的思路,学生想要表达的主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
如何进行精彩点评,笔者认为要听其内容,理其思路,概括其意,最后选用恰当得体且优美的词语进行点评,并且注意要言简意赅。
六、首尾要精彩
我们常常告诉学生写作文要注意开头结尾精彩,其实我们的课堂也是一样的。
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从精彩的导入开始。这种精彩的导入,不是需要辞藻的华丽,或者形式上的繁复,关键得是适合本堂课,也许三言两语就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也是精彩。结尾,有收束全课之意,要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整合,结构有所清晰,未进行完的环节有所依恋。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用心用情,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熠熠生辉,精致动人。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