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说审美教学探讨
2016-02-15张小玉
张小玉
初中小说审美教学探讨
张小玉
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冲击,它的重要目的还是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能够培养优秀素质的课程改革。其中审美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点,为了打开学生的审美教育,笔者试图以初中小说的审美教学作为一个突破口,让学生在理解了小说的独特魅力及特性时,能够全面地形成审美体验,从而获得比较好的审美熏陶。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中提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形成自身的社会价值观,提升自身的品味和审美。语文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是最接近审美教育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主要课程。教师在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制造美的能力,这既是为其思想品德打下基础的教学,也是在训练学生的技能。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很多精彩的耐人寻味的优秀小说作品,这些小说都是三分优秀的作品,具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很值得作为美学教育的范例。学生在学习这些小说的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比对,也可以通过这些优秀作品间接地了解社会,得到比较高尚的情操及审美文化教育。然而,就目前的美学教育现状来看,初中小说的审美教学并没有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初中小说审美教学存在的弊端
首先作为小说题材,它的篇幅大多很长,课本选入的小说大多是一个片段或者一个章节,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单独地理解一个片段,并不能充分地理解小说的整体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课时有限,很多内容并不能充分地讲解出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死角。例如在讲解《水浒》选段《智取生辰纲》时,教师不应该只着重讲授“智取”这个环节,应该拓展课程内容,让学生充分理解杨志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人物性格之后,再对智取生辰纲这件事进行讲解。整体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审美的认识。但是目前的课程安排并不容易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将会面临很多额外的负担。
其次初中小说大多都有其创作的时代背景,这与目前国内的小说背景是大不相同的。当前国民的审美素质也是与小说的欣赏角度相矛盾的。新课标改革下,关于文学欣赏的教学也和小说作品所处的时代的欣赏水平相悖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引导和解析的作用,将小说的美学思想充分挖掘出来。例如在讲解《变色龙》时,除了要揭示变色龙见风使舵的特点,还要明确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维护专制的奴才的丑恶嘴脸。这是一个反抗黑暗统治的讽刺小说。教师的自身审美情趣以及对美的理解对学生的引导是极其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节操的塑造。但是目前的教学困境就在于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教学作用,很多学生并不能够充分体会这种美学思想。
再其次,当前的初中小说审美教学,大多模式比较保守,一直在套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程学习一直很单一、固定,学生的思维一直都围绕在教师身上,不能有自己的思维创造,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老师在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自由理解小说内容,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总结者。
二、对完善初中小说审美教学的意见
小说内容是一个活泼的教学内容,任何一句话都包含了作者对于该人物的感情,都充溢着小说人物的嬉笑怒骂。小说的教学不应该是一味的死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教师应该令学生明白学习小说不应该只是追求故事情节,还要了解故事的主人公,最主要的是能够通过作者的一字一句体会人物、情节、环境,理解作者的道德观念、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其时代背景。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生学习小说时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内容,还要能够理解小说的特点,体会小说中的精彩内容、人物性格。让学生学会这些技能,教师才算是完成了引导美、传播美的目的。
多媒体作为一个新颖的教学方式,能从视觉、听觉等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借助视觉、听觉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说的魅力,从而帮助学生多角度去理解小说的审美所在。
当前的小说教育过程一直很单调,枯燥乏味。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能够打破目前的模式,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小说的学习过程,既是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过程,也是对故事的人物、事物、情节及写作手法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教师在指引学生学习时,除了要从这几个角度教学,还要能够指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在小说中找到美的真谛。
初中小说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的辅助教学,也是确立小说教学重要地位的一个过程。新课标的改革下,赋予了初中小说审美教学新的定义,也诞生了新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环境之下,教师要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抛开原来的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开辟新的教学思路,发挥学生学习小说的自主性,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思路理解小说。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于美的传承和引导,营造出美的环境,充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泗阳致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