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关注阅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016-02-15◆项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交流初中语文文本

◆项 影

(新疆阿图什市克州二中)

立足文本,关注阅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项 影

(新疆阿图什市克州二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感悟、体验的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立足于文本,从整体把握,关注阅读的质量和方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质量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个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浏览而使读者获取相应的情感和信息的过程,语文知识的传递、写作技法的把握、理解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的发展都可以融合在阅读教学中。因此,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承上启下,承接着小学阅读和高中阅读的过渡阶段,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知识的基础上,多层次、多方面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一、立足文本,透彻解读教材内涵

新课标倡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教材为本,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作为重点而展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掌握和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率,如果教师没有对课文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全面掌握,势必会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要自己领悟透文本精髓,深入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风格特征、篇章结构、写作手法、行文脉络以及词句意思等,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和见解,并做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利用影音图像等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的展示文本内容,也把自身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清晰、形象、直接的看到课文内的人物设定、情节特征、结构脉络、环境描写和情绪变化等。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童年》这首歌曲,欢快的旋律勾起了学生对童年很多的美好回忆。接着我说,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都有什么?利用多媒体又播放了鲁迅的照片和生平简介,让学生带着对鲁迅的整体认识去通读课文,由其人及其事,发现并提出问题,对文中有不解的地方自由组成小组讨论交流见解和看法,在此过程中,我会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清晰脉络,对在阅读过程遇到的普遍问题及时给予解惑,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效率。

二、领悟作品意蕴,重视文本精神层面的阅读

语文教材里都是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从谋篇布局、作品意蕴、作品形象及遣词造句都值得学生认真咀嚼欣赏,为了领悟作品意蕴、把握文本精髓,必需重视文本精神层面的阅读。首先,要处理好文本的教学设计、定位解读目标,即通过这一篇文章,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让他们领悟到什么。对文本的解读设计可以主要着眼于培养能力和培养情感这两点,并根据这两个主要定位来筛选教材中的文本,符合这两个定位的就进行重点解读设计,确立心灵视线的解读角度。其次,在定位好解读目标的前提下,要组织收集能够有效帮助解读文本,达成解读目标的相关情节内容。再次,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有效情节,不同的学生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方式和想法,因此,教师要适时根据有效情节提出一个或几个能统领学习全过程的引导性问题,能够贯穿于整个文本之中,成为学生进行阅读思考的清晰脉络。

以《小橘灯》的教学为例,我根据文本特点以及学生提出的思路和看法,把解读主题定位在“人在特定环境中的作为”上,让学生从中体验小姑娘在特定的家庭与社会的环境下,如何乐观坚强,直面困难,从容应对生活挑战的勇敢作为。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到了文本的精髓,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情绪上的调动和精神上的充实。

三、交互式教学,营造合作交流和积极氛围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是一堂阅读课成功的重要表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确立目标、汇报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方法可营造出动态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讨论和交流中传达知识和见解,共同进步,在相互融合的教学环境中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例如,在教学《雪》时,我首先将学生合理分组,确保每个组中都有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然后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思想感情确定阅读的方式,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再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出本小组所共同得出的见解和认知。有的小组采用分类型的阅读方式,有的通过表演来展现阅读的成果,在合作中,学生开展了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值得赞赏。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积极交流,组与组之间共同汇报阅读,吸取精华,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梯度教学,设计层次分明的阅读内容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读者是不同的学生,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到认读和解读这两个环节,并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其中,认读虽然简单,但也会受到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教师要及时归纳引导,把学生常见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至于解读,必需要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以及主要内容。就像平时写作一样,需要提前构思,确立主题,阅读也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以及对主题的明确。这个思路要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归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

例如,认读到鉴赏、评价与创新,应设计不同的梯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可能多的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善于思考的学生就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善于观察的就多谈下自己的观察所得,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表演的就鼓励他用多种方式表现自我,善于辩论的就要让他畅所欲言,等等。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尽显所能,激发奋发向上的情绪,培养自信心,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规划课后阅读,丰富阅读积累和知识范围

教材里的知识再精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教师不但要精心策划课堂教学,还要规划好学生课后的阅读,以丰富学生阅读积累,增加知识范围,巩固阅读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并指导学生要科学合理安排课后阅读计划,长期不断的吸取课内外知识,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范围,提升阅读质量。

例如,我让每个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把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需要阅读的书籍明确做好总体计划,并写读书笔记,我时时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并鼓励学生要坚持不懈的进行。同时,我也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课外阅读书籍,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和国外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著等。并定期在班级内举办读书角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最近阅读的书籍,谈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和深思的书或故事,交流思想。

六、小结

南宋教学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博览群书,从各式各样的文本中,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阅读能力,发散思维,感受丰富的文学世界。

[1]徐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6,(03).

[2]唐爱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阅读策略研究[J].作文教学研究,2016,(01).

猜你喜欢

交流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